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施工行业的最大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工种和作业人员多,即使是地下室、地下管道工程施工,也有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复杂,危险性较大。而作业人员又大多是文化素质低、缺乏安全基本知识的农民工。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特别严重。建设部曾对1983~1987年发生的810起职工因工死亡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高处坠落事故居各类事故首位(高处坠落占448%,触电占16.6%,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7.2%),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需要从事的高处作业也越来越多,高处作业的等级越来越高。因此…  相似文献   

2.
《安全》2009,30(7):53-5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高处悬吊作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高处作业是施工作业过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危险性不但与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管理、施工方法有关.而且与施工作业的环境、施工使用的工具、施工作业的难度等有关。造成的危害主要为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高处作业严重威胁着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有必要对高处作业危险性进行预分析.以便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意外的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在建筑、矿山、电力、冶金、石油勘探、隧道工程、森林采伐等作业场所都存在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可能。这类事故发生突然,不及躲闪。事故发生时,头部伤害造成死亡和重伤的危险性最大。怎样才能帮助工人防御、减轻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危害呢?佩戴安全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AHP-Fuzzy的高处坠落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率最大。预防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始终是建筑业应解决的重要问题,高处坠落危险性评价是预防与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以高处坠落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处作业"人—机—环境—管理"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立生产人员素质因素、生产设备因素、环境条件因素、安全管理因素等4个大类和23个小类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处坠落风险的AHP-Fuzzy评价模型,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集。对给出的实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基于AHP-Fuzzy的高处坠落危险性评价方法是可靠与实用的,并对高处坠落危险性的评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谈建筑业高处坠落事故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处坠落事故是威胁建筑工人安全的四大事故之首。分析原因,主要有思想麻痹忽视安全的违章作业;管理不力,“四口”、“五临边”防护不严格;缺乏培训,不懂安全技术等。必须从加强安全教育入手,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才能有效地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四面八方     
为加强高处悬挂作业的安全管理,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高处悬挂作业施工安全,江苏省安全生  相似文献   

8.
主要明确了钻井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定义和分类,针对目前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安全带无挂点、部分高处安全防护装备不符合标准等高处作业风险,探讨如何控制风险,消除隐患,提出高处作业防坠措施的设计理念。结合伊拉克施工现场情况,制定一套安全、实用、快捷的解决方案将高处作业风险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高处坠落事故谈高处作业安全在脚手架、构件、屋顶和梯子等上边从事高处作业时,常有坠落的危险,如果无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高处坠落可能给人以致命的伤害,离地面越高,受到的冲击力也越大,伤害程度也越严重。由此可见,高处作业除具有地面作业的危险外,还具有其特...  相似文献   

10.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11):29-29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加之风压、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作业人员的动作灵活性会下降,因此,更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防范高处坠落特别注意以下4点: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全市高处悬吊作业生产安全事故,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安监局、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高处悬吊作业安全生产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5月1日起实施。这个《规定》填补了对高处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存在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分析导致高处坠落人因事故的产生机理,通过统计152起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从组织影响、安全监管、不安全行为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等4个层次,辨识影响高处坠落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修订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框架(HFACS)。设计高处坠落人因失误调查问卷,开展一线高处作业人员问卷调查,建立高处坠落人因失误结构方程模型,对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潜在因素间均呈正相关,且高处坠落人因失误事故的关键路径为资源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督培训不充分→班组管理不良→操作违规。综合各因素间相关性,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人因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高处作业,指在高度基准面2 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施工因具有生产流动性大、施工技术复杂、高处作业多、交叉作业范围广等特点,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及难点。据统计,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事故伤亡人数占建筑施工总事故的60%左右,是建筑施工事故中最重要的事故类型。高处作业的危险性不仅与施工管理模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处作业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击打等事故。许多人认为,正确佩戴了安全帽后,在遭遇物体击打时,安全帽能有效地吸收能量,从而能够保护高处作业人员的头部安全,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的头部经常上仰或左右倾斜,而许多高处坠落物体并不能每次都准确无误地砸中安全帽的顶部,而普通安全帽的侧面并不能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可能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帽,增加一些特殊的检测标准,对保护高处作业人员的头部安  相似文献   

15.
国家标准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并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特级等四类高处作业等级。据有关资料报道:死亡事故中有40%以上是属高处坠落。所以特别强调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这也是施工...  相似文献   

16.
对控制高处坠落人身伤害事故有效工作方式的探讨徐顶胜(辽宁鞍钢修建公司安全环保技术处,114003)根据国家标准中关于“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的定义,和为防止人与物坠落概念混淆,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17.
<正>高处作业风险识别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的统计,在所有建造工人遭受的致命事故中,高处坠落的死亡率最高。因此,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造业伤亡事故的关键。高处作业作为建造行业常见的施工方式,其风险不仅与施工人员、施工工具有关,而且与作业环境、施工方法等因素有关。因此高处作业施工人员面临3大安全风险,一是施工人员从无防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特点,分析了临边作业、悬空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攀登作业和洞口作业等5类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对策措施,从而为控制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在烟草行业中,相关方高处作业具有作业数量多、作业风险高、施工现场复杂、风险防控措施多样等特点,一直以来,相关方高处作业都属于烟草企业风险管控重点之一。高处作业的风险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烟草企业来说,只有各相关方单位和企业有关部门各尽其能,各司其责,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职责,才能做好高处作业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20.
高处作业是生产中常见的作业形式,在制造业、建筑业、造船、石油化工、电力、通信等行业,高处作业随处可见。而高处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强,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由于坠落高度不同,着地姿势不同,碰撞物不同,坠落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导致骨折、伤残,重则导致死亡。因此,高处作业坠落导致的伤亡事故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处于较高水平。英国的工伤死亡统计资料显示,人体坠落死亡事故占工业死亡事故的。实际上,高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