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震工作者中,无人不知我国的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鹫峰地震台;无人不晓主持鹫峰地震台工作的是李善邦先生。对于鹫峰地震台的筹建人,我国现代地震科学的开拓者翁文灏先生则知者不多,对于捐献鹫峰台址地产的林行规律师,知者更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2.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尽管扎伊尔经常遭受地震灾害,东部地区尤其严重.但是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却一直未受到重视。其地震研究始于1953年,由“自然研究中心”即以前的中非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室承担.第一批地震台建在Lwiro、乌维拉、布塔雷(卢旺达)和鲁曼加布等地.与此同时,气象局在宾萨(金沙萨,首都城市)和Karavia(卢本巴希)启用了两个地震台.早期地震研究着重对东非裂谷带构造研究,De Bremaecher于1956年发表了有关裂谷研究的论文。从那以来,主要是建设部门和保险公司对地震信息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简讯     
<正> 根据有关安排,中美地震科技合作项目中关于地震记录缩微和交换方面来华工作的世界资料中心地球物理部负责人迈耶(H.Meyers)博士,于1982年10月18日至25日来南京等地参观访问,先后到上海、南京、泰安、济南等地参观了佘山、南京和泰安地震台,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期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装备有近代地震仪的地震台站。当时我国正处于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占我国领土,俄、法、日、德等国纷纷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设立地震台。其中部分台站只有强震仪和十倍级的近震仪,有的只有一套强震仪。台湾虽然建台较早、数量多,但一直到1934年4月发生台中、新竹7级地震以后,才注重观测质量。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东北地震台的工作完全停顿。台湾地区的地震台网除少数台站外亦处于瘫痪状态,未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震台站是地震科学发展和顺利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基础单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省的地震台站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剖析,提出可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领域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应注意认真选拔地震台长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帮助台站建立一套灵活的用人制度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 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河豚沙附近(32°28.7′N,121°35.4′E),连续发生两次中强地震。美国《P·D·E》和中国台网《临报》报导了这两次地震的参数。由于这两次地震的时间间隔短、能量大,在近距离范围内,绝大多数地震台的记录出格,在远距离范围内,两次地震的震相相互混淆,因此地震的分析计算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佘山地震台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自行改装了一台强震DK-1电子放大笔绘墨水记录  相似文献   

7.
像哨兵一样,日日夜夜,风雨无阻,密切监视着地球“脉搏”的地震台站,多数位于高山、丘陵和地质状况复杂的区域。其地理环境特征是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地下土壤电阻较高,是雷电频繁活动区域。而雷电的频频光顾,扰乱了地震台站的正常监测工作。随着“九五”成果在全国地震台站的普遍应用,“十五”项目的不断实施推进,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已基本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第一章邢台,废墟上筑起的里程碑撰文/马泰泉(接上期)8.历史回眸:三个人和一个地震台的"家底"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地震台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北京鹫峰地震台。它标志着当代中国有了自己的地震事业。北京西山鹫峰,一座被茂密的枫林秀竹覆盖的山冈,坚硬的花岗岩山脊间矗立着一座  相似文献   

9.
减灾短讯     
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一行四人到江苏视察防震减灾工作,并亲切慰问了奋战在防震减灾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 宋局长在视察南京地震台时指出,南京基准地震台作为中国人自己建造的中国第一台,已发展为当今多学科、数字化的全国Ⅰ类基准地震台,测震、地磁观测资料参与国际交换,为我国地震事业  相似文献   

10.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最早试图确定哥伦比亚地震震中区的工作是Lozano在1906年做的(Ramirez,1933)。他把地震分为三类:强、中、小烈度事件。在1922年,建立了哥伦比亚气象台,它拥有一个由3个台站组成的小台网,从此开始了哥伦比亚仪器观测记录的历史。1941年,在波哥大杰弗里亚纳大学建立了洛斯安第斯地球物理研究所,它管理着几个私立研究所资助的地震台。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8),地震台增加至七个。然而资金缺乏总是影响每个大地震监测计划的执行。这个台网记录的资料和现有历史记载的使用,对由Ramirez对Estrada(1977)所编制的地震危险性图的提高非常有用。Espinosa等在1985年编制了最新的地震危险性图,已按总统1984第1400号令编入建筑规范。  相似文献   

11.
对上海余山地震台在汶川地震中测得的基岩波地震记录进行频谱特性分析,然后以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场地土层为研究对象,应用水平成层土层地震反应的一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该深覆盖场地在这一实测地震记录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并将其与同济大学强震监测台在汶川地震中获得的地表波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远场地震动记录中,基岩波的长...  相似文献   

12.
<正> 南京地震台始建于1931年,早称南京北极阁地震台。它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和管理的最早两座地震台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南京地震台历经战事创伤、台址变迁、人员更替,但在热爱祖国地震事业的老一辈地震学家的艰苦努力下,其观测资料除在抗战内迁过程中暂时中断外,基本连续。它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七月一日恰逢该台正式投入观测五十周年纪念日。为促进地震科学的发展,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南美板块的板内地区,因而,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巴西传统地被认为是一个非地震国家,从未发生过灾难性地震。由于这个原因,直到70年代,该国尚未引入地震学。而在巴西安装了南美台阵系统之后,在几所大学才成立几个地震研究组(其中圣保罗大学的研究组在70年代与CNEN开展了一项合作计划),以研究巴西的地震活动性,同时在巴西东南部地区布设了一个短周期地震台网。然而巴西大多数地震台站是用于监测由水库诱发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正> 重力定点观测是地球物理和地震预报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对重力观测的精度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对于定点重力观测而言,其精度主要取决于记录纸上每单位长度(毫米)所代表的重力值,即记录格值。我国地震台站观测规范规定,记录格值的测定相对精度要高于百分之一。目前,全国地震台站的定点重力观测使用的仪器大多数是GS-11,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家地震局于1984年5月11日至17日在西安召开了1983年度地震、地磁国际交换资料评比会,各省、市地震局和地震台的一百七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评比结果,江苏省地震局南京基准台获得测震资料第一名。这届评比会设立了“张衡杯”,奖励测震资料评比第一  相似文献   

1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泰国为非地震区。地震主要发生在沿泰国西边界之外的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断裂带。早在公元前624年,泰国和缅甸就有历史地震的文字记载(Nutalaya和Sodsri,1984)。1963年,气象部门在清迈建立了第一个地震台,后来有选择地在一些省份建立了8个地震台(图1)。至此,泰国的地震监测开始系统化。1975年2月17日记录到发生在Tak省的5.6级地震和1983年3月22日发生在Kanchanaburi省的5.9级地震,后一地震在曼谷有感,引起了恐慌,也对整个城市的高层建筑和大规模建设计划存在潜在危险。为此,政府设置了国家地震委员会,以利于对泰国的地震影响研究(Poobrasert,1987)。  相似文献   

17.
<正> 以小震报大震是地震予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象1979年溧阳六级地震前4个月内,离震中仅有20公里的溧阳地震台,在 DD—1己录仪上却没有发现一个明显的地震波形,但这并不意味着溧阳六级地震前无地震发生。事实上在溧阳六级地震前几个月内,溧阳台DD—1记录仪上出现过许多不易判断的微小波形,通过震后用 JW—1极微震仪样机进行现场观测,表明那些波形实为微小地震。JW—1型极微震仪为三分向墨水记录式地震仪,工作于速度仪特性。它具有频带宽、高频响应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鉴于目前国内采用的震级公式仅适用于地动位移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18.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越南1924年开始从事地震研究,由富连研究所地震台(法国支持参与)承担。1968年编制了南越地震区划图.1985年,NCSR地球物理研究所编制了第一张1:200万越南全国综合性地震危险性评估图。其成果已发表并作为工业设计中的工程场地评定和生命线研究的基础资料。1987年以来,越南国内由于水电站的增加,地震危险性评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地震台的数量已经由1957年的2个增至1980年的6个,到1992年已猛增到19个。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基准地震台站的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基准地震台站的定位应是监测、预报、科研一体化的野外实验基地 ;基准地震台站的发展目标应是建立世界一流地震台站。此外 ,还从强化基准地震台站管理、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的角度 ,就基准地震台站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资源优化配置、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甫 《防灾博览》2016,(6):50-57
正京杭大运河,从开凿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滔滔的河水穿越了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和天津、北京两个城市。她不仅促进了两岸的经济繁荣,同时也为各地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江苏高邮地震台,就建在大运河的东岸。花园式的小院落,茂林修竹,鸟语花香,环境宜人。绿荫掩映下,院子里有两块山石格外引人注目:东边的一块上镌刻了一个"曦"字,而遥遥相望的西边那块山石上则刻了一个"孜"字。我们向主人询问这两个字的涵义,高邮地震台台长蒋延林笑一笑说:"这就是我们的‘台训’,是我们的台站文化标志,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