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煤矿生产大国,煤炭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有重大比例。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煤矿生产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随着煤矿科技水平的提高,煤矿事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各种事故仍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使得煤矿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文章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大型矿难,从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科技投入、管理水平、安全培训五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当前煤矿生产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具体措施,为今后煤矿的生产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机械故障诊断、机械安全设计、机械安全法规及标准、煤矿安全认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简述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目前我国矿山机械安全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强化操作人员培训;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加强矿山机械高防爆性能的本质安全设计;制定和完善矿山机械安全法规及标准,落实煤矿安全认证和监察;加大技改资金的投入力度等重要对策和措施。逐步提高矿山机械安全技术水平,从而保障煤炭生产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效益的分析评价及其与安全投入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把握和界定安全效益、安全投入等反映安全生产的经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经济学范畴的内涵,指出从企业的经营利润指标上看安全投入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只产生远期(长远)的、潜在的间接性效益,包括间接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安全投入的效益具有间接性、潜在性、隐形性、不确定性和迟滞性。由于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不可能为零,当事故预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可接受的程度及其以下)时,通过增加经济投入提高预防水平而对于事故风险的削减无明显的效果,就应考虑与经济效益的结合问题。笔者提出安全投入数量限度问题和安全投入的阈值;并进一步建立安全效益评价模型和安全投入与安全指标的函数关系模型,对安全投入与安全水平(安全指标)、安全效益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民航企业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民航安全投入定义、特点及安全投入效益的分析,结合生产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分析方法,建立了民航企业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分析模型。参考两家主要航空公司的有关安全投入的经济数据,采用该模型分析两公司的安全投入对企业利润和运输周转量的贡献率,以事实和数据证明安全投入是有产出的,对企业经济增长是有贡献的。从分析数据也可以看出,民航企业整体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民航行业的高科技特点以及近年来在安全方面的持续投入。通过安全经济贡献率模型,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安全投入状况作出合理的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经济贡献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安全经济贡献率的准确计算对于指导国家安全投入力度和宏观安全决策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准确计算中国安全生产对经济的贡献率,以弥补以往经验取值方法的局限,笔者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获得了精确的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的函数关系,并得出我国安全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又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出我国2005年的安全经济贡献率为3.01%,安全投入产出比为1.00∶1.81。从预测结果来看,计量模型收到了满意的结果,对国家宏观安全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成本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安全投入不足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安全投入与安全成本的概念存在着严重的模糊性。为此,笔者重新给出了安全成本的定义:在基准的安全标准下,发生的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包括安全投入和事故损失两部分。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全成本与生产成本间的界限,还提出了从采矿方法、地质采矿技术条件、生产工艺环节等3个方面对安全成本与生产成本间的界限进行界定,以及对事故损失按照可列的直接经济损失、隐含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列的间接经济损失和隐含的间接经济损失等4个层次分别进行计量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发展煤炭科技、严格煤矿设计审查制度、制定煤矿安全成本统计标准、变革煤矿税费体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宏观影响因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uto 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ARDL)模型,考察1953—2019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镇人口占比等宏观因素对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安全事故与上述宏观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反向调整机制。在长期关系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对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经济增长、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及城镇人口占比的影响显著为负;在短期关系中,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人口占比的上升增加了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上述因素具有不同的分布滞后效应,其相互作用叠加形成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推进我国安全发展提供理论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的评价煤矿安全投入效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我国1991~2010年煤矿安全投入产出数据构建DEA模型,其中煤矿安全投入指标为采煤机械化程度、工程技术人员百分比、颁布煤矿安全法规数和行业标准,产出指标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根据构建的DEA模型对每年的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议。同时运用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对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进行分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上看,我国仅有1993年和2010年当年的煤矿安全投入和产出都达到了最优状态,并且随着煤矿安全投入逐年增加,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逐年提升。从动态上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Malmquist指数的提高对技术的依赖很明显,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的提高都会相应的提高Malmquist指数。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安全投资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十分突出,重特大事故频发。导致当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安全投资欠账太多。笔者对江苏省某市100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取得的若干企业的安全投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无论是企业安全总投资,还是企业人均安全投资,均呈现增长趋势,而企业间安全投资水平差距较大;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的安全投资结构和人均安全投资指标差异明显,建筑行业和原为私营性质的企业应成为政府部门监管的重点;人均安全总投资与工伤事故起数对应相关,通过加大预先的安全投入,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工伤事故。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是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我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这主要源于安全生产科技力量分散、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工作缺乏整体性、法规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为此,应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生产安全科技支撑与保障体系完善并高效运转。这就要求政府追踪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共性、关键性重大安全科技攻关,并将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有力地维护和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Status and future tasks of coal mining safety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general, contexts of coal mining safety involve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and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 as well. This paper presen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a coal mine accidents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causing coal mining high risk from technical and socioeconomic viewpoints.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 has been unleashing social, economical factors that are driving a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new workplace safety problems and making China coal mining safety take on Chinese features. Compared with major state-owned and local state-owned coalmines, township and village coalmines are most dangerous coal mines with highest occupational risks. The incidence and death toll of ceiling accident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accidents such as gas, machinery, electricity, transportation, flood, and fire. New organizational risks appeared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oal mines’ reorganization. Low skilled labors restrict both technical renov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systematic arrangement to improve coal mining safety such as closing the township and village coalmines that cannot meet the standard of safety, reinforcing the supervision over coal mining safety,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 and enhancing work safety input.  相似文献   

12.
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及其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我国目前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中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多方制约、良性互动"的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并从该机制各方"互赢"和制约性出发,将政府的安全监察、煤炭行业协会的安全预防、保险公司的安全保险对煤炭企业安全投资的保障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系统动力学(SD)原理,对其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的SD模型,并寻求保证煤炭企业一定收益水平的安全投资水平,以改善和优化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行为的机会和途径,为综合评价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运行效果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矿山充填系统管道输送安全等级,建立充填管道输送安全可拓学评价模型。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矿山实践数据,确定输送安全等级标准及评价指标量值。运用融合权重法求出评价指标的融合权重系数。运用可拓学理论,建立充填管道输送安全评价的融合赋权法-可拓学模型,并依据非对称贴近度原则评判安全等级。运用该方法对金川龙首矿充填管道进行输送安全评价,得到其综合关联度为(-0.147,-0.185,-0.245,-0.398),贴近度为(0.286,0.347,0.225,0.134),安全等级为Ⅱ级,管道输送安全性较差。建议矿山及时对管道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煤矿安全投资效率,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选取某煤业集团6个煤矿的安全投入产出数据,构建DEA模型。用所得结果对各煤矿的安全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表明,随着安全投入的增加,煤矿综合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有所提升。通过规模报酬区间分析,发现煤矿安全投资存在不稳定的现象,煤矿在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及日常安全管理方面的投资还有待提高。建议煤矿决策层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煤矿安全投资持续性,并使决策单元向DEA的有效方向转变。实践说明,煤矿的安全投入是获得最大安全产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保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因果分析图方法识别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存在的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管理风险等6种风险。构建包含上述6个准则21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某石油钻探公司格鲁吉亚共和国第12区块风险进行评价实证。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采前工作面所处动力环境的客观、准确评价,选取9个直接影响工作面 动力环境的指标因素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最小二乘 支持向量机(LSSVM)的工作面动力环境多因素耦合安全评价智能模型。首先根据KPCA理 论对评价指标施行简约化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得出6个简约后的评价指标并输入LSSVM 模型中训练学习,最后得到评价模型。选取从平顶山矿区和大同矿区搜集到的30组工作 面历史数据,按照20∶10的比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其他四种模型 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KPCA方法可有效减少数据信息冗余,利用KPCA优化的 LSSVM模型可准确评价工作面动力环境,误判率为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0—2008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情况进行分析,梳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选择其中的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万人大学生数、万人医生数等反映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端,以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输出端,以2007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和事故统计情况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进行不同省份安全生产情况的预测。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性较好,为目前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法对预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全投资与事故经济损失的规律性的分析研究,确立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探索在我国现有财力和安全水平的基础上,找准安全投资的投向,优化安全投资的合理分配,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投资效益。为政府部门或企业提供一套经过优化、科学合理、操作性又比较强的安全投资方案,供各级领导进行安全决策,实现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投资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我国城市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城市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以上海市为例,对2004—2010年期间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取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的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与工矿商贸死亡人数之间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工矿商贸死亡人数与第二产业比重、GDP增长率、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以及私营及个体工商户比例均呈现负相关。基于2007—2011年各月份上海市的安全生产死亡人数,运用Winters乘法模型,预测上海市安全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省内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从事故对经济社会影响和安全生产与GDP、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及区域差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阐明安全生产状况与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状况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一定时期内的安全生产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新时期的安全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全省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划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