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毗邻“震中映秀”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5·12”地震发生后,保护区遭受重创,两只圈养的大熊猫死亡,两只怀孕的大熊猫受到惊吓流产,143只野生大熊猫至今情况不明。一年多来,这里的大熊猫生活情况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目光。现在,再造一个新卧龙的规划已经出台,与大熊猫有关的灾后重建项目也将启动。按照规划,这个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将在3至5年后迎来“新生”。  相似文献   

2.
《绿叶》2020,(8)
正最近,听说黑龙江省富裕县塔哈乡小哈柏村有二十几只东方白鹳,在这个村附近的电线杆子上和树上筑巢安家。东方白鹳可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据悉,目前全世界东方白鹳野生种群有记录的仅有3000多只,为濒危鸟类,有"鸟类大熊猫"之称。出于好奇和爱鸟的心理,我前往这个村一探究竟。小哈柏村在富裕县的西南侧,距县城不到40公里,在齐齐哈尔市东侧,距市里  相似文献   

3.
爱也疯狂     
1、除夕之夜,有人欢喜有人愁。这里讲的是有人失去爱妻的悲苦。人一旦失去理智和希望,便可能迅速变成野兽。这只“野兽”在岳父家“亮”出一枚令人恐怖的手榴弹……  相似文献   

4.
视野     
《环境教育》2010,(2):81-81
首届全球爱母亲·爱家园——“黑嘴鸥杯”纪实作品有奖征文活动举办;四川攻克三大难题10年繁育成活大熊猫180只;山东东营举办系列活动纪念世界湿地日;“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连续5年水位上涨水面扩大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9,(11):63-63
世界上第五只棕色大熊猫在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身,这是继1985年发现第一只棕色大熊猫后,在佛坪县境内发现的第四只棕色大熊猫。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享有"大熊猫之乡"的美誉。迄今为止,世界上有科学记载的五只棕色大熊猫,有四只发现于该县。  相似文献   

6.
中国扬子鳄摇头摆尾下海南1991年10月,与大熊猫齐名的50条2龄鳄作为“先头部队”先行抵达距海口市30公里的大致坡,成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中集群“闯入”海南特区的“新移民”。它们来到1000万年间祖辈从未到过的椰岛红土坡地,居然像回家一样习惯自如。海...  相似文献   

7.
奇岩。叠瀑。古木。人说山西好风光真是不假,眼前的绵山就是一个明证,沿着山脚下一条与溪水同行的小道进山,作家们一边观赏周围景色,一边调侃着与环境文学有关的话题。“我说这山肯定有大熊猫你信不信?”郭雪波指着眼前翡翠般的峰峦,向走在身边的方敏打趣。“我才不信呢,山里有没有大熊猫我能知道,因为人和动物有一种感应。”方敏笑着摇头。人和动物有感应——多么美妙的回答!这样的话也只有他们二人才讲得出,郭雪波和方敏都是以写野生动物见长的环境文学作家。郭雪波的创作多以内蒙高原上的动物为背景,人称他为“大漠之子”,其著作《大漠狼…  相似文献   

8.
汪洋 《绿色视野》2014,(8):37-40
2014年伊始,印度北方邦莫拉达巴德区古吉拉村的村民们就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中:一只成年母虎从吉姆·科比特国家公园跑出来,并在两周内攻击致死4人,还袭击了大量牲畜。林业警察希尔·库马受命追捕这只食人虎,以阻止它接下来的血腥杀戮。食人虎惊魂“希尔警官,快去救萨利姆吧,他就要被老虎咬死了!”2014年1月14日,一个叫阿拉贡的村民冲进了印度北方邦莫拉达巴德区古吉拉村警察局,一脸惊慌地喊道。  相似文献   

9.
企业:配合好普查体现社会责任2008年2月3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迎河村53岁的村民沈家海,挑担稻谷来到村加工厂加工大米时,意外发现崭新的加工厂外墙上贴了张"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宣传画,不禁脱口而出:"奇了,以前只听说过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0.
成都动物园大熊猫双胞胎“娅娅’、“祥祥”已成活千余天创人工辅助育幼世界最新纪录据《成都晚报》从有关部门获悉,成都动物园圈养的大熊猫双胞胎“娅娅”、“祥祥”已成活1100多天,创下了大熊猫双胞胎人工辅助育幼成活时间最长的世界新纪录。从1963年到198...  相似文献   

11.
绿色书架     
《熊猫虎子》潘文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2.00元潘文石以对野生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而享誉世界。在这本书里,他记录了野生大熊猫虎子“长大成人”的故事。虎子降生在秦岭的群山之中,在危机四伏中成长,走向独立谋生,因落入人类的陷阱而受到关爱,也遭遇了苦难,但最终重获自由。虎子的经历惊心动魄,让读者为它的命运时而忧,时而喜,也让我们为它生命力的顽强感叹不已。潘文石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濒危依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历时5年的第3次大熊猫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的大熊猫数量为1596只,栖息地分布密度为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约有6.9只。从3个省大熊猫野外监测点得到的数据显示,大熊猫种群总体生存状况基本良好。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大熊猫的保护取得了重要成效。目前,我国已有45%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1%的野外大熊猫种群被纳入到40个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然而,有关专家提醒说,尽管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能说大熊猫已经摆脱了濒危动物的处境。  相似文献   

13.
他最大的心愿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走遍全国,让人们重新提起菜篮子,向白色污染宣战。一个年过半百,勤劳淳朴的农村汉子,身披红色绶带,手提竹编的菜篮子,走遍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塑料袋的危害,动员人们重提菜篮子。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向各地群众赠送了4000多只竹篮。2005年5月,他以个人名义,在家乡创建了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这位普通的农民叫陈飞,1956年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家乡地处美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畔,可近年来陈飞看到,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皮肤黝黑、说话很干脆的陈飞说:“小时候,溪水是清澈的…  相似文献   

14.
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千年古村落祁门县渚口镇渚口村,坐落在著名的“红茶之乡”祁门县城西部约30公里。古时渚口村因其溪水潆洄,环映如锦,背靠成峰,障蔽如城,又别号锦城。站在村外高山俯瞰,只见星罗棋布白墙黛瓦的渚口村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大北河由东北向西南绕村而过,环带状渚口村形似独特“铜锣”,实为一块绝佳风水宝地,为世姓倪氏聚居地。古村只挖两口井据村中78岁的退休老教师倪世治介绍,为了使铜锣地形免受破坏,千百年来,渚口村奉行  相似文献   

15.
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吉林省林业厅森林保护处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延边州林业局的报告:一只误落特用铗的东北虎正在流血……去年十二月十六日下午,某边防部队巡逻队在执行巡护任务时,发现雪地上出现一大串大型野兽的足迹。当接近一片矮树林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吼,在前方十米处有一只庞然大物窜了出来,定睛一看是只受伤的东北虎。十七日上午,省主管部门立即研究制定了抢救东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4,(10):61-61
沙特阿拉伯有一种无毒的“四鳗青”蛇,相貌可怕,连野兽见了也会吓得落荒而逃,当地居民将其精心喂养,让它看家护院,驱赶野兽。  相似文献   

17.
丽丽 《绿叶》2005,(12)
11月29日,田桂荣到达北京,准 备参加30日晚上的“2005中国环境文 化节开幕式暨绿色中国颁奖典礼”, 她刚刚以最高票当选了“2005绿色中 国年度人物”。 田桂荣略带兴奋地告诉记者,这 次她到北京,不仅仅是领奖,还获邀 参加12月3日的第九届“绿色中国” 论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绿色中国” 论坛,所以她这次会在北京呆五天。 这个时候,田桂荣的手机响了, 我听见她用河南话和对方说了一会 儿,挂断电话后,田桂荣告诉记者,村 里有个人不按规划盖房子,还跟村干 部们说是田桂荣让他盖的,村干部们 没有办法,让她这个村长回去解决一 下。田桂荣和陪同她前来的新乡市环 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一~田桂荣的儿 子商量后决定,田桂荣30日晚上参加 完颁奖典礼马上乘火车赶回河南,把  相似文献   

18.
写在前面:毛茸茸的皮草制品,放在商场的玻璃橱窗内,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典雅、高贵。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皮草制品华丽的外表下面,隐藏着怎样的血腥与恐怖。有人说,每张野兽毛皮背后都可能是一桩谋杀案。这话听似恐怖,但仔细琢磨,绝不过分。因为每只野兽只有一张皮,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3,(1):27-29
2012年12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村的菜子湖,在安庆市菜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协会理事长王三益带领下,扛上带支架的高倍远视镜,深入菜子湖候鸟栖息核心区域观鸟。鸟类天堂叹为观止伴着冬日暖阳向湖心进发,在泛着淡淡鱼腥和芳草幽香的阵阵清风吹拂下,踏在广袤肥沃富含水分的湿地  相似文献   

20.
<正> 1993年5月3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表彰了1992年度“清洁无害化矿区”(工厂、公司)共37个。在此向这些单位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希望这些先进单位向本刊积极投稿,介绍你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具体作法,供各油气田环保同行们学习,以提高全行业环保水平。下面是受表彰的37个“清洁无害化矿区”(工厂、公司)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