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Knigt  AK 《产业与环境》1996,18(2):32-34
B&Q公司是Kingfisher集团的组成部分,该集团也包括法国电器零售商Darty公司,B&Q公司一直致力于对环境采取超前姿态,本文详细介绍该公司了了解到来自客户,职员,股东和压力集团的压力以来其环境计划的进展,具体地说,本文阐述了B&Q公司的供应商环境审计这个总体环境计划核心。  相似文献   

2.
张兆先  刘振学 《环境化学》1996,15(5):415-419
本文对活性矸-硫,活性矸氟-活性矸-铬三种吸附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矸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静态吸附动力学可用Bangharm吸附速率方程描述。利用Body公式可确定活性矸-氟吸附系统的液相有效扩散系统。  相似文献   

3.
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东北和内蒙东部各矿区煤炭中As,Ba,Be,Cd,Co,Cr,Cu,Hg,Li,Mn,NI,Pb,Se,Sr,V,Zn,Zr的含量水平及分布规律,煤炭灰分中多数含量高于克拉克值,土壤背景值及植物干物质中含量,呈富集状态,相关矩阵和聚类分析表明,煤炭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基质元素有密切的依存性,由于复杂的成煤过程,煤炭中微量元素呈现独特的集散规律。  相似文献   

4.
同时测定人发中铜,铁,锌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林  夏心泉 《环境化学》1996,15(6):560-56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光光度同时测定铜,铁,锌的新方法,在弱酸性介质及抗坏血酸和乳化剂OP存在下,以5-Br-PADAP为显色剂,根据形成的配合光谱特征,选择545.566和760nm为测定波长,按系数倍率法和两波长标准加入法原理处理测量数据,直接测定了人发中铜,铁,锌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红球藻水生748株(Haematococcus sp.HB748)培养基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红球藻HB748株在MCM,BBM及BG-11,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表明:HB748在这3种培养基中前4d的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0.97d^-1,0.77d^-1和0.63d^-1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BBM和BG-11中添加MCM中所含等量VB12后,748株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趋于一致,表明VB12是HB748维持较好的前期生长的必需成分,在VB12的需求满足后,3种培养基无机组分的  相似文献   

6.
观点     
观点欧洲环境局(BEE)RaymondVanErmen,26ruedelaVictoire,B-1060Bruxelles,Belgique欧洲环境局秘书长本刊记者:您能否简单说明一下欧洲环境局的作用?BEE:本环境局是欧洲委员会的环境非政府组织联合...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工业环境举措AllenH.Aspengren,环境、健康与安全经理,3MEuropeS.ABoulevarddelaWoluwe106,B-1200Brussels,Belgium工业界在1990年代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环境举措.例如,19...  相似文献   

8.
UV—B辐射对田间春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UV-B辐射(UV-B,280 ̄315NM)增强对春小麦生物量累积和产量的影响及评估。UV-B辐射导致叶、茎、根、穗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累积降低,生物量分配改变,籽粒产量降低。5.31kJ/m^2UV-B辐射处理还明显降低收获指数。模型分析表明,UV-B辐射降低总生物量累积速率,总生物量随UV-B辐射增加而降低。预测模型表明,10%和20%的臭氧衰减导致的UV-B辐射  相似文献   

9.
周志刚  戴乾圜 《环境化学》1999,18(5):427-431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鸟嘌呤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及DEB与DNA片段生成烷化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果得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大100倍的实验事实;强致突的DEB可与鸟嘌呤发生两次烷化反应,生成DNA交联产物,交联后的DNA结构稳定、变形小;而EB则不能交联。这可能为两者基因  相似文献   

10.
用73株慢生根瘤菌B.Japonicum,B.elkanii和B.“intermedium”为对照,对22株花生根瘤菌的生长速度,产碱能力和细胞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生根瘤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sp.arachis),除花生根瘤菌含有比大豆根瘤菌(B.japonicum)较高的脂肪酸,16:1w5c(16个碳原子1个双键的脂肪酸)而外,花生根瘤菌与大豆根瘤菌相似,  相似文献   

11.
镧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 对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当La3 的添加浓度小于 2mg·l- 1 时 ,对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当La3 的添加浓度大于 2mg·l- 1 时 ,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 .La3 在微囊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可用表面配位模型表征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主要离子和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主要阴阳离子、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水化学组成主要以Ca~(2+),Na~+,HCO_3~-和SO_4~(2-)离子为主,分别占阴阳离子组成的75%以上.干流与支流间在化学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黄河干流的SO_4~(2-),NO_3~-和Cl~-具有共同的来源,而支流河水中的SO_4~(2-),NO_3~-和Cl~-来源不同.黄河下游具有较高的锶含量及较低的锶同位素组成,锶含量变化范围在0.0429 mg·l~(-1)-0.936mg·l~(-1)之间,平均含量为0.394 mg·l~(-1),锶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在0.70986-0.71139之间,平均值为0.71118,其中黄河人海口的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0.70986)与现代海水锶同位素比值(0.70916)相近,表明其锶同位素组成受海水作用影响较大.对主要元素、微量元素锶及其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发现,黄河下游地区河水锶同位素组成主要源于蒸发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而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由锶同位素平衡方程计算得出,黄河下游地区河水锶同位素组成由大气降水和岩石风化作用混合而成,其中大气降水对黄河下游地区~(87)Sr/~(86)Sr的贡献率约为30%,而岩石风化对其贡献率约为70%.  相似文献   

13.
铝盐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范围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冯利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8,17(2):163-16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铝盐的水解聚合过程,预测了铝盐混凝过程进行时的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范围,并且通过实验手段分析说明了铝盐的最佳混凝形态,混凝特征及最佳pH范围,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低空气温分布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热岛和城市逆温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分析城市低空气温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城市实际污染分布特征,讨论这种局地城市小气候效应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形成以及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认为热岛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低空温度层结和局地风场影响等的小气候效应是形成城市大气污染分布特征的主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不同粒度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晓霞  宋金明 《环境化学》2004,23(3):314-320
南黄海不同粒度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的形成与释放受环境因子的驱动作用各不相同,上覆水体的温度、盐度、pH值、DO的含量以及NH4^ 和NO3^-的含量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DO是不同形态的氮形成与释放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这是因为上覆水体中DO的含量愈高,扩散进入表层沉积物中的O2就愈多,沉积物处于相对氧化的环境中,有机质的矿化作用较易进行,致使无机形态氮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有机形态氮的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其与可转化有机形态氮呈负相关,而与可转化无机形态氮呈正相关.温度与中、细粒度沉积物中的SOEF-N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海洋底栖生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排泄物和死亡残体增多,尽管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但由于中、细粒度沉积物堆积紧密,对温度的响应不明显,致使SOEF-N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上覆水体中的NH;和NO3^-分别与中、细粒度沉积物中的SAEF-N和SOEF-N的含量呈正相关,说明上覆水体中的NH4^ 和NO3^-主要来自于沉积物中SAEF-N和SOEF-N的形成与释放.另外,粗粒度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氮对环境的响应较中、细粒度沉积物中的强.  相似文献   

16.
孙立广  谢周清 《环境化学》1995,14(4):311-316
采用国家二级标准(0.15mg.m^-3)作为南方中小城市的环境标准值,硫品位标准应控制在1.32%以下。对比南方各中小城市1987年使用的煤硫品位,在98个城市中,有44个城市符合标准,另有54个城市应控制高硫煤使用量或应用脱硫技术,以减少大气中SO2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果粮间作经营的中后期常出现的作物减产和资源浪费的矛盾,有必要分析果粮人工植物群落中各生态元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果粮间作经营中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激化的过程,寻求合理的间作作物组合,并进行优化调控,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择处于不同经营阶段(3a,5a,10a,18a,28a)而经营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的9种苹果与粮食作物间作模式,调查测定了每一模式各阶段的果树的生长及其苹果产量,各间作粮食作物的生物量、总生物量、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及其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和经济收入等指标,揭示了苹果和各粮食作物28a内的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找到了果树不同经营阶段的合理间作物组合,提出了该区不同经营阶段的最佳模式类型.对果粮间作的作用、理论基础及优化调控指标及其不确定性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汪小江  杨慎 《环境化学》1993,12(4):320-324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对二氯苯在不同组成的水溶液体系中的活度系数,其中包括二组份与三组份共溶剂体系、表面活性剂-水体系与NaCl-水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二氯苯在二组份和三组份共溶剂体系中的活度系数的对数值与各组份的体积分数之间有线性加和关系;表面活性剂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可显著降低对二氯苯在水中的活度系数;对二氯苯在NaCl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与NaCI的含量之间成正比关系。作者还利用UNIFAC法估算了对二氯苯在各种共溶剂体系中的活度系数,所得估算值与测定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19.
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它们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活性,分析了此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且讨论了电还原反应活性和此类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有还原电位,也就是说,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  相似文献   

20.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Cu和Zn的释放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模拟试验研究了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Cu和Zn的释放规律,以及投加石灰、曝气等地表水治理手段对其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的释放速率很快,在1-2d内沉积物-上覆水间Cu的分配即达到平衡,而Zn的释放速率较慢,在21d的模拟试验中上覆水Zn的浓度仍在增加,运河沉积物的释放尽管不会导致上覆水中Cu和Zn浓度超过地表水的二类标准,但显著超过了渔业水质标准,对运河的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采用投加石灰和水体曝气可以有效降低上覆水中Cu和Zn的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