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3.
微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质的控制和净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污染水源水中含有微量的有害污染物,对这些污染物的去除,除要保留或改进传统的处理工艺外,还要附加生化或特种物化处理工序,目前采用最多的净化处理工艺是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纳滤膜、电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活性滤池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有机污染物水排放标准推荐值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存在的问题,根据以毒理学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水环境目标值和排放目标值,参考美国EPA推荐的水质量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地面水质量标准》和实测的环境数据,提出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水排放标准推荐值。 相似文献
6.
徐庆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2):56-59
综合考虑国外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的方法,根据上海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特定80项和地表水控制的109项以外项目、全市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项目、水源地突发性应急事故有机污染物等实际监测数据和历年来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成果,制定饮用水源地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筛选的原则、程序和过程,对出现频率高、超标几率高、浓度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筛选,提出包括多环芳烃、酞酸酯、卤代烃和其他共4类7种上海市饮用水源地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名单.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侧重介绍了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些污染治理技术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环境管控目标,快速识别优先控制污染物,于2022年以典型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污染源产排污状况和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结果,将污染评价和环境风险相结合,优选污染源超标率、地下水环境污染等级、生物毒性参数和环境迁移转化参数作为筛选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计算各污染指标综合得分,建立筛选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方法体系。筛选结果显示,该产业集聚区的优先控制污染物相关指标包括:硝酸盐、耗氧量、石油类、总硬度、亚硝酸盐、镍、锌、硫酸盐、甲苯、氨氮等。筛选结果与园区主导行业产排污特征和地下水质量现状相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为科学、精准管控高风险区地下水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声铿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4):60-65
当今人类社会已离不开化学物质,世界人类财富的50×10~(-2)源于化学品.但是,化学品也通过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和通过工业、商业、生活等活动以废弃物形式逐年以指数函数递增的势头涌入环境.据估计,现今进入环境的化学品已达10万种以上,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黄玉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4):5-6
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深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曲格平同志在第三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只有在实行排放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从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污染。各地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推广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向,主动配合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开展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