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圩区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韩  刘俊  高成 《灾害学》2008,23(2):15-18
合理确定圩区排涝模数对于降低涝灾损失有重要意义。圩区内土地利用性质的不同,会导致产汇流机制和排涝标准的不同,但排涝模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充分考虑圩内河道的调蓄作用,根据圩区下垫面条件进行产汇流计算,入河流量扣除滞蓄量得到排涝模数。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对城镇圩区、农业圩区排涝模数进行计算,并分析了两种圩区不同的排涝要求对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镇圩区排涝模数计算方法及其与河道调蓄库容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圩区原有的排涝模数计算方法已不适用于城镇圩区.针对城镇圩区的排涝特殊性,通过分析排涝计算的原理,充分考虑圩区内河道的调蓄能力,得到适应城镇圩区排涝计算的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城镇圩区的排涝模数进行计算,得到排涝模数与调蓄库容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高危险坡段的识别对山区城镇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石楼县城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石楼县城区斜坡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初步确定出14处高危险坡段。再利用Geostudio软件对初定的高危险坡段开展稳定性计算,进一步识别高危险坡段范围,最终将11处斜坡段内出现整体不稳定或局部不稳定的坡体定为高危险坡段。经过ROC数据曲线验证,识别出的11处地质灾害高危险坡段较为合理。该方法既弥补了GIS分析法缺少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参与计算的不足,又缩减了逐坡段计算斜坡稳定性的分析时间,提高了高危险坡段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的地震危险趋势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祥 《灾害学》1991,6(2):33-38
本文应用计算某一地震带(区)上地震复发周期的公式;T_m=m×10~(bm-a)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的动态模型对陕西地区进行了地震危险趋势估计。  相似文献   

5.
太湖流域北部潜在洪涝风险区分析及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太湖流域历来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并且近年来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本文选择太湖流域北部的无锡市作为典型研究地区,研究其洪涝的危险性并进行潜在损失评估。人类活动,包括修筑圩区、森林破坏、人口增长、城市化等,对这个地区的洪涝形势有较大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变化使河道水位升高,洪涝历时缩短,洪峰增高。本文选择不同回归年(2,5,10,20,50年),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计算了潜在洪涝危险区域和洪涝损失,主要结论为:(1)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自然的洪涝形势,增大了汇流和洪涝;(2)洪涝危险区与降雨中心有关;(3)筑圩成功地保护了圩内的土地,缩短了洪涝历时,增高了圩外河道的洪涝水位;(4)经济发展使洪涝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圩区洪涝灾害进行了分析,指出内湖在治涝中有重要作用。文中总结了我国10多年来内湖综合利用的经验,强调内湖综合治理必须以治涝为主,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圩区内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藏东南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密集,在高山极高山地区分布有大量冰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湖溃决灾害已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川藏线的通行安全,因此,为冰湖的危险程度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至关重要,但是针对藏东南林芝段具体情况,传统的冰湖危险程度评价方法不够准确高效,本文在传统的评价方法基础之上应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对研究区472个冰湖进行了判识,并作出危险性评价与分析,其中,评定出处于高度危险的冰湖有6个,危险程度为中的冰湖有10个, 456冰湖危险程度均为低,分析GL09所在地区及其下游为高度危险区,多依隆巴、曲都隆巴、那琼隆巴、曲格隆巴及其下游为较危险区,其余冰湖危险程度为中的地区为相对安全地区,危险程度低的地区为安全地区,为全面评价与分析藏东南交通干线(林芝段)冰湖危险性,川藏铁路建设选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地震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土地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从淮阴市北部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有关县城震害地质条件分析,指出地震土地利用中有利地质因素、不利地质因素和危险地质因素,相应规划出县城抗震有利区、抗震不利区及抗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9.
利用江苏数字地震台网近两年记录的 85个中、小地震数字资料 ,调整了计算参数 ,继续对我省及邻近地区的环境剪应力场作了追踪计算。得出我省及邻区、近海地区几个应力值相对较高的需要注意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牧区雪灾判别因子体系及分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安新  冯学智 《灾害学》1995,10(3):15-18
本文通过对与一场降雪能否成灾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对一场降雪能否成灾进行判断的判别因子体系,并通过对西藏那曲地区十多年历史积雪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判别因子的分级标准。且运用这些判别因子和分级标准,在判别模型支持下对那曲历史雪灾及其危险程度进行判别与归类,结果与实情基本吻合,说明此判别因子体系及分级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洪水风险图指导洪泛区及城市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树坤  沈振明 《灾害学》1991,6(4):26-31
本文就洪水风险图的概念、编制方法作了探讨,并介绍了黄河北金堤滞洪区等洪水风险图。最后就洪水风险图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洪水灾害损失信息系统—FLOODIS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秀万 《灾害学》1994,9(2):27-31
本文借助遥感技术,设计出一个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一洪灾损失信息系统FLOODIS,为损失评估模型提供评估区域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以及经系统内专家模块处理后的专题信息,同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多种方式输出。  相似文献   

13.
洪水等级和灾情划分问题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洪水等级是描述一次洪水大小的指标,而洪水灾度是描述一次洪水造成损失大小的指标。这两个指标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来说都具有许多优点,概念明确,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洪标准选择”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洪标准是指防洪主体应具备的防洪能力,一般用可防御洪水相应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城市防洪标准及我国城市洪灾概况和现有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5.
北江大堤洪水风险图信息管理系统中仿真模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仇劲卫  陆吉康  李娜 《灾害学》1999,14(4):17-21
“北江大堤洪水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中洪水仿真模型的研究, 是根据北江大堤可能出现的溃堤风险,模拟了北江大堤溃决后保护区内洪水的演进过程,模型的计算结果提供的淹没水深、淹没范围、淹没历时以及流速等洪水风险信息, 为北江大堤洪水风险图的绘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洪水灾害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洪水灾害系统的概念,并结合洪水灾害评估的特点,设计了洪水灾害评估体系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7.
洪灾遥感监测与信息复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单一遥感信息在洪灾监测中的局限性;探讨了同一区域内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匹配复合,并就信息复合技术在洪灾监测中的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郭迎堂 《灾害学》1993,8(4):78-81
本文回顾了天津市历史上的几次大洪水,对1989年天津水灾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天津市今后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洪涝灾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建华  江东  陈友 《灾害学》1999,14(3):36-41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洪灾形成的原因、时空上的规律以及现今防洪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提出了防洪减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和波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秦淮河流域洪水变化规律,并针对流域防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