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一碧万顷的大西洋上,阳光照耀。壮美的鲸群在海湾附近自由自在地游弋。一条捕鲨船的来临,掠扰了海洋的和平。队长诺伦带领的捕鲨船发现了“鲨群”,他们端起枪准备射击,同船前来进行海洋生物考察的女科学家丽珠告诉他,这不是大自鲨,是杀人鲸。杀人鲸是哺乳动物,古罗马人称它为逆戟鲸,拉丁文含有致命之意。其报复性远远超过人类。它们对配偶从一而终,捕杀它们,可能会破坏一个幸福的家庭。诺伦根本听不进去,他哈哈笑着,拿过装上麻药的鱼叉,对准选好的目标用力抛了过去。“打中了!”就在他狂喜大叫的同时,碧蓝的海水变得一片血红,一头杀人鲸痛苦地翻腾着。不断发出人一般的嚷叫。被击中的是一头雌鲸。不一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4,(4):36-37
探访”过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们,告别机灵活泼的北极狐、憨厚朴实的北极熊、“冷酷杀手”南极虎鲸和团结友爱的皇企鹅们,我们现在前往加拿大。加拿大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有很多山脉、森林、大河和清澈的湖泊。这些地方是动物们的家园。加拿大的冬天很冷,尤其在遥远的北方。有些动物可以在那里过冬,有些则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躲过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国际捕鲸委员会第58届全体大会在加勒比海岛国圣基茨—尼维斯举行。大会上,在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威胁之下,6月18日,国际捕鲸委员会以33票赞成、32票反对的一票之差,通过了由六个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提出的支持日本重开商业捕鲸的宣言。尽管该宣言没有约束力,但在这场反对捕鲸的斗争中,以日本为首的“捕鲸方”占据了上风。为此,日本农林水产省毫不隐晦地称之为“20多年以来的一大进步”!“科学”“文化”:日本捕鲸的保护伞鲸,海洋中的“活恐龙”,动物界的“活化石”,是现存最大的海洋哺乳类动物。随着国际上捕鲸量的不断增…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在江苏盐城一处海滩,4头抹香鲸被发现搁浅。这些巨鲸长度在18米左右,体重在30~40吨之间——它们实在是太庞大了,真是"鱼大难掉头",人们想了多种办法也无法拯救它们回到海洋。人类原来那么弱小,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巨鲸陆续死去。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5,(6):48-49
德国某地有一只名字叫“杰克”的马.它的一只蹄子能用敲打地面的次数来计数.并且回答出“是”或“不是”一类的问题。“杰克”在许多城市当众表演,几乎每次计算都很准确。科学家们颇感兴趣.开始对它进行观察,总怀疑这中间有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6.
雪女 《绿色视野》2010,(7):56-57
看见“傩”这个字时,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我甚至念不准它的发音。但在潜意识里感觉它很古老,让我想到初始、迷信等字眼。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此字念nuo(挪)。《说文解字》对“傩”的解释是:见鬼惊词,也就是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  相似文献   

7.
佚名 《环境教育》2004,(10):14-17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程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  相似文献   

8.
小学是系统进行环境教育的起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进行环保法规的启蒙;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作为一门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是由其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根据小学阶段环境教育的目的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环境教育应属于活动课程一类。从教学内容看·,它“不以系统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而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①,“强调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②;从教学过程来分析,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③;从教学目的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风水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的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它重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崇尚自然,尊重环境。本文旨在通过现代科学的阐述,从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待风水与人的关系,挖掘风水中的科学精髓,让其能更好的为时所用。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04,(6):64-64
选择题 1.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哪种恐龙:( ) A)雷龙;B)马门溪龙;C)粱龙;D)霸王龙 2.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其他动物有:( ) A)蜥蜴;B)蛇;C)海龟;D)鳄鱼 3.下面哪些鲸属于齿鲸:( ) A)抹香鲸;B)蓝鲸;C)白鲸;D)独角鲸 4.下面属于温血动物的有哪些:( )  相似文献   

11.
无齿海牛     
郭耕 《环境教育》2006,(4):54-55
海牛是哺乳动物,在全球4000多种动物中,它是唯一一类颈椎只有6块而非7块的动物;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它是唯一一类素食且栖息于海水的动物。全球共有5种海牛,南美海牛,西非海牛,南海牛及无齿海牛。无齿海牛是唯一一种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白令海的冰水中的海牛,体长6~9米,体重可达6400公斤(比其他同类几乎重十倍之多)。这种海中巨兽由于长期对水中生活的适应,产生了鲸式海豹般的体型,但从其体型看,与其叫海牛,不如叫海象更贴切。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省“十五”计划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近期,四川又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在这种战略布局下,如何发挥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特别是其幅射作用,带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国甚至是世界著名学府,拥有一批中国最前沿的科学家,它每年要为国家培养大批电子信息专业的优秀人才(有不少人已进入世界著名硅谷,或在世界著名学府和公司任职业),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我国电子信息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利用信息论原理优化学校环境知识教育江苏省射阳县环保局周佩德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也是一个由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信息反馈等四个环节构成的信息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就是信息的载体,没有它,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三主...  相似文献   

14.
杨学军 《绿叶》2013,(11):66-7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概念,并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过去我们说得更多的是“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与之相比.一字之差.却体现出理念上的巨大变化。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通过切实措施把它落到实处?这是一个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杨学军以一个学者的视角,展开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湿地的召唤     
1998年绿色营的主题是“保护湿地”湿地,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一般说来,它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生态功能有限的人工湿地。湿地有两个特点:一是科学研究越来越表明它的重要,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功能,人们称其为“地球的肾”;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鱼、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湿地所特有的鹤类、鹳类、鹮类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风光所具有的美学源泉。再是人们…  相似文献   

16.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是脊椎动物,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俗称白鳍、白夹、江马,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类物种,为中国长江流域所独有,属国  相似文献   

17.
雪女 《绿色视野》2009,(9):57-58
一天,在网上搜歌,一下子蹦出一首“桐城歌”。桐城我并不陌生,是文风昌盛的文化古城,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槐、姚鼐为代表的著名的“桐城派”文学,雄霸文坛200余年,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歌我却没有听过,它是不是也像社歌或队歌一样,是一个城市的市歌呢?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环境教育》2005,(6):58-59
今年1月20日下午,香港明星莫蔚来到成都龙桥镇的黑熊救助中心.认养了一头刚刚被四川省林业厅解救的黑熊.并给它起名为“宝贝”。作为亚洲动物基金的“拯救黑熊”爱心大使.莫蔚已经是第三次看望黑熊朋友,她很激动地说“听说四川刚刚解救了一批黑熊,我马上从香港赶到了救助中心,终于有机会认养‘宝贝’了!”据介绍.“宝贝”是第一头由中国人认养的黑熊。  相似文献   

19.
曾记得有所学校在亚洲书画协会举办的书画比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有1/3的作品画的是校园、家乡、山村的优美环境。可见,“环境”和“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环境教育课上,适当地融绘画于环境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画“欣赏”的环境、“污染”的环境和“创造”的环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画“欣赏”的环境大自然是美丽的,有蓝蓝的天空、无边的海洋、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它对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孩子们只有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可爱、生…  相似文献   

20.
“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正在领着学生读课文。“老师,天空不是蓝色的,它是灰色的。”突然,小当打断了老师的朗读。“不,它是蓝色的。”“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