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及其综合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历史长系列水文资料统计与水质评价方法,对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时空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一步明晰了造成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应对策略。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湘江流域水质呈不断恶化态势;在空间上,湘江上游水质好于中下游,中游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区域气候与江湖关系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土资源开发等都对湘江流域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为解决湘江水环境问题,在优化调整流域生态水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友好型水利工程群的布置、建设和联合调度,并制定适合流域水环境特征的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湘江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课题是国家“六五”计划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第三十七项)的一部分。水容量研究是环境科学急待解决的重大应用基础课题。该课题选定四川沱江、湖南湘江、广东深圳河为试点研究区域。湘江部分以株洲霞湾江段为重点,开展天然河道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提出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类以污染的中、小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提供方法和程序。研究结果将为湘江流域优化开发、节约废水处理费用,利用和保护湘江水资源,为湘江流域  相似文献   

3.
选取湘江流域29个水质监测断面2008—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DO、COD_(Mn)、NH_3-N、TP、Pb、As、Cd,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及季节性Mann-Kendall检验,对湘江流域的水质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优良,且污染物浓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部分地区受其自身条件及其发展的影响,污染类型及趋势差异明显。2)对于重金属Pb、As、Cd的整体治理效果要好于NH_3-N、TP。3)湘江流域内NH_3-N和TP的污染浓度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而重金属污染差异明显,主要受河流流量变化以及历史排放的影响。4) 2008年以后,政府干预逐渐替代城市发展等经济因素成为影响湘江流域水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 “湘江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课题是国家“六五”计划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第三十七项)的一部分。水容量研究是环境科学急待解决的重大应用基础课题。该课题选定四川沱江、湖南湘江、广东深圳河为试点研究区域。湘江部分以株洲霞湾江段为重点,开展天然河道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提出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类以污染的中、小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提供方法和程序。研究结果将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的客观存在,阐明了它的定义和内涵,讨论了若干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提出了定量化方法以及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结合湘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计算了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属的水容量,分析了容量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重金属水环境容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湘江株洲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湘江株洲段水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本研究以2008年的湘江株洲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美国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湘江株洲段水环境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湘江株洲段水质总体良好,各项指标均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由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可知,湘江株洲段化学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As>Cr6+>Cd;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Pb>NH3-N>Cu>Hg>CN>挥发酚;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超过非致癌物质;湘江株洲段各监测断面均存在较严重的健康风险,尤其是与衡阳交界的朱亭断面。  相似文献   

7.
《湘江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是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第三十七项之一。为完成这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今年六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有关专家参加的论证会,并通过“湘江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实施方案。随后协同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组织了由10几个单位参加的22个子课题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容量的定量计算是实现水环境精细管理的前提,但相关参数在无充分资料的中小流域较难获得,其变化的难以确定给水环境容量求解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求解部分参数,提升水环境容量计算精度.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代表性区域——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  相似文献   

9.
污染水体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湘江霞湾重金属污染江段沉积物及其相应体系,模拟实验研究了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量及释放规律,获得了在50—150d的模拟实验期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速率及相关系数,同时讨论了不同水环境条件对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间数的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利用区间数表示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区间数的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同时,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模糊化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将风险评价标准分为低、低.中、中、中.高、高和极高6个风险等级,并运用一级综合评判法得出健康风险评价的等级.最后,选取cd、As、Hg、Pb、CN、NH3和挥发酚为评价因子,将基于区间数和模糊理论的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2005~2007年湘江长株潭段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7年湘江长株潭段的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较高;株洲和湘潭段的个人年风险值较大.其中,五星断面的个人年风险最高,儿童的个人年风险明显高于成人的个人年风险;2006年朱亭镇、霞湾、三汊矶和樟树港4个断面上个人年风险略有增高,2007年各断面的健康风险水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湘江水系和京津地区河流中锌背景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属于生命元素,其含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过多或缺乏锌均能引起不良的生物效应,损害人体健康。寻求锌的水环境背景值及其在天然水体中的正常含量能提供衡量水污染的程度,判断水质状况。本工作研究湘江水系和京津地区河流中锌的水环境背景值,为水质评价、研究其地球化学过程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环境污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考虑水环境污染的脆弱性和受污染水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建立了河流水环污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模糊语言,将脆弱性和危害性均分为6个等级,并根据F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脆弱性和危害性的模糊隶属函数.由模糊综合评价得出河流水环境污染的风险水平.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湘江14个断面的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直观地表达各个断面污染风险水平,为湘江水资源管理和优先控制断面的选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曲靖市中心城区麒麟区是珠江源头南盘江干流的第一城,多年来,南盘江干流上段水质为劣Ⅴ类。经过城区的两条支流白石江、潇湘江水环境建设是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环境建设,从保护水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及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完成地表水、地下水功能区划目标;应用提高江、河、湖泊等水体沿岸绿化率,增强水生态滤污或截污能力;保护水生生物,保护水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效益;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优化景观效应;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造青山秀水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4.
湘江霞湾港段底泥的铅含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江霞湾港段是湘江流域非常敏感且重要的生态区,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导致该区域含铅污染物的沉积。对湘江霞湾港段底泥采样测定底泥及间隙水的铅含量,并研究了底泥及间隙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湘江霞湾港段受到了严重的铅污染,底泥含铅量最高达1827.6μg/g,远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的要求。湘江底泥和间隙水问铅含量的吸附一解吸平衡可采用朗格缪尔型和弗罗因德利希型吸附等温式描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阐述了湘江流域自然水资源状况及其目前水质污染现状,分析了流域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湘江流域在湖南省经济发展及人居环境中的战略地位,为保持水生态环境,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构建湘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需遵循六个主要基本原则.根据湘江流域的实际情况,从补偿责任难以界定、标准难以测算、模式单一与补偿环境局限四方面分析了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评判法划分湘水环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域功能区划分的指标要求,选择COD_(Mn)等13个项目作为划分参数,通过确定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计算权重建立归一化权重和综合评判等步骤,划分出湖南境内湘江干流11个区段的功能性。使用此法划分水环境功能,可以通过模糊函数来体现实际监测值与各个污染级别间的亲疏关系,使结果量值化,减少人为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浩浩湘江水,滚滚东流去。古往今来,长达八百多公里的湘江以其丰富的水源,哺育着湘江沿岸千百万劳动人民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湘江水仍然是湘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基本资源。对湘江水资源的保护、开发、综合利用和优化规划经营,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发展、沿江两岸千百万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多次指示要搞好湘江两岸的环境保护,保护好湘江的水资源不受污染破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湖南水环境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湖南省为例,利用1990~2000年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区重要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和污染分担率方法,研究了湖南省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选取1990~2005年经济和废水排放数据,分析了经济因子与废水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湖南省废水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湖南省的总体水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水环境质量是从湖南省的西部向东部恶化。在流域和地区对比中,湘江和位于该流域的株洲市最为严重,总氮和汞是湖南省最主要的污染因子;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表明,湖南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升段。本研究结果对于改善整个湖南省水环境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经济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影响,辽河流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出现。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分析了水体及水环境和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规律,并对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探索,相关水环境水环境管理技术成果推动了辽河流域水环境改善。本文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生态恢复与管理技术及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等方面对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系统反映水环境管理技术的研究情况,为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6年-201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基于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背景和现状,选用危害较大的10项污染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近15年来湘江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湘江水质环境演变特征。并选取了2002年-2010年经济和废水排放数据,分析了经济与废水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氨氮并没有快速下降的变动趋势,重金属镉在湘江干流和湘江支流中都呈上升趋势,湘江流域的水质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污染状况尽管有所缓解,但部分污染物依然比较严重,如总磷和镉等;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表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