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小学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负有主要责任。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需要具有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应能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有效提问、讲授和评价。小学课堂教学管理需要关注课堂环境、课堂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行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注重学科发展和人文渗透。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有效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教材以外的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获得乐趣,享受成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谈及:"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戏剧表演等等",与此同时建议"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除了语文教科书外,比较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还有学生、网络、电影、电视等,现对如下方面做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当今小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此学科需要考虑到当今小学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到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然后对当今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做了简要分析,最后说明一些适合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学习必须要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为依据。语文教材、生活实际、家庭情况、学校与社区环境、网络资源等,都是可供开发的宝贵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语文人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夯实基础、创设情境、整合资源、适时总结等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获得充分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能逐步达到最佳境界,学生就会得到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教师教学中必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做到:精心设计,优化教学预案;加强指导,抓好学生课前预习;巧设课堂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调控课堂,让错误和意外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研究借鉴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首先,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开放;其次,语文教学的主体要善于向其他主体开放。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思维的深浅和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高低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把侧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上,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当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为主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由此可见,传统语文教学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本文中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让语文教学超越其本身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还可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对于转变以往语文教学中缺乏探究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园内语文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技术课"。但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自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摸索,总结如下。一、确立语文学习的主体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要素所组成的互为依托的双边活动。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一词产生于19世纪末,非叶圣陶于1949年创造。"语文"与"国文"不是同一概念,中学语文课程经国文课程继承了晚清早已经独立设科的经学和中国文学的衣钵,二科合一科,任务之重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本身的负荷,也造成课程目标模糊和课程内容混杂的问题,而旷日持久的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也源于此。须给语文课程减负,促成母语课程框架下的语文科和文学科的分科教学,使母语课程真正走上科学化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找准时机、因势利导地渗透德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童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用"语文"的方法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目标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语文教育也要具有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实施的是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而不是为"考试"而开展的教育。为此,语文教师要着力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呢?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提出了要求。但现阶段,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忽视了自身课程资源意识的养成与发展,在课程资源意识的树立上存在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教材的课程资源作用、创新课程资源整合策略,并且把握好课程资源开发的"度",从而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选择最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教学效果。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阅读教学方法就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反之,如果阅读教学方法不合适,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阻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师能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阅读教学法的话,就能引导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到更多的知识。新的语文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全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要求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杜绝用个人讲解代替学生实际阅读的方式,要重视文学语言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在阅读中真情流露,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层次地感知文本主旨,获得情感启发。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分析、观赏和评价能力为目标的,要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累积丰富的文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实践,和其他课程的学习相比,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人文素养语文,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能力,还要挖掘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语文的教育作用和感化功能,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