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追求"文"以载"道",文道相融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应该将人文关怀、道德品格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等,融入语言文字训练和运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语言能力过程中,伴随感悟、体验、朗读、习作等途径,体会文本、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目标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语文道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实践,和其他课程的学习相比,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人文素养语文,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能力,还要挖掘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语文的教育作用和感化功能,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发展、习惯培养等方面都应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因此,要想让学生能上好语文课,就必须扎实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激发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让语文教学超越其本身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还可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对于转变以往语文教学中缺乏探究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园内语文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各种语文教育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语文课堂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语文课堂伴随儿童的心智成长,如何抓住、把握、改善和革新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学习到语文知识、感悟到母语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培育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自豪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可以看出,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这是发扬传统文化、弘扬经典的有效途径。国学中的经典,它是智慧的古人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独到而深刻的认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培养学生良好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智慧,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将国学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生命以及虐待动物的现象多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折射出我国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随着世界各国对生命教育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逐渐提高了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蕴涵许多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资源,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具体阐述了语文课程中所蕴涵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并对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生命教育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