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图片中的女孩,是不久前记者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山村抓拍照的。女孩呆呆地坐在自家门口的石阶上,望着远方,手里拿着一个香水瓶。她告诉记者:"我在等爸爸妈妈。香水是自己攒钱买的,想等他们回来时喷在他们身上,让他们香香地进屋。"但是,女孩的爸爸妈妈去了远方打工,有1年没回来。女孩天天都要这样坐一会。  相似文献   

2.
环保出游     
正暑假旅行,准备买矿泉水时,我问爸爸是不是废弃的矿泉水瓶会对环境有污染?爸爸想了一会儿表示不清楚,问我为什么这么问,我就把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跟爸爸说了,那篇文章说废弃的矿泉水瓶中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虽然不是很明白,但还是记住了,爸爸微笑地点了点头"。这样,这次出行我们不买矿泉水了,带好你、我还有妈妈的旅行杯,我们来一次践行环保的旅程!你要以身作则,全程做好环保小卫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大学的环境教育教学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不仅要阅读大量的论文,而且需要自己去设计环境教育课程,并且到大学周边的中小学去讲授这些课程。2006年当我有机会去美国学习环境教育之前时,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专业领域。那时候我是一名狂热的观鸟爱好者。在观鸟的过程中,我目睹了中国大量鸟类栖息地的丧失、非法捕猎的盛行以及公众对鸟类知识的陌生,总觉得应该要做些什么。获得福特奖学金,可以去美国攻读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一类人,自己祖先创造出的精髓不去继承,别人祖先的优秀经验又拒绝吸取,却把他人制造的垃圾都搬回自己家里当宝贝供着,这算不算败家子?女友从德国回来,给我看她居住小城的照片,每一处环境都是那么精致和谐,他们有对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建成后的建筑会做到分  相似文献   

5.
@陈主编:今年春节,爸爸带我回老家过年。我看到老家有好多条臭水沟,村子里到处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垃圾堆。村子和村子的交界不是公路和田地,而是一片一片的垃圾。我好伤心,我们的环境怎么就越来越糟糕了呢?爷爷总说我赶上好时代了,中国现在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可为什么每次出门妈妈都让我带上口罩呢?为什么这样富足的中国连环境都治理不好呢?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我国的古代重视不重视环境问题呢?我讨厌出门戴口罩,讨厌因为雾霾天气白天也不能开窗户,要是我能穿越到古代该有多好啊!曲彭硕同学  相似文献   

6.
我相信     
正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我的家乡文明美丽。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掠夺式地开发,随心所欲,滥伐树木,乱建工厂,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几何时,地球上像女孩飘逸的长发的森林变成片片秃疤;地球上像小伙  相似文献   

7.
正当大脑遇到大自然,大自然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提升50%;漫步森林中,可以慢慢恢复我们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脑神经专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做事的时候总是想原因,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们来一个地方总是有某些理由,这影响我们做某些抉择。我们在自然中长大,我们和自然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时候的关系?在哪里产生的互动?这种互动频繁吗?和谁在一起?这些相处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多时候,  相似文献   

8.
我和“我”     
邹兴钰 《环境教育》2014,(10):82-83
正一般人听到拯救地球这四个字,第一反应都是怀疑:怎么拯救地球,地球为什么需要让人拯救?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一天晚上,我正在做作业,突然,一个人慌慌忙忙地跑进来。她身上穿着黑斗篷,我看不见她的模样。她拉住我的手流下了眼泪,随后声音颤抖着说:"你一定要帮帮我。"我正纳闷,那人慢慢脱下斗篷,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想就地域环境与文化问题谈几点看法。刚才我非常荣幸的听到了我的校友温铁军先生发言,我相信他比我毕业晚。同时还发现我们曾经在某些学术领域上有交叉,我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毕业,毕业以后留校给我的老师做助教,分给我一个课题叫做中国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问题,点名让我去研究晏阳初的“平教会”(平民教育会)。当时我是刚毕业的一个学生,于是努力地去研究,在老师的讲稿里,他对这些人的政治结论是“反革命”的。当时我闹不清楚,这些人都是留洋的博士,他们回来以后,脱去西装和长袍马褂,到农村去,在那里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怎么会是反革命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一直很长时间。前几天我回想自己的创作生活的时候,还  相似文献   

10.
英娃 《环境教育》2006,(4):63-64
近来,米卡卡发现小斑马非常忧伤,他不像从前那样欢快活泼了,而且越来越消瘦了。一天下午,米卡卡和小斑马到池塘边散步,来到一棵垂柳树下,米卡卡一边抚摸小斑马的头,一边问:“小斑马,你这几天怎么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快告诉我吧!”“小主人,谢谢你这么关心我,我没病。”“那你眼睛里为什么老含着泪水?你一定有事瞒着我!”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果。但是听说现在有些果农为了利益都给水果打农药,人们吃了这样的水果会危害到身体健康。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决定来到当果农的表哥家,尝尝他家的水果。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远远就望见表哥正在他家前面的水果园里喷洒农药,我连忙跑过去推了一下表哥,表哥一抬头,有些惊讶地说:"是表弟呀!"  相似文献   

12.
17年前,《中国环境报》初次举办“世界环境日”征文活动,我的短篇小说获得一等奖。现在说这事儿干嘛呢?只因为我重视环境文学奖。今天又与黄宗英、雷加、袁鹰等老作家一同获得“首届全国环境文学发展贡献奖”,不但高兴,心情还有点激动。因为环境文学是个全新的领域。不是说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吗?我看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13.
想我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崇尚道德,讲究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对父母,常言报答不完的养育之恩.此说固然不错,然则推而广之,似乎稍嫌狭窄.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整个人类、乃至地球万物,无不来自环境,所谓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真正是从环境中来,在环境中成长生活,死后还要到环境中去,请问此恩大否?然而,有谁说过要报答环境母亲(应比地球母亲更准确)的厚恩呢?  相似文献   

14.
外婆家的水     
小记者证号:HJZJ0056一个星期没见外婆了,我很想她。一跳下车我就扯着嗓门朝三楼喊:"外婆,外婆……"还没听见外婆的回答,外公的声音却在身后响起:"扬扬,扬扬!"我扭头一看,外公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自行车上装满了大桶小桶。"外公,你这是干什么呀?""运水。""水运来干什么?""喝呀!""不是有自来水吗?为什么还要运水?从哪儿运来的?"我很纳闷,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外公笑了:"从很远的山上运来的。因为山上的泉水没有污染,很干净。自来水有漂白粉的,对人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15.
正快乐的暑假到了,我和爸爸妈妈约好到市区周边新建的湿地公园玩,爸妈去车库开车的时候,我遇到了邻居王大伯,王大伯今年60多岁了,今天也要去湿地公园玩,可我却看到他没有去车库,而是去地下室推了自行车上来。"王大伯!"我一边帮王大伯打开楼宇门,一边问道,"您不开车去湿地公园吗?"王大伯说:"小山啊,你没觉得最近小区里鸟变多了吗?每天是不是都能听到很好听的鸟叫声?""是啊!"我说,"不仅如此,前些年我都  相似文献   

16.
四川把旅游列为支柱产业,已经有好几年了,而且出台了不少政策,花了不少功夫,也想了不少办法,但效果为什么这样差?   ……  相似文献   

17.
老八第102次向领导打的关于住房的申请最终还是被退了回来。老八终于泄气了,在这座城市申请房子怎么就那么难呐?老八忿忿不平地走出领导宽敞而豪华的办公室,郁闷地徘徊在公路旁高大的香樟树下。老八瞥眼就看见了树上一只半圆形的巢穴,不屑说,那肯定是知更鸟的巢穴。巢穴体积不大,造型不十分讲究,给人邋遢的感觉。老八瞄了巢穴一番,心中突然闪出一个离奇的想法:既然不肯给我老八批房子,我老八就去当知更鸟,在树上做巢穴;还省得打报告,求爹求娘求老爷那么麻烦呢!说到做到,老八当即到书城找到了一本《华夏建筑史》,上面记载:“上古穴处,有圣人…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20,(4)
正我是一个藏族人,来自四川若尔盖。我在家乡做草原沙化治理十多年了,慢慢地发现,草原、牛羊、牧民是离不开的,这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若尔盖是全中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黄河水的30%来自若尔盖湿地。记忆中的若尔盖实在令人着迷。牧民的孩子在马背上长大,从小放牧。可年纪那么小,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怎么知道?小时候放羊,爸爸跟我讲,今天我们家的牛丢了,有可能在冬季草场,你去找回来。怎么找呢?他比画着跟我讲,你这样走的时候,这里有一块沼泽地,这边有条河,过这条河时候你必须要找到不太深的地方;还有那边有一户,他们家的狗特别厉害,你得绕着走。我根据爸爸比画的地图,脑子里面反复想着,然后骑着马就这样寻找,找到牛羊的时候,我特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环境教育》2013,(7):10
"我们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我们的数据总是跟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有时候老百姓不信,为什么呢?这是事实,我也说的是真的,你不信也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环境问题经历的问题,块头太大、浓度太高,我们工作减下来这部分,老百姓感受不到。比如PM2.5,不降到60以下,人们很难有一个明显感受。"  相似文献   

20.
<正>天蓝、水绿、云儿白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环境。然而,社会进步了,环境污染却日渐严重,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糟糕的环境令人担忧,整治环境迫在眉睫。虽然,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这力量还会渺小吗?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