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工车辆车轮带泥是我国道路扬尘污染控制面临的共性和突出问题。为在国内推广使用洗轮机提供技术依据,通过检测工地出口外道路积尘负荷来估算转轮式洗轮机对车轮带泥的冲洗效率,并以该洗轮机作为车轮带泥检测设备,检测和统计北京市车轮带泥量。结果表明,(1)转轮式洗轮机可以将工地出口外100m道路积尘负荷增量由64.4g/m2降至5.9g/m2,转轮式洗轮机对车轮带泥的冲洗效率大于90%;(2)渣土车和混凝土车车轮带泥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1和2.2kg/车;(3)北京市未来车轮带泥量将超过8.8万t/a,施工车辆全部经过转轮式洗轮机冲洗后,车轮带泥量可削减7.9万t/a。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以强制性条款落实施工车辆车轮带泥机械化冲洗要求。  相似文献   

2.
洗毛废水是洗毛生产工艺排出的兼具高COD、高悬浮固体浓度、高色度、难固液分离等典型特征,且对环境存在潜在污染的一类工业废水。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预酸化条件下,生物沥浸技术对洗毛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洗毛废水经预酸化至p H 5.5、营养剂浓度≥4 g/L、回流比例为1∶1的情况下,3个批次实验内复合菌群生物沥浸过程稳定,洗毛废水能够很好地完成生物沥浸过程。反应结束后体系p H稳定在3.0左右,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色度由原来的1 875倍降到20倍,沉淀中油脂去除率高于65%,且比阻降低至原来的0.2%~0.3%。而在对照处理中,体系p H值稳定在8.0左右,COD去除率小于10%,油脂去除率不足10%,洗毛废水比阻仅降低20%。因此,采用预酸化及生物沥浸作用有利于洗毛废水酸化处理的连续运行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硝基苯乙酮洗涤废水采用冷却、沉淀、超滤法处理,从其沉淀物中回收对硝基苯乙酮,洗涤水实现了循环利用;采用逆流套洗工艺等方法回收油洗涤水,使得工艺废水从50m^3/d减少到3m^3/d。  相似文献   

4.
对洗像过程中产生的洗像液按照成分的不同进行分质处理。其中,有机废液采用高温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无机废液根据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分别采用中和、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处理工艺的主要参数,并根据试验结果,利用废液处理站设施处理了1.64t洗像废液。处理排放的废水,废气均达到了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CaCO3类吸收剂净化焚烧烟气中HCI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烟气中的酸性气体采用Ca(OH)2净化,然而当烟气温度在300℃以上时,Ca(OH)2喷入到烟气中将快速生成CaCO3。研究了两种CaCO3的反应特性,比较了200-900℃内CaCO3类吸收剂和Ca(OH)2与烟气中HCl气体的反应率,发现在600℃左右和800℃及以上,CaCO3类吸收剂的反应率与Ca(OH)2相当或更高;CaCO3类吸收剂、特别是改性CaCO3可替代Ca(OH)2作为干式净化HCl气体的吸收剂,合适的反应温度在600℃左右。  相似文献   

6.
油脂废水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源。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H2O2对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降解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H2O2促进油脂的降解。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油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提高油脂在水中的乳化程度从而增加其生物可利用性。当Tween-80浓度600mg/L时,油脂降解率达到91%。低浓度H2O2不仅能刺激微生物生长,而且使培养液中的pH值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了微生物对油脂的降解率。H2O2在浓度为400mg/L时,能使油脂降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7.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控制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二口恶英、重金属、酸性气体、灰渣等垃圾焚烧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机理,并详细介绍了通过控制垃圾焚烧条件、尾气处理以及吸附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二口恶英类污染物的排放;重金属的控制可以用除尘器或使用相应的吸附剂处理;采用较为成熟的烟气处理技术,可以控制处理酸性气体;灰渣可采用固化稳定化和酸或其他溶剂提出法处置。  相似文献   

8.
1株好氧菌对不同油脂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某餐馆排污渠污泥分离到10株油脂降解菌,以植物油脂花生油为唯一碳源,通过适应性培养驯化并检测细菌生长的OD值筛选出1株优势菌。在确定其最佳生长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分别以花生油、餐厅污水和一种含有油脂的膜为对象污染物,进行了优势菌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花生油溶液中油脂和CODcr的去除率在24h以内分别达到98.91%和97.27%;对餐厅污染中油脂和CODcr的降解率在30h内分别达到88.66%和85.42%。另外,该优势菌对油脂膜也有良好降解效果,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30d内油脂膜量分别减少了3.31%和11.29%以上。试验证实了该菌对植物油脂、含油脂污水和固体油脂废弃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姝桦  韩芸  郝婧姝  卓杨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2981-2989
针对高含固污泥热水解传热差的问题,通过向剩余污泥中添加餐厨油脂协同污泥热水解以达到加速热水解过程的目的,探究了热水解时间和油脂添加量对污泥有机物水解及中温(35±1)℃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与污泥协同热水解可有效促进污泥中不溶态有机物的水解,当热水解温度为165℃、水解时间为90 min时,油脂与污泥的质量比为0.4∶1时,有机物水解效果最佳;添加油脂能提高热水解速率,当油脂与污泥的质量比分别为0.2∶1、 0.4∶1、 0.6∶1时,污泥中不溶态有机物的水解速率分别提高了23.30%、 43.63%和62.98%;油脂的添加可提高甲烷产量和产甲烷速率,但会延长延滞期,综合考虑热水解与厌氧消化的性能,建议预处理时间为90 min、油脂与污泥的质量比为0.2∶1为最佳条件。添加餐厨油脂可加速高含固污泥的热水解过程,有助于实现污泥的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标准的方法,在总量控制中,环境容量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各点浓度的合理值计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做些研究,以确保实现从局部到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进料油脂含量(5%~25%)和有机负荷(40~60 kg VS/m3)对餐厨垃圾中温干式厌氧消化的共同影响,采用软件Design-Expert 8.0.6设计进料参数,以容积产甲烷率作为响应值,对14组序批式实验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容积产甲烷率与油脂含量和有机负荷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负荷为5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有机负荷为6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序批式实验中进料的最佳油脂含量和有机负荷分别为18.7%和42.9 kg VS/m3,对应响应面的理论容积产甲烷率最大值为32.74 L CH4/L。研究结论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油脂废水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源.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H2O2对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降解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H2O2促进油脂的降解.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油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提高油脂在水中的乳化程度从而增加其生物可利用性.当Tween-80浓度600mg/L时,油脂降解率达到91%.低浓度H2O2不仅能刺激微生物生长,而且使培养液中的pH值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了微生物对油脂的降解率.H2O2在浓度为400mg/L时,能使油脂降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3.
据文载,有人经过三年12次实践,探索到一种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良法。当天气突变,手足发凉,身体不适时,马上喝一大杯热茶(茶叶10—15g,热开水500mL左右,泡10min以上),接着用50—60℃热水泡脚15—20min,水量以浸泡踝关节、周身感到热乎为度。隔2h再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脂废水恶臭问题,采用外加硝酸盐氮的反硝化法降解油脂废水中恶臭物质,并研究了处理前后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其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可利用NO_3~--N作为电子受体,油脂废水中具有恶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作为电子供体,实现油脂废水恶臭的去除;恶臭物质的去除与NO_3~--N的投加量有关,当C/N≤5.2时,出水几乎无味,VOC的逸散量较处理前降低99.5%以上,最佳C/N为5.2,出水几乎没有NO_3~--N残留,避免了二次污染;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技术对油脂废水处理前后VOC进行分析,处理前水样检测出46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后为9种。因此,利用反硝化去除油脂废水中恶臭物质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散染料生产废水治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微电解一生化一氧化法工艺处理分散染料生产废水,以微电解作为废水的预处理,可去除綮不水中大部分色度,使可生化性提高;生化处理可去除大部分CODcr;进一步去除色度和CODcr。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工艺CODcr增除率可达90%,色度去除率可达96%,取得满意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外置管式MBR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中的膜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置管式膜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生化出水,研究水洗和化学洗后污染膜的清洗效果。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膜表面污染物进行分析;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膜表面泥饼层中细菌群落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压力(0.03 MPa)、高流速(2.84 m/s)的清水洗能使膜通量恢复到45%;化学清洗采用p H=2的盐酸酸洗较好。两者清洗方法结合能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88%。膜表面污染物主要由无机垢体和蛋白质多糖类物质构成,膜表面泥饼层中的细菌主要含有芽孢杆菌、腐螺旋菌、红杆菌等。  相似文献   

17.
宁波地区海产品中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冷原子吸收(荧光)法测定了宁波不同地区的各种海产品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总体属轻度及中等污染水平,工业轻发达地区的海产品内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较高,不同种类海产品因食性不同,在食物链中所处位置不同,表现为贝壳类>肉食性类>杂食性类>植食性类>藻类和水草,无鳞鱼类>有鳞鱼类;海产品中不同部分污染水平表现为内脏>头部>肌肉;海水<底泥<海产品。除个别样品接近国家标准外,其余都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大豆蛋白和屠宰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两公司大豆蛋白废水的水质水量和性质特征,分析工程的工艺设计和调试运行状况。对大豆蛋白和屠宰废水的处理,采用混和处理的总体工艺,理论研究和运行实践表明,混和处理利于均衡生物处理营养,优化厌氧处理工艺型式及参数。污泥培养时,尽快从间歇运行变为连续运行,利于基质和污泥的混和接触,促进油脂和脂肪酸的降解,防止油和脂肪酸的积累及其抑制作用,防止油脂包覆污泥,造成污泥漂浮流失。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天然有机物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水体中有机物的特性研究,并采用氯胺对不同特性有机物的氯化消毒副产物进行了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疏水酸占有机物总量的24%,疏水中性物质占41%,疏水性有机物占67%;对于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疏水酸所产生的最多,疏水碱次之,亲水酸最少;对于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疏水碱产生的三卤乙酸最多,其次为疏水酸,亲水酸最少。氯胺对不同类有机物氯化消毒副产物控制程度不同,氯胺对疏水中性物质控制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最好,其次是疏水碱和亲水碱;对疏水酸的三卤甲烷生成量控制较弱,对亲水酸的控制效果最差;氯胺对亲水碱氯化产生卤乙酸的控制效果最好,其次是疏水碱,控制效果最差的为疏水中性物质。  相似文献   

20.
废食用油脂作生物柴油原料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各国废食用油脂的产生、回收和法规管理现状。重点通过分析废食用油脂物化性质,评价利用废食用油脂制造生物柴油的工艺特征和技术可行性。探讨了利用废食用油脂制造的生物柴油产品的品质和环境效益以及使用要求。同时分析了利用废食用油脂制造生物柴油的经济成本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