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质量评价的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了目标加权决策方法,并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取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述,指出了郑州地仄Hg、se、Pb元索的污染现状与应注意的问题。图11表8参12X82940ll53环境质量评价的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劳期团(秦皇岛市环保局)刀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3,(7)一31~34环情X一7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人了目标加权决策法,并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用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级别。通过实例的决策结果可以看出,月标加权决策方法提高了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决策结果能够与评价的环境状况相吻合.说明环境质量评价的加权灰色局势决…  相似文献   

3.
彭再德 《陕西环境》1994,1(1):22-24
本文将区域大气环境目标作为虚拟年份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值,然后根据密切值法的计算原理,把区域大气环境目标引入到指标矩阵中,参与多年比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不同年份大气环境质量相对环境目标之间的差异程度,为检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将待评价样本指标组成参考数列,大气环境质量分级标准组成被比较数列,用灰色关联度表示待评价样本与各级别的相近程度,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但直接用灰色关联度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级别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关联系数受两级最大差和两级最小差的极值影响,其值偏大,按关联度大于或小于某一定值来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级别不合理;二是评价值趋于均化,分辨率低,不易区分两级别间的差异。为此,本文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定义,构造目标函数,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了一种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说明该…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注意到分级界限的模糊性,而且信息利用率和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方法简便,结论更能反映实际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灰色识别法以灰色关联法为基础,针对灰色关联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足,引入关联离散度和隶属度算法加以改进,并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级就其相应的隶属度加权平均求得更为精确的大气环境质量级别,提高了分辨率和实用性。在简要论述利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计算原理、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研究对象,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确定质量等级及其变化趋势,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识别法可比性强,分辨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慕金波  侯克复 《环境科技》1992,5(1):21-25,28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又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利华  朱百鸣 《环境与开发》1994,9(4):358-360,376
通过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了该法与摸糊数学法、指数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模糊工具箱中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作一个尝试性的工作。利用Antis法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作比较,得出Antis法用于评价环境质量是可行的,且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
大气环境质量关键污染因子及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原理,对唐山市大气环境原始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关键因子并判断污染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唐山市2005年、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中关键因子及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加权关联度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了加权求取关联度的方法,获得了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竽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了加权求取关联度的方法,获得了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的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方法在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中存在评价因素单一,不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综合影响等缺点,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并结合熵值赋权法,选取SO2、NO2、PM10三个污染因子为评价参数,参照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2006年、2010年西安市区及其不同功能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作出客观综合评价并加以对比。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西安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Ⅱ级标准,较2006年无明显改善且有潜在污染加剧的趋势;西安市内交通区、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劣于全市平均水平,是该市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PM10为西安市区最主要污染因子,在全市污染影响普遍,但近年NO2污染呈现的上升趋势也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理论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大气环境看作是灰色系统,考虑到青岛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统计决策对青岛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尚清洁水平;利用GM(1,1)模型对SO2、NO2、PM10进行模拟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青岛市SO2、PM10的浓度呈下降趋势,NO2的浓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B-P网络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大气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作为3个学习样本,以SO_2,NO_x和TSP三种污染物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值,建立了三参数的B-P网络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用该模型对31个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法的评价结果比较,表明B-P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度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市近几年大气污染物进行多因子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具有计算简便,实际污染状况,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tlab模糊工具箱中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作一个尝试性的工作。利用Anfis法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作比较,得出Anfis法用于评价环境质量是可行的,且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8.
欧几里得指数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污染物的等标倍数构成的向量到0点的欧几里得距离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并运用实例和梯形灰色决策法相比较,克服了梯形灰色决策法对某一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容易作出误判的不足,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9.
王钰  尤海梅  乔洁  孙迪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9):173-175,188
通过阐述属性识别理论和变异系数,建立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参照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镇江市环保局2009年提供的原始数据为对象,对镇江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空间上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镇江句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Ⅰ级(清洁),市区、扬中市和丹阳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轻污染)。同时,属性识别理论模型计算较为简单,评价客观;结合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异系数的分析,使区域间的比较更为清晰,更能反映出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从研究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出发,综合黄石市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运用Fuzzy-Grey模型进行黄石市环境质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隶属度确定模型,使之能更适合于实际情况,同时,应用加权超标法确定出各因子权重,最后得出多目标综合决策矩阵D,再通过列最佳局势Sij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将上述过程编成程序,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在中小城市的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