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宴     
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实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落,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阳台。跟他们一起就座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2.
知音     
现代汉语词典里,作注”知音”为了解自己特长的人,这注释里是不是少了一些什么?回溯”知音”的历史,不能不讲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故事。童年时母亲第一次给我讲他们的故事,竟令我怦然心动,还掉了几滴感伤的泪。其实那  相似文献   

3.
陈主编 《环境教育》2014,(12):54-55
正@陈主编:看到贵刊上报道的公众参与内容,不禁想起一个故事,挺耐人寻味的,说来你听听。我的一位杨姓同学,在外面开厂当老板发达了,就想为家乡父老做点善事。考虑到家乡地处山区,平时雨水稀少,他想为乡亲们挖一个水塘,一来干旱的时候可以浇浇地,二来小孩子们也可以进去游泳洗澡什么的。项目想好之后开始选址。村里最大的派系,也就是老杨家家族,坚持要将水塘挖在A地,因为A地离他们的田地比较近,这样浇水灌溉什么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棵树,一棵有故事的树。从我破土而出,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身边包括我都在不断变化着。我探出脑袋瓜儿看见这个世界时,我发现我的周围有好多树,并且他们都比我高比我壮,青葱欲滴,生机勃勃,这里风调雨顺。待我长大一些,我发现,偶尔会有陌生人来,手中拿着可怕的斧子,他们总是平静的来,然后"风光"地去。  相似文献   

5.
黄秋耘上个月刚刚去世。人们不会忘记他所透支给大众的爱。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竟然读了雪波的这部长篇,而且写下“颇有意思”,“使我掉下泪来了”的评语。黄秋耘说过:“我自己是个‘罗兰党’。”他一生从不讳言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人到黄昏,更容易伤于哀乐吧。”我相信秋耘。《大漠狼孩》是一部写实的大寓言。写非人之人性或写善性之人性,新作不在少数。前苏联的长篇《白比姆黑耳朵》,动物片《狐狸的故事》等。王蒙的《杂色》,困乏的老马竟然开口说话:“让我跑一次吧!”宗璞的《核桃树下的悲剧》听到核桃村的哀鸣。张承志的黑骏马那眷眷之情总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什么”。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和《七岔犄角的公鹿》。狗通人性,公鹿像大丈夫一般爱子。前不久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篇美国人写的《狼故事》.写一个狼孩带着  相似文献   

6.
说句心里话     
尽管已经进入了新学期,但过去总有一段故事令人难以忘怀。一年来,我在张冠秀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好多环保活动,充实了我的初一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最难忘的是那届“环保艺术节”。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记事     
“匹萨”的故事那一年我16岁,刚刚从几千里地之外来到毛乌素沙漠的深处。满眼是平沙漫漫黄入天的瀚海苍凉,在队长的带领下,我安置好自己的行李之后,就走进了号称是“大队伙房”的那间破旧的草房子。  相似文献   

8.
护树的故事     
我们村里的人,只要提起汤老太家门前那棵银杏树,没有人不知道的,但要说起这棵树的来历,人们就摇着头说不知道了。就连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这样说:“我听我祖辈的祖辈说早就有这棵树了。”看来,这棵树是太古老了。  相似文献   

9.
爱这土地     
于婕 《环境教育》2011,(11):76-76
我生长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镇里,我打心眼里热爱这片土地,我爱她的文化悠久、爱她的号色优美、爱她满山的绿荫、爱她干净的马路……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周围都是干净的、清新的。马路上尽是身着橘色的清洁天使,她们的笠帽下遮不住的是那被烈日常年照射下的“健康色”,在黝黑的健康色下遮不住的是因为满足而绽放的笑容,烈日的余辉遮不住那一抹抹橘色身影,他们是道路的清洁者,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爱着土地的心感染着周围的人们,所以,他们扫过的地方人们便不再忍心丢下手中的杂物,他们有个美丽的名字——环卫清洁工。  相似文献   

10.
金聪翼 《环境教育》2013,(12):88-88
嗨!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猜对了!我就是一个小塑料袋。 我出生在一个塑料袋制造厂里,他们在我身上印了一个可爱的小米菲兔,和“晨光文具”的字样。随后,一些人把我带到了一个晨光文具店里。就这样我的故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05,(7)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段店乡下康村,近年来先后有50多人患上了“脑血栓”偏瘫病,仅2004年就有近20人因病死亡。因瘫痪病人多,该村被人称为“跛子村”。据村民介绍,他们村口的一条小河被上游的临汾钢铁公司和临汾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污染,河水发黑发灰有臭味。几年前,村中的水井水质变坏,发咸发苦,喝下去拉肚子,熬干后锅底变成暗红色。2003年,村民曾将水样送去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氯化物、硫酸钾、硝酸盐、矿化物含量超过国家安全引用水指标一倍多。记者在村里了解到,71岁的茹元镇是尧都区文化局退休干部,10年前他开始住在村里。因为他家离被污染的…  相似文献   

12.
我是村中央最高最大的那棵枫树最顶端的一片树叶,我为此感到自豪。站在大树的肩上,周围的景色尽在眼底。每天,村里都有一群戴着明晃晃银项圈的小朋友围在我脚下玩,你看,有多惬意。只有到了冬天,我才躲起来休息,可是等到来年春天,我会站到更高处,看得更远!可今年有点不对劲,我老  相似文献   

13.
绿色卫士     
正又是一年春节到,家家户户真热闹。为了避免堵车耽搁时间,我便提前出发回老家。进入家乡,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不是那亲切的家乡人,也不是那每家每户的喜庆装饰,而是那些对我来说十分陌生的绿色垃圾箱。经过询问,我得知原来那些垃圾箱是村里统一发放的,每家一个,来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果不其然,有了垃圾箱就是不一样。首先,垃圾箱的设置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在没  相似文献   

14.
我的朋友、忘年交陈向东经常给我讲述他的经历,有一次他的讲述简直把我震住了,立刻记录下来。当年他们在大草原上过度放牧,与土生土长的草狐群发生严重冲突,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最终,他们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无与伦比的火攻战,把全部草狐群赶出老巢,肆无忌惮地屠杀,几乎全部消灭!陈向东盯住“狐王”,猛打猛杀,却遭到了它离奇致命的攻击,那一幕幕无法想象,难以置信,令他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15.
豆豆 《绿叶》2005,(12)
“我没有多少值得写的,像梁从 诫先生、王灿发老师这样的人才是值 得好好宣传的,他们为中国的环境保 护做了很多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一 大堆,很不容易。他们的事迹可以写 成报告文学。”赵永新站在一个记者 的角度告诉记者。 “我觉得梁从诫先生和王灿发教 授是当之无愧的‘2005绿色中国年度 人物’,因为我和他们接触比较多,对 他们比较了解。田桂荣女士和梁丽明 局长我只是知道,没有采访过她们, 和她们也没有深入交流过,所以不能 妄下判断。”当记者请他评价一下其 他4位年度人物时,他这样说。 在采访过程中,赵永新给我留下 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实在,不骄傲 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赵永新说,实  相似文献   

16.
何冰凌 《绿色视野》2008,(11):56-56
十七年前差不多这个时间,一位羸弱的诗人写下他生命里最后的句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桂花飘香     
当乡亲们靠肩挑步行到30里开外的街上卖完既沉重又不值钱的山货,又担着一些从街上买回的生活必需品,在返回的路上又饥又渴腿如灌铅时,当山民们从大山打柴归来,到最后实在是挑不动,三步一停五步一歇时——但,只要是老远闻到村里的桂花飘香,立即就像喝了兴奋剂,瞬间就会打起精神憋足了劲,快步向村子的方向奔去。在乡亲们的眼里,村里的桂花树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那虽不殷实却  相似文献   

18.
家在哪里     
曾经无数次,当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时,我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小县的名字。而其时,我早已置身繁华的大都市多年了,我与这个喧闹的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旋转,我的妻儿,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一切都早已浸透了城市的色彩。然而,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里认同的家还是那个遥远、偏僻的不为人熟知的小村庄。走过风雨,走过时空,为什么,我还要把家根植在记忆深处的那片热土?关于家的记忆真是好多好多,它是由一串串或欢乐、或酸涩的故事穿起的。故事里,有一个儿童关于母亲对他爱吃的所有东西都不爱吃的深深困惑和害怕有一天母亲会  相似文献   

19.
<正>我住的小区有很多人养狗。晚上回家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男女在遛狗,通常是比较名贵造型时尚的狗。大爷大妈也有遛狗的,但他们的狗一般和他们一样外型平和朴素。有一个冬天的晚上,回家前在楼下小超市买东西,门口蹲了一只土黄色的杂种小狗。他眼巴巴看着我,我吹了声口哨,他应声而来,跟着我挑东西、付钱。我问超市老板:"你的狗吗?"他探身看了一眼,说:"不是,流浪狗吧。"为了不辜负这只狗的眼  相似文献   

20.
黑麂的呼唤     
野兽找药我只能让他尽情地发泄。他救了我一命。等到缓过劲来,查看枪眼时,发觉那子弹确实不在脑门正中。他说那是我打喷嚏造成的。我说他的枪法还不精熟。自打那以后,却落下了病根子,一到紧张、危险时刻,我就提醒自己别打喷嚏,可是越提醒就越遏制不住打喷嚏的欲望。我奇怪枪为什么没响,连忙偷偷地检查。嗨,真是羞得满面涨红——保险没打开!说心里话,这时我已明白小张的计策了。先头野猪坐在那里时,是紧张地侦察情况。那时的警觉性特别高,丝微的响动,它都会做出反应。足智多谋的野兽,在猎人开枪的瞬间,也能躲过劫难。他是一直等到野猪十分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