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人工湿地植物类型、常用植物、植物选择、去污机理、去污作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净化作了简要综述,并从6个方...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目前我国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表现为面积小、分布不均、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低、脆弱性强,同时其形态结构具有显著的景观美学特征,但受水环境因素的制约性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空间结构脆弱性加剧、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入侵严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水土流失与湖泊淤积严重、规划设计不当、人为干预强烈。通过综述,将增加人们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深入认识,为开展科学保护、建设、开发、利用活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阿尔泰山湿地是新疆干旱区最大的山区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对该湿地进行实地考察、遥感分析、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蓄洪水、调节局部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提供体闲旅游、文化科研教育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益。鉴于目前对阿尔泰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片面理解和不合理利用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中国湿地的特点、主要类型、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中国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复杂性、调控的滞后性、系统的脆弱性与敏感性等4个基本特征,指出了开展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系统所包含的警义、警情、警源、警兆、警度和预测模型等基本内容,并提出了构建中国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因其具有高效低耗等优点,在污水处理方面极具开发应用前景,而基质作为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基质中重金属积累和酶活性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与展望,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基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综合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6.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但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改变,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威胁。基于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从合理调整保护区范围、全面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湿地现状、服务功能和外环境影响3方面构建了城镇区域内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汉鸭子河湿地这一城镇区域内河滩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该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总体而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基本功能依然具备,但栖息地功能有一定的退化,在整体上属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退化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对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鸭子河湿地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对同类型的湿地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分析了中国湿地现状,介绍了湿地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对目前国内外湿地的研究特点与进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今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贾滨洋  刘宜 《四川环境》2008,27(1):81-86
人工湿地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是目前国际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方法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使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质.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环保小百科     
《环境教育》2005,(2):34-37
保护湿地为什么要保护湿地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相似文献   

11.
卞维维 《四川环境》2021,(2):230-234
湿地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湿地被各方掠夺性开发,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湿地产权界定不清带来的外部不经济。试图通过对发生在一个湿地资源型村庄的案例的分析,来呈现因产权界定不清以致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过程:集体化结束后,村社成员试图重新界定湿地水面产权。集体成员权作为一种身份和资格,成为界定湿地水权时最为关键的权利。村社的成员权实践受到受到国家法律政策逻辑和乡土逻辑的双重影响。当双重逻辑在成员权实践中共同发挥作用时,村社成员的权益表达就比较和谐;而当双重逻辑逐渐失能时,村社成员的权益表达就会逐渐不和谐;若这双重逻辑完全消解,村社成员就可能放弃自己的权益表达。后果就是湿地被无序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要改变这一情况,亟需国家政治力量和地方社区力量的集体参与——国家要完善湿地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使社会在调处湿地水权纠纷时有法可依;同时基层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湿地环境保护政策,并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到村社湿地水权纠纷调处中;村社成员也应主动对接国家政治力量,“迎法下乡”,使依法治村在村社湿地水权纠纷调处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保护湿地对于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湿地的法律保护在我国却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论述了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法律对策——制定《湿地保护法》。  相似文献   

13.
从考察洞庭湖湿地生态特征入手,探讨了"平退"工程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通过"平退"防洪标准较低或影响江湖行蓄洪水的洲滩民垸以扩大江湖槽蓄来提高江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平退"工程不但不会破坏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反而会使湖洲草滩及候鸟等越冬环境得到稳定和改善.同时,提出了保护洞庭湖湿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曲阜市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现状、湿地类型和面积、湿地植被、湿地动物、湿地水生生物等基本情况的详细调查,客观地做出了曲阜市的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提出了做好宣传唤起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兼顾保护和利用并重,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等湿地保护建议,以保持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河大桥的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环境。正在建设的吴忠黄河公路大桥穿越吴忠滨河湿地,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吴忠黄河公路大桥和滨河湿地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大桥建设和营运对滨河湿地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滨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土地处理系统进行油田生活污水的净化及应用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推广使用。结合塔里木油田克拉作业区的实际情况,从废水的资源化、生态建设意义和减缓风蚀等角度出发,阐明了人工湿地建设在干旱区的重要作用;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废水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效益分析。经分析论证,人工湿地可以用于克拉作业区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并在干旱荒漠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沿江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安徽沿江湿地资源现状,揭示了沿江湿地资源丰富、生态价值高的特征,探讨了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围湖造田和水土流失造成河湖淤塞是沿江湿地洪涝灾害频繁、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生物资源利用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缺乏有效监督协调机制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利用方式、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恢复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疆油田稠油废水的水质特点,结合克拉玛依地区戈壁、荒漠地自然环境特征,研究建立油田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模式,设计"复合流人工湿地—兼(好)氧组合生物塘—生态滤池"(WPF)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介绍WPF系统的工艺流程、结构设计,并进行了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