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威尔逊(E. H. Wilson,1876-1930年)是英国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被誉为“植物猎人”。他曾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维多利亚”荣誉勋章,并担任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主任。清朝末年,他前后用11年时间4次深入中国西部采集植物。在他眼里,中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让他大开眼界,他认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这样的观点,至今还影响世界植物与园林学界。  相似文献   

2.
我国素以地大物博著称于世,不但有着丰富的地下宝藏,而且植物资源有巨大潜力。中国植物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在世界上罕见。近两百年来中国植物在西方各国农林园艺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西方植物学者公认中国是世界上园艺植物的发祥地之一。很多国家园艺学家称中国为“花卉王国”,许多国家常以他们的植物园或公园栽种了一些中国特有的树木花草为荣。我国木本植物约有七千种,其中,乔木占二千多种,而北美洲只有乔木六百多种,欧洲仅有250种。世界公认我国是树木宝库。因此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     
加强实用牲、科普性、可读性 贵刊每期都刊有“读者评刊表”,充分表明贵刊联系读者、心向读者的编辑方针,这在同类的刊物中是不多见的,也是贵刊的一个特色。 关于《环境导报》的定位,我以为当办成一份环境保护综合性的刊物,区别于一些环保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刊物和科普刊物。因此,现在所设的栏目大体上是全面而独到的,但具体到每个栏目的文章内容,我以为还可在下面一些地方着力: l、加强对企业有帮助的实用性文章。在“企业情报”和“管理之道”中可以多刊载一些企业环保工作的经验交流、实用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突出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植物乃“地球之肺”,草木是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人类对植物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步。对植物的利用和保护,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人对于草木,需要一颗平静的“自然心”。  相似文献   

5.
植物景观要素在华山旅游风景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继瓒 《陕西环境》1997,4(1):26-28
在任何一个地理景观或任何一个旅游区,植物常常是最鲜明的、最引人注目的地物,它们给人以生气勃勃的环境和自然美的享受。相反,一个风景区旅游,如果没有植物景观装点和衬托,那是不可思议的,它将会成为没有生气的死寂。因此,植物美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不可缺少的美的要素。尤其是旅游风景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只有景观美,才会对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华山旅游风景区来说,植物景观在其“石奇木秀”的特殊风景资源中,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植被景观是华山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  相似文献   

6.
别涛 《环境保护》2003,(12):4-11
本文概述了WTO规则中允许“环境例外”的基本内容、规则和适用范围,以及环境例外措施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情况,指明了发展中国家准确理解“环境例外”规则的必要性和用以抵制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之名而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行为以及维护自身权益和国家利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经贸资源[1999]7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各委管国家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综合利用,大有可为”系列宣传活动,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九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宣传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推动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这项活动自1996年开展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对提高全民的资源意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  相似文献   

8.
漫游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成都西南约130km,主峰3099m,矗立在海拔不到500m的峨眉平原上。2600多米的高差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垂直分带。这使峨眉山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拥有3200多种植物,享有“植物王国”、“绿色宝库”的美称;拥有2300多种动物。这造成了峨眉山优美、秀丽的景色。峨眉山是中国佛教胜地的四大名山之一。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佛教文化。“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四”。漫游雄、秀、幽、奇的峨眉山,足聆听一曲雄浑、优美的祖国颂歌。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5,(7)
6月5日上午,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北广场,“粤环保·粤时尚·与法同行”--2015年广东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隆重启幕。今年是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首年,《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也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省环境保护厅将2015年定为“环境法治年”。6月5日至7月5日期间,省环境保护厅将在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一系列环保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活动,让公众在感悟艺术之美的同时养成环保法治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邹晶 《世界环境》2006,(1):10-16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贫富悬殊、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多发期。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经验。因此,在中国社会上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思维模式的情形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就能将环境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并逐步形成环境危机管理的初步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建筑规模举世瞩目,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建筑的资源消耗同运行能耗的水平,与先进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政府与人民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招商地产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总结出了“绿色地产,低.碳生活”的开发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后环境”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而取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城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指出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兼顾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行计划生育。防治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林蒙 《环境》2012,(6):68-71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神州大地, "奇树"真多.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温和,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世界之林,中国是珍稀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有着许多的"奇树",为美丽的神州大地,增添几许奇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众所周知,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全国人大通过了许多法律,例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矿产保护法,森林法,节约能源法等等,但涉及植物资源,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方面,至今没有法律或条例出台。本刊主编周光敏同志从1992年至1997年先后5次参加全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会议,众多植物学专家学者都一直呼吁国家能尽快制定一套“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法”。下面刊载的这篇由王良信等专家学者撰写的文章揭示:一些人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大量采伐一种潜在药用价值极高的“怀槐,甚至连胸径仅12厘米的林木也大量砍伐并高价收购…  相似文献   

15.
绿网     
声音“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我想,这就够了。”———世界著名环保人士珍·古道尔博士来中国访问,号召大家“环保从我做起”。“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其道德是在进步还是在堕落。”———“印度之父”———甘地之语。“就国家而言,儿童和狗与华尔街和铁路同样重要。”———杜鲁门之语“惊人数量的野生物种对规模非常小的开垦活动都极为敏感。即使是一条30米宽的公路都会改变许多鸟类和其他野生物种的群落组成,并完全阻挡某些物种的移动。”———美国史密森氏热带…  相似文献   

16.
吴康 《自然资源学报》2023,38(1):269-270
<正>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是依托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和资源型产品生产输出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和特殊类型区域。作为中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都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因资源依赖性,资源型城市(地区)往往陷入“因资源而兴、受资源所困”的“资源诅咒”。放眼中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个别流失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鑫海 《环境保护》2001,(11):11-13
本文将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分为个别流失和大规模灭失两大类,重点分析了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个别流失的具体环节,针对这些环节,本文分析了“源控制”、“流控制”和“末端控制”等措施。比较这三种措施的效果,本文发现进行“末端控制”,即减少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消费者,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防止野生动植物资源个别流失的方法。在结尾部分,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污染水补给城市河湖景观水体后氮磷营养盐削减、COD波动的问题,构建了仿自然人工湿地和生物塘,通过开展动水和静水试验,研究湿地生态配置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各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蚌、浮游动物及浮叶植物对COD、BOD5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浮叶植物能够实现TN的高效去除并提高有机氮的氨化作用,仿自然人工湿地建议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动物+螺、蚌+浮叶植物”的生态系统组合.在上游低污染来水条件下,建议仿自然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为7 d,沉水植物种植8丛·m-2,挺水植物种植5丛·m-2,浮叶植物8株·m-2,浮游生物塘中投放中华圆田螺1000 g·m-2,椭圆背角无齿蚌2只·m-2,以实现仿自然湿地对低污染水体碳氮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19.
张科 《环境》2009,(11):14-16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儿时的歌声犹在耳畔,“种太阳”的梦想却已照进现实。在屋顶上“种太阳”,让太阳之光开花结果,这得力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太阳能应用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并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还需要多远?也许很快,也许很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家“三废”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结合油田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提出如何进一步开展油田行业“三废”综合利用工作,并更好地利用国家资源利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开拓油田行业“三废”综合利用渠道,推动“三废”综合利用,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免税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