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田污水站废泥浆的污染评价及无害化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油田污水站产生的废泥浆的污染问题,选取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的泥浆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结论是:污水站的泥浆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大量可溶性无机盐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简易、经济的处置方法是将污泥直接固化,既可锵决污泥的污染问题,也为污泥再利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2.
1 用甘蔗渣清除石油污染原油泄漏会对环境构成严重污染。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业中心的土壤生物学和环境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糖厂轧糖后的剩余物———甘蔗渣是清除石油污染的理想物质。将甘蔗渣与氨在有空气情况下密封在一个反应器内、利用泵使反应器里产生高压、促使氨进入甘蔗渣的纤维中。甘蔗渣本身就是很好的吸收剂,经过氨处理后,吸收油污的能力更强。此外,氨处理后会在甘蔗纤维中形成氨化物(NOx、CxNy……)帮助微生物将原油分解为腐殖物质。将氨处理后的甘蔗渣撒在被污染区,90d内可清除98%的原油,这种甘蔗渣能保存相当长一…  相似文献   

3.
原油对草原多年生植物影响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被原油污染的草原上分布最广、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牧草-羊草为例,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的生态效应。测定土壤和植物体中石油污染物及营养成分和株高,与未污染的羊草进行比较表明:植物体通过土壤对石油污染物均有吸收残留效应,特别是对酚类、3-4苯并芘(Bap)强一些;对三大营养成分;蛋白质有降低的趋势,脂肪无正负效应,但对淀粉有明显增加作用,平均相对提高12.42%;生长发育性状未表现出异常形态;作为饲草从食物链的途径可影响畜产品的质量,间接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海上油田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涠洲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田开发给人们带来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污染物,特别是海上石油的开发,由于其开发难度及事故风险较大,且环境管理与治理困难,往往更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本文以涠洲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的产污行为及其对油田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揭示油田对水质、沉积物及生物的不利影响.结果显示由于生产水、泥浆钻屑、生活污水、落地原油等大量的排海,造成涠洲油田部分水质已出现石油类等轻微超标,沉积物在平台周边已有较明显的石油累积现象出现,底栖生物出现贝类和鱼类Pb超标,尤以贝类为甚.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石油原油、铅镉及其复合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石油原油及重金属等原材料的广泛开采与使用,使石油原油、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日趋加重,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利用人工模拟污染土壤,研究石油原油、铅镉及其复合污染胁迫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1新鲜土壤(S)作为对照;21000 mg·kg~(-1)石油原油污染土壤(SP);3500 mg·kg~(-1)铅和50 mg·kg~(-1)镉污染土壤(SH);41000mg·kg~(-1)石油原油污染、500 mg·kg~(-1)铅和50 mg·kg~(-1)镉复合污染土壤(SPH).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H、SP、SPH处理土壤基础呼吸强度最高分别增加约100.99%、36.61%、25.80%,铅镉污染(SH)对土壤基础呼吸影响最显著,反映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的激活作用最强;石油原油污染(SP)与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SPH)刺激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SP处理最高增加了90.25%,而铅镉污染(SH)则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减少.不同土壤酶对污染处理的响应不同,其中,石油原油污染(SP)对FDA水解酶及脱氢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石油原油或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SP、SPH)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而铅镉污染(SH)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该研究表明,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石油原油或铅镉污染的影响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落地原油对土壤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已累计生产原油18.2亿吨.不可避免地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落地原油,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落地原油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有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对土壤的污染成辐射状分布,污染强度随污染源的距离增加而迅速降低,污染源周围污染最重的区域在0 m~40 m范围内,占总量90%以上,横向迁移范围确定在150 m以内;落地原油纵向迁移绝大部分集中在距土壤表面0 cm~10 cm范围内,竖向迁移一般不超过70 cm.落地原油污染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总烃、芳烃、酚、苯并[a]芘和硫化物,通过落地原油污染土壤的模拟实验可知总烃、芳烃、苯并[a]芘和硫化物含量,随原油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70X-17.88、Y=0.119X-6.13、Y=0.0076X-0.30、Y=0.000055X 0.089.  相似文献   

7.
芦苇根系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纵向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蓓  张旭  李广贺  钟毅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8):1281-1287
对大庆油田受到落地原油污染的土壤剖面进行取样测定,研究了芦苇根系对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纵向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根系的存在能够促进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降解转化和向下迁移,导致土壤中的含油量纵向分布特征有别于无植物土壤:10cm深度处的有植物土壤含油量显著低于无植物土壤,而70cm深度上则相反.芦苇根系对烷烃组分迁移降解的促进作用最大,其中对碳原子数为23~27的正构烷烃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伶仃洋石油污染及油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于伶仃洋北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和近岸海域布设10个采样点.采集退潮期表、底层样品进行石油污染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的污染油品进行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水域的石油污染调查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进行污染油品的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在石油污染监测中,采用20#重柴油或原油作标准,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对水环境的监测、管理和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原油污染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选择了固氮菌、解磷菌、产ACC脱氨酶菌、H2O2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1 d时,在修复过程中,大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土壤的污染水平为7.0%,经过31 d的修复试验,在添加固氮菌、解磷菌、产ACC脱氨酶菌和过氧化氢的基础上种植大豆的试验组比没有种植大豆的石油降解率高出8.6%。在种植大豆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固氮菌、解磷菌、产ACC脱氨酶菌和H2O2的石油降解率比对照组高出22.35%。当原油剂量为1~10 g/kg时,对大豆的根系长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大于10 g/kg时,原油对大豆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原油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并且原油污染土壤对大豆幼苗的影响表现为株高根系长度鲜重,这种根际协同作用在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理添加微生物能够提高植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石油的开采、运输等过程中,由于原油泄漏而产生的石油污染土壤会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相比细菌降解修复和化学氧化修复,中低温热解修复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修复方法.然而,国内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热解修复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却较少.本文先以模型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含油率(5%、10%)、热解温度(375、400、425、450 ℃)、热解时间(30、60 min)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脱除率的影响,采用FTIR、元素分析、原油四组分分析、荧光显微镜观测等方法确定了热解过程中石油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的转化方式,提出了石油污染土壤在形成和热解过程中石油的四组分吸附、脱除途径模型,并通过XPS、TEM等表征手段确定了最佳修复条件.结果表明,在425 ℃下热解30 min后,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在99.40%以上,残存TPH含量低于GB I类用地风险筛选值,且修复后土壤中的残炭非常稳定、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还选取了新疆油田、长庆油田的场地石油污染土壤在最佳修复条件下进行处理,发现石油烃脱除率均在99.60%以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结果也表明处理后的土壤肥力恢复到了污染前的水平.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热解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油罐底泥的污染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油田输油罐清罐底泥的污染情况,选取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清罐底泥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现状评价结论是:郝现联合站的油罐底泥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无机盐类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土壤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会威胁公众健康。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因低廉、绿色和无二次污染等备受关注。为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筛选高效的石油降解菌种,该研究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经16S rRNA鉴定分析为琼式不动杆菌,该菌株对1%的石油的降解率高达60.2%。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该菌株在石油污染土壤降解前后的形态变化原因,并通过改变降解环境的盐度、pH以及接种量的单因素实验,探究3种因素对细菌的活性、生长量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细菌形态呈节杆状,且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分泌一定的胞外聚合物;在石油浓度为1%的条件下,该菌株对盐度的耐受性在4%以下,适应的p H范围为5~9,投菌量在15~20 mL时,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表明,我国近岸海战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呈继续恶化趋势。陆源污染、养殖业污染、围海造地和石油污染等是目前海洋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入海河流的全流域综合环境管理,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实施环境功能分区管理、对较封闭海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海水养殖、科学控制养殖规模、实现海水养殖清洁生产,以及加强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等措施,是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工艺的选择及其应用效果受原油属性影响明显。选取石蜡基和环烷基2类原油污染土壤,采用清洗预处理-热脱附方法,研究耦合工艺的修复效能,重点比较清洗对土壤粒级的分离效果,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物的脱附效率,药剂清洗前后的土壤热脱附修复效果等。结果表明:清洗后2种土壤的砂质组分吸附的石油类脱附率约为59.83%和36.42%,远高于黏质组分。阴离子型α-十六烯基磺酸钠脱附能力更强,石蜡基和环烷基2类油源污染土壤的石油类脱附率为46.5%和39.8%。以环烷基土壤为例,将药剂清洗后分离出的黏粒土进行热脱附,与未清洗的原污染土壤相比,前者脱附所用时间更短。400℃下热脱附3 h,石油类含量降至0.26%。采取清洗-热脱附工艺开展现场试验,清洗后粗粒级砂质土壤的石油类含量为1.56%,黏粒土脱水后热脱附,石油类含量可达到0.57%,清洗-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能耗低于单纯热脱附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治理石油污染土壤,从长期遭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烃降解菌8-11作为出发菌,利用低能N+注入烃降解菌进行诱变,在能量为20 keV、剂量为90×2.6×1013ions/cm2条件下筛选出一株高效烃降解菌——诱变菌23。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诱变菌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74%;降解后原油的全烃气相色谱图显示,经过7 d的作用,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完全降解。诱变菌23能够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糖脂类化合物,该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空白对照的56.1 mN/m降低为29.3 mN/m。研究表明诱变菌23具有较高的烃降解能力,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港口溢油全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码头在卸油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原油外泄,对码头及下风向水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此石油码头必须安装溢油监测装置,一旦原油外泄,立即限出报警使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以制止和污染,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码头溢油全自动监测系统。成  相似文献   

18.
生物通风堆肥法修复原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生物通风堆肥方法修复吉林油田原油污染土壤的效果,探讨了石油污染物去除的途径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向原油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生物有机肥接种、采用生物通风堆肥法进行修复,效果较好.当原油污染土壤的含油量为7.00×104mg·kg-1时.经过40d处理,原油的去除率达45%以上,最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达到了0.0333 d-1,半衰期仅为20.82d.生物降解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途径,挥发去除的油低于土壤初始含油量的0.1%.在油污土:生物有机肥(干重)以8:2、7:3和5:5三个不同比例混合的实验中,以7:3比例混合时污染物的去除最彻底,完全生物降解率占总去除率的比例约为17%.原油组分含量的变化证实了原油生物降解的发生.原油的生物降解去除率与生物降解产生的CO2存在线性关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速率和程度与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溢油的物理性质在模拟风化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内研究石油风化过程的模拟装置,对几种主要石油:0#轻柴油、15#机油和渤海原油的表面张力、密度(比重)和粘度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作了详尽地研究。找出了它们的风化特点和风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风化公式。不仅定性地反映了风化过程的特征,而且定量地描述了风化过程中的变化。为海上石油污染预报提供了更接近实际的参数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法国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研究出一种保护海滩免受油轮泄漏原油污染的薄膜剂。这种代号为IP45的薄膜剂是用藻肪酸盐为原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胶化制品。油轮发生事故后,油膜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漂到海滩,此前在海边沙滩和岩石上喷涂薄膜剂,就可以有效防止原油渗入沙滩和石灰岩。喷涂薄膜剂后,清洗被原油污染的海滩只用正常压力的的冷水即可,几天之后,薄膜自行降解。保护海滩免受泄漏原油污染的薄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