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焦作城区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从生态文化旅游角度开发南水北调焦作段,不仅符合国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发展的政策需要,更有利于促进推动"郑—焦融合",加快焦作城市旅游及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调研南水北调焦作渠段沿线旅游资源,分析其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依托水域景观开发水生态观光旅游、协同景观廊道促进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利用沿线产业资源打造旅游特色村镇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当前城市夜间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趋同化、文化展演化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指出决定城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重点阐释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城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三重价值内涵,进而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分层分类赋能路径,即以“点”打造夜间经济的差异性,以“线”规范夜间经济的秩序性,以“面”塑造夜间经济的主题性。最后,从弘扬“地方性”为基础、坚持守正创新为动力和利用数字技术为工具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山东省三河口生建煤矿地处微山湖畔,是省属地方国有中型煤矿,年产原煤超100万吨,年创利税过亿元,现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近几年来,三河口生建煤矿坚持“发展第一、环保先行”的原则,始终把环保工作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在环保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一控双达标”为目标,以制度建设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先后开展了以“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为重点的环保治理系统工程,整个工程历时3年总投资近500万元。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使矿区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全体  相似文献   

4.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襄阳、樊城合称而得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为中西部结合点,是一座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汽车工业基地和与鄂、豫、渝、陕毗邻的地区中心城市。襄樊市占据“北通宛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的区位优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襄樊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备受人们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在即。这一工程实施后,对直接处在取水口下游的汉江流域襄樊段的生态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对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和对策来减少这种变化和影响,以保证本流域的生态平衡,保证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正  相似文献   

5.
根据南阳市面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任务,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是唯一选择,并从6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平,海峡西岸经济绿色腹地,山川秀美,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近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和全力推进“工业兴市”的战略目标。南平成了一块投资热土。几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使之保护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何做到闽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生态环境又不遭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套马车并驾齐驱,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给南平环保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地——丹江水库湖北库区河流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排放情况及环境容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述了水质保护与库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湍河是汉江流域上游的一条主要河流。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该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水库”。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为因素在湿地生态演变过程中的干预越来越明显。本文从草地生态角度分析了湍河湿地生态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湍河湿地生态整体上好转,局部出现退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止局部生态恶化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各省动态     
湖北:汉江84亿治理项目将开工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可研性报告已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家将全额投资84亿元。工程实施后,将最大限度地减轻中线调水给汉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经济是应用生态学指导的反馈式物质流程,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中主要是清洁生产;在产业区中主要是建设工业生态园区;在城市中是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的“三赢”经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法规、政策、科技支持。我国公布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政策及重点行业、重点省市、重点工业园区,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原  张宇 《环境教育》2013,(9):60-61
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占四分之三以上,是我国最具水电开发潜力的区域。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电东输工程激活了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促进了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国家倡导建设美丽中国、在国民环境保护意识日趋提升的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成为中国水电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亦是水电开发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时期,长丰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军全省十强县,实施百十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亿元,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贫困县向十强县的跨越。”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环境保护是硬要求,如何把握“硬道理”与“硬要求”的关系问题呢?那就是找准环境监管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精神实质,按照县委县政府“抓环境引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工作重点,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总体要求,树立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开发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种空间形式,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进有着重大影响.开发区建设成为芜湖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布局建设对芜湖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即导致城市空间增长、城市形态变化及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区与芜湖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保护环境,大力改善环境质量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建设特大城市和徐州城市圈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形成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基本国策的落实,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以综合整治“三河一湖一尘一噪”为重点,强化环保执法监督,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的综合功能。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先后实施了“三场一路”、“三路一河”、“两山一湖”、“两环一区”等工程,为从根本上改  相似文献   

15.
滇中城市经济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建立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整合的生态工业体系,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是当前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运用变异系数的距离协调度方法,定量分析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电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能源供应短缺与国内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水电开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水电开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电开发与能源危机、水电开发与经济发展、水电开发决策、水电开发模式设计、水电开发工程管理、水电开发相关问题及其处理.然而,这些研究忽视了跨国界流域水电开发研究、水电开发跟踪调研、水电开发的定量系统模型构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在以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县的经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到1993年,分布在全县境内市属以上工业企业达14家,全县工业企业(含个体)由1992年的4715家发展到5150家。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县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矛盾。这就是:企业发展越多,环境污染越大,人们就面临着环境的威胁。为了正确处理这一矛盾,近几年来,我县始终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时刻不忘环境保护。特别是在强化国策…  相似文献   

18.
SEPA 《环境教育》2001,(4):46-47
“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 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 GDP的 0.93%。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 (草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渤海近岸污染程度减轻,东海近岸污染略有加重;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大都控制在轻度污染水平;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4,(11):20-22
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包围企业为很多城市居民所诟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推进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安庆市这座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城市来说,在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当下,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似乎是必然的选择。曙光化工的“新曙光”在安庆市,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除了安庆石化外另一  相似文献   

20.
正"南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北京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过度集聚。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推动"城市病"治理向纵深发展,才能找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点。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