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工业理论的特征及技术两个方面入手,以《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13年"十大假新闻"为例,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从文化角度分析假新闻滋生的原因,以期能够提高受众对假新闻的辨别力,帮助新闻从业者及信息发布者能更规范的报道和发布信息,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日新月异的技术改变了媒介生态环境,传统的新闻媒介形态开始变为多元的融合的媒介。为适应迅速发展的多元媒介,生产更多高品质的融媒产品,新闻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学子应具备哪些必备能力和如何从自身出发培养这些能力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传播时代,多元化的传播者代替了传统媒体中专业化的传播者,对于一些社会敏感议题的以"人肉搜索"为主要方式的逼视给报道对象甚至传媒业本身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在网络传播时代规避媒介逼视,建构媒介伦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文化是教师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应该在把握其本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建设。现阶段,教师教育文化形成中存在外延认识偏差、相关人员教师教育意识自觉性差、功利化与制度化等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几个主要难题。结合这些难题分析发现,教师教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精神的追求",关键是政府,具体要各方面共同承担,最终要实现个人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成果。而公益广告作为精神文明的特殊载体之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其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精神文化、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等都充满了民族文化色彩。本文对公益广告进行了概述,重点从民族文化是公益广告的立足点、孝文化、家庭文化以及道德文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公益广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强调感性到王权复辟的强调理性,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到了启蒙运动的时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开始要求人们释放感性,现代性开始出现。在破碎和混乱的社会之中,人们试图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法制体系、世俗价值观和审美认知方式。在此时期之中,媒介理论出现并影响社会理论。众多的学者提出关于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观点,这些观点符合社会现状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9.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为媒介技术进化引入了认识论哲学基础,形成了奠定他学术地位的媒介进化论。媒介进化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跨学科思想的帮助。媒介进化论借用并补充了达尔文的思想,糅合并升华了坎贝尔的思想,延伸并修正了波普尔的思想,并以自己的哲学框架对信息技术本质进行了展现。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甘肃三个特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考察,探寻新的媒介环境下,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有少数民族受众生活中的媒介烙印,以及媒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虚拟演播技术因其特殊的系统构建、工作原理,在实践应用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三个重要媒介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从"术"到"论"的层面对虚拟演播室做简单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在媒介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现实。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存在着霸权主义,一些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正在试图控制着另外一些国家。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入手,浅析媒介发展对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产生原因、文化霸权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媒介在文化霸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媒介恐慌是媒介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因为媒介对突发事件的大量报道或过度渲染而在社会上引起公众恐慌的心理。媒介对发生的风险不当建构加剧了社会对风险的恐慌程度,要规避媒介恐慌还要致力于完善媒介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化自唐宋以来都不具备对外的攻击性,这从郑和下西洋的这段历史中就可以看出。这种不具备攻击性的文化如果处在一个以战争、掠夺、压迫为特征的时代,则注定要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中国文化就是那种不适应当时时代特征的文化,使得国家长期遭受攻击。而那些具备攻击性的文化则与那个时代的特征相适应,因为具备攻击性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会往符合自己文化特征的方向去发展,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军事工业的发展与壮大。百年以后的今天,时代以和平、发展、多元化为特征,代替了过去的战争、掠夺和压迫。这就使得符合和平发展的中国文化能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崛起。相比之下的那些曾经具备攻击性的国家则初现衰落的趋势。由此可见,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大国崛起是时代在自然选择下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让女性发声,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力,是自女权主义在法国诞生以来,无数的女权主义者都为之奋斗的目标。随着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妇女意识的不断觉醒,女性不再按照男性的价值观念来看待自我,而是不断寻求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随着时间的发展,女性话语在不断被倾听,被尊重,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中,许多司法事件、社会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中演变为全民关注的事件。媒介审判在网络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希望网络舆论可以激浊扬清,避免媒介审判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服饰文化是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涵盖的内容都是流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在多次外事访问中的服饰搭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特殊的服饰流行事件成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现象。通过对此现象和流行服饰的深度解析,我们将更能了解流行文化的内涵,以及流行文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网络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web2.0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其中对网络媒体接触率较高,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及不同的研究范式做了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几个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20.
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在报道中呈现新闻事实的相互呼应、印证的现象出现,然而媒体传者和受者的重合特性可能使得电视媒介仪式在形成价值认同力量的功能方面受到冲击。本文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对媒介仪式有解构作用,并以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和新浪微博对其发表的微博为例,分析微博对春晚这种媒介仪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