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柴油发电机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它们的排放会威胁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势在必行。文章综述了针对柴油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包括NOx去除技术,如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NOx储存-还原技术(NSR)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PM去除技术,如柴油机微粒捕捉器(DPF)和柴油机氧化催化剂法(DOC)等;NOx/PM综合去除技术,如具体的技术方法有DPNR法(eiesel particulate and NOxreduction,DPNR)、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技术和同时催化去除技术等。期望为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磷化氢(PH3)已被证实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痕量气体.采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平台,研究了不同氮施肥水平(常氮250 kg/hm2和低氮125 kg/hm2)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田磷化氢释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旺盛期(分蘖,拔节)磷化氢通量和浓度高于生长缓慢期,FACE圈常氮区分蘖期磷化氢释放通量最大,为(155.2±22.71)ng/(m2.h).整个水稻生长期磷化氢平均释放通量最大值在FACE圈常氮区观察到,为(41.72±7.06)ng/(m2.h),最小值(-1.485±6.229)ng/(m2.h)出现在对照圈低氮区.FACE处理显著促进磷化氢的排放,不同氮素水平对磷化氢释放影响差异不显著.磷化氢的净通量和浓度与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对水稻成熟期全天释放通量及浓度测试表明,光照是影响白天磷化氢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中镉污染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存在,由于它的难降解性,低毒性,高稳定性,以及可蓄积性,水中镉的含量与日俱增,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目前监测水样中镉的主要方法是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植物修复技术,生物去除技术,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物理处理技术,化学沉淀法、铁氧化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技术对水中镉的去除,并对今后治理镉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三氯污染的产生及地下水污染现状,去除地下含水层中的氮是当今国内外重点研究的现场净化技术之一。针对地下水三氮污染状况,文中主要介绍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脱氮法等进行研究治理三氮污染。提出控制三氮污染源的方法,以及优化三氮去除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现状及主要除氮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三氯污染的产生及地下水污染现状,去除地下含水层中的氮是当今国内外重点研究的现场净化技术之一。针对地下水三氮污染状况,文中主要介绍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脱氮法等进行研究治理三氮污染。提出控制三氮污染源的方法,以及优化三氮去除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渗流式生物床是受严重污染小型河流强化治理的适宜技术,在中国北方河流污染的治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冬季由于水温较低带来的去除效果下降是北方河流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现场中试基础上,考察了一年四季不同水温条件下渗流式生物床处理污染河水的性能。研究表明:渗流式生物床对河水中的CODCr、NH3-N、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效果和去除负荷受水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环境矿物材料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介绍了物理改性,主要有水热改性和焙烧改性,化学改性主要有无机改性和有机改性,探讨了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去除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污染物、去除无机阴离子和去除其他污染物,给出了环境矿物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加强环境矿物材料的研究、加强改性方法的研究和拓展与其他方法的联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国际难题。植物修复,利用绿色植物吸附、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或使其无害化。与传统环境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治理成本的低廉性,环境美学的兼容性,治理过程的原位性。本文主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现状与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水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状况,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氧释放的环境因素(pH、DO、温度等),磷化氢的产生机理和磷化氢的检测方法.并展望了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体富营养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水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状况,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氧释放的环境因素(pH、DO、温度等),磷化氢的产生机理和磷化氢的检测方法。并展望了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体富营养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Matrix-bound phosphine (MBP) is a general term used to indicate non-gaseous reduced phosphorus compounds that are transformed into phosphine gas upon reaction with bases or acids. Antarctic seabird guanos and ornithogenic soil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digestion methods for transforming matrix-bound phosphine into phosphine ga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ore phosphine gas in most of Antarctic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was formed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by caustic digestion than by acidic digesti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digestion method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fraction of MBP converted to gaseous phosphine during the digestion depended on the temperature. The optimal digestion temperature was close to 70℃ and the optimal digestion time was about 20 min. Acidic conditions were more favorable for the release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compared to the central[u1] conditions. The proper additional water dilution can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of phosphine from the Antarctic penguin guanos.  相似文献   

12.
富营养浅水湖泊中新发现的磷化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和南京乌龙潭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液两相平衡法,配合柱前2次冷阱富集和GC/NPD法,分析了原始湖水和经过0.45靘滤膜处理的湖水,均检测到了磷化氢.原始湖水比经过0.45靘滤膜过滤的湖水中的磷化氢含量高2~14倍.表层湖水与底层湖水中磷化氢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磷化氢浓度相差不大.太湖,乌龙潭中微量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水体中磷循环的深入研究和水体富营化的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磷化氢液相催化氧化净化催化剂的初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广飞  宁平  李军燕 《环境工程》2007,25(5):70-71,75
传统的净化方法难以实现低成本、高效、选择性净化低浓度磷化氢尾气,这限制了含磷化氢尾气的资源化技术的实现。通过Pd(Ⅱ)、Fe(Ⅲ)、Cu(Ⅱ)、Pd(Ⅱ)-Cu(Ⅱ)、Pd(Ⅱ)-Fe(Ⅲ)对低浓度磷化氢连续净化的研究,筛选出在低温(<80℃)、常压下对低浓度磷化氢(850mg/m3)具有液相催化氧化净化活性的Pd(Ⅱ)、Pd(Ⅱ)-Cu(Ⅱ)、Pd(Ⅱ)-Fe(Ⅲ)3种催化剂,其中Pd(Ⅱ)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磷化氢的净化效率>60%,Pd(Ⅱ)-Cu(Ⅱ)及Pd(Ⅱ)-Fe(Ⅲ)催化氧化低浓度磷化氢(850mg/m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结合态磷化氢在厌氧微生物产酸过程中的释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态实验分别研究了在产甲烷和酸化阶段厌氧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的变化,并采用静态厌氧实验进一步阐明在酸化阶段有机酸的积累对磷化氢的影响及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产甲烷阶段,厌氧颗粒污泥磷化氢浓度随高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酸化阶段,当pH达到4~5时会导致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静态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酸化程度的增加,厌氧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速率加快.厌氧污泥在葡萄糖浓度2000mg·L-1培养2d后,结合态磷化氢浓度从最初的1.76ng·kg-1降低到0.09ng·kg-1,磷化氢消失速率最高达到0.84ng·(kg·d)-1;而葡萄糖浓度400mg·L-1培养2d后,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速率仅为0.27ng·(kg·d)-1;随着进一步培养,当磷化氢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消失速率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5.
张可方  张朝升  韦伟  荣宏伟  刘涛 《环境工程》2011,29(5):127-129,134
采用二次冷阱富集-气相色谱法作为磷化氢的检测方法,以高纯氮吹脱取样的方式,对好氧序批式工艺及厌氧/好氧序批式工艺中磷化氢的存在及其在工艺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中均检测到磷化氢的存在。好氧序批式工艺中,磷化氢呈递减趋势,运行后期可间断性的检测到低水平(〈0.4 ng/L)磷化氢。厌氧/好氧序批式工艺中...  相似文献   

16.
于2003-09-06现场采集样品,调查分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和分布.检测结果显示:磷化氢最高浓度达143.75ng/kg(干重).磷化氢在湾内沉积物中含量普遍高于湾外,受人类活动影响污染较为严重的养殖区、河口区等海域沉积物中磷化氢的含量明显高于湾中心和湾外等海域.分析磷化氢与其沉积环境的关系发现,沉积物中磷化氢的含量和分布受到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氧化还原电位、沉积物组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太湖水域PH3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磷化氢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湖面大气中PH3 由于受风向、天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时空分布规律不太明显 .表层湖水和底层湖水由于受到风浪扰动 ,天气变化和船只等的影响 ,不同采样点PH3 的含量变化不大 .同时 ,PH3 浓度沿湖水垂直梯度方向的变化亦较小 .而过滤湖水与原始湖水中PH3 的时空变化在同一采样点位、同一采样时间 ,原始湖水中PH3 的浓度明显高于过滤湖水中PH3 的浓度 .底泥中PH3 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湖底氧化还原环境和温度有关 ,对于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底泥PH3 含量较高 .  相似文献   

18.
Effects of pH, temperature, and oxygen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phosphine in eutrophic lake sed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 tes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was accelerated under initial pH 1 or 12. Phosphine levels could reach maximum under initial pH 10. The contents of phosphine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alkali under pH 4–12. The rates of phosphin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from lake sediments varied with temperature. 20°C was the most favor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Oxygen showed little effect on matrix-bound phosphine. Matrix-bound phosphine concentrations in lake sediments were concluded to be dependent on a balance of natural generation and depletion processes. Translated from Acta Scientise Circumstantiae, 2005, 25(5): 681–685 [译自: 环境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GC-PFPD),对金普湾海域夏季表层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均检测到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存在,其含量介于62.58~190.81ng·kg-1之间,均值为114.42 ng·kg-1;并且,在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普遍高于远岸海域沉积物.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显示,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与有机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882,P=0.01;R=0.819,P=0.023),而与有机氮、无机磷含量、沉积物粒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由此,揭示了金普湾海域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累积与分布主要受有机磷化合物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