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视角,以云南省昆明市为案例,采用能值分析法比较垃圾填埋及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堆肥3种处理方式的环境负债率和能值产出率,结果显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最适合采用的是垃圾堆肥,最不适合采用的是垃圾焚烧;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讲,最适合采用的是生活垃圾填埋和沼气发电,最不适合采用的是垃圾堆肥;综合考虑3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环境负载率和能值产出率,3种处理方式的优劣顺序依次是垃圾填埋及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不适合采取垃圾堆肥。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与产出的空间格局特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论文以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能值理论与空间分析技术,估算了河北省138个县种植业主要投入产出能值指标,从地理学视角上,重点探讨各项能值指标的空间格局差异与分布趋势。研究结果显示:①河北省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与产出各项能值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特征,其区域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差异显著;②能值投入率(EI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地区,平均值15.81,区域差异相对较大;③能值产出率(EY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邢台-邯郸的东南部地区;④县级层次上有机能能值(FR)、能值投入功率(EmPower)、能值产出功率(IEmPower)等种植业投入产出指标在省域范围内呈现出"U"型、倒"U"型、一阶型等空间分布趋势。在科学分析区域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能值空间差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规模化经营、种植业结构科学调整等提高能值利用效率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978~2007年庆阳市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与能值效率的演变轨迹.并以环境负荷率(ELR)、能值废弃率(EWR)作为环境压力指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通过分析人均GDP与环境压力指标变量之间在时序维度上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进一步阐述经济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庆阳市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度大,环境-经济系统的产出效率总体下降,但环境负荷不断上升.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已形成"恶性循环圈",环境-经济耦合系统表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田—畜禽生产系统可持续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动态及其可持续性,以福建典型山区德化县为例,构建废弃物能值比例、环境污染能值负产出等指标,运用能值理论定量分析德化县2007—2016年农田—畜禽生产系统投入产出、环境负荷及可持续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德化县农田—畜禽生产系统能值投入以购买能值为主,占能值总投入的68%~79%,水资源能值约占21%~31%;畜禽子系统能值产出占72%以上;能值密度在2.68×1012~3.33×1012 sej·m-2之间波动上升,净能值产出率下降40%,环境负荷明显加重,2015年以来有所减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2007—2010年短暂上升后快速下降,由1.14降至0.42。从构建的指标来看,系统废弃物能值比例有所下降,环境污染能值产出减少约22%,综合经济效益和废弃物利用情况,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德化县目前正处于农田—畜禽系统产出结构调整期,应增加系统内部反馈能值用量,控制化肥、饲料投入,提高废弃物利用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系统能值分析及高效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能值分析法,在对耕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内涵及评价指标界定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沿海区域2000-2008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高效持续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江苏沿海地区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资源环境负载指数(A1)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9上升至2008年的1.573。在时间序列上,系统生产要素投入能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初级生产力稳定性较弱。②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经济效益,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集约不经济现象,且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差异性呈上升趋势。2008年土地集约度(B1)为1.85×1016sej/hm2,不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比例达61.13%,比2000年均有明显增长。而产出投入能效指数(B2)则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为1.036 4,比2000年降低了15.90%。③2000-2008年农民人均能值占有量保持逐年增长,2008年已达1.08×1016 sej/人,比2000年增长了92.81%,这说明农民生活水平(C1)越来越高。但从历年环比增长率分析,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2000-2008年间,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密度较不稳定,总体呈现倒V字型,2005年以来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密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并趋稳发展,粮食安全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农垦北安局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局2001年-2008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和净能值产出率呈下降趋势,能值投资率、人均能值使用量和能值密度呈增加态势,环境压力逐年增加。根据能值指标分析结果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能值分析法对云南环境经济系统内的主要能值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评价了云南省自然环境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以此为实现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不同资源环境梯度下吉林西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值方法,从东南-西北方向选取吉林西部长岭、乾安、大安、镇赉四县市进行不同资源环境梯度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1年研究区多项能值指标差异明显:①系统稳定性方面,降水相对较多的长岭和乾安稳定性强于镇赉和大安。能值密度及能值投入率为长岭>乾安>大安>镇赉。能值产出以及能值积累量呈增大趋势,增幅长岭>乾安>大安>镇赉;②系统产出结构变化显著,虽然种植业比例有所下降,但一直是长岭、乾安的主导产业,镇赉、大安畜牧业超过种植业成为主导产业,系统平均能值产出率为长岭(1.89)<乾安(1.96)<大安(1.99)<镇赉(2.29);③环境负载率长岭<乾安<大安<镇赉,可持续发展指数则相反;④资源环境条件尤其是降水是该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能值分析理论现行能值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归并简化,提出了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能值指标(EISD);并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对3种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进行了实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ISD同时兼顾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能更好地评价同等环境压力下不同的产品生产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不同,即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能值理论,评估了卧龙湖湿地多年平均能值投入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流动特征。结果显示,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能值投入为4.94×101 9sej,其中自然资源能值投入为1.75×101 9s ej,经济反馈的能值投入为3.60×1019sej:能值投资率为2.06,能值自给率仅为0.27,且环境负载率较高。此外,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能提供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尤其是蒸腾作用,为每年每公顷269万美元,远远高于其他湿地。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卧龙湖湿地的依赖性很强,而目前卧龙湖湿地的环境负载率较高,因此,加强对卧龙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方法研究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效应,配制一系列高氯酸钠的浓度,对受精1h的胚胎进行染毒暴露,最后对斑马鱼胚胎的心率,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氯酸钠(NaClO4)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的心率和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斑马鱼48hpf的胚胎心率高浓度组比对照组下降了35%;72 h的孵化率由对照组的88%降低到高浓度组的36%;144 h的死亡率由对照组的5%增加到72%;144 h的畸形率由对照组的2%增加到91%,主要畸形表现为心包囊肿(PE),脊柱弯曲(AM),鱼鳔缺失(SBD)等。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高氯酸钠(NaClO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排污行业、单位类别,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上对目前上海市危险废物、一般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潜力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从含银的废催化剂中回收白银的一种新方法。采用氨浸A还原剂还原,浸出率98.5%,还原率99.9%,直接可获高纯度的银粉,金属银纯度可达99.9%。  相似文献   

14.
李敏  陈滢  刘敏  刘彦菲 《环境工程》2015,33(4):20-24
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会影响生物脱氮过程,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采用SBR法处理模拟畜禽废水厌氧消化液探究金霉素、碱度和温度对生物脱氮的限速步骤硝化过程的影响。6个相同的SBR反应器分别在25,30℃、不同金霉素浓度和碱度条件下运行166个周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碱度下,金霉素质量浓度依次为0,5,20 mg/L时,随着金霉素浓度升高,氨氧化率降低,亚硝态氮积累率升高。不同温度和金霉素浓度下,氨氧化率随碱度的减少(ALK/N分别为9.28、7.14、4.76、3.57、2.38、0)而降低;而亚硝态氮积累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由此可见,金霉素对AOB和NOB均有抑制作用,致使氨氧化率降低;其中,金霉素对NOB的抑制作用大于AOB,造成亚硝态氮累积。金霉素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致使亚硝态氮积累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测试技术,通过分析鳝鱼外周血细胞的核异常率和微核率,研究多氯代甲烷的遗传毒性和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①96 h后,质量浓度为3 mg·L-,30 mg·L-1和300 mg·L-1的CCl4和CHCl3污染所产生的核异常率分别为:5.38%和4.26%,9.62%和6.50%,12.18%和9.54%,表明CCl4对细胞异常率的影响大于CHCl3对细胞核异常率的影响;②96 h后,质量浓度为3 mg·L-1,30 mg·L-1和300 mg·L-1的CCl4和CHCl3污染所产生的微核率分别为:0.64%和0.40%,0.94%和0.55%,1.31%和0.95%,说明CCl4对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大于CHCl3对细胞核微核率的影响.表明用微核测试的方法分析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物体危害的程度是一种最便捷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三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发生了滞障,通过分析人与环境所组成系统的物质流动规律表明,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利用率,还需要提高产品的重复利用率与废物再资源化率,最后,对提高三种利用率的经济机制以及它们的实现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通风条件下堆肥处理死鸡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强制通风密闭箱式堆肥系统处理死鸡,分别在冬季和春季进行两期堆肥处理死鸡试验,冬季试验设置0.035、0 025和0.015m3·m-3·min-13个通风量,春季试验设置0.045、0.035和0.025 m3,m-3·min-1 3个通风量,研究不同通风条件下堆肥处理死鸡过程中死鸡的分解效果.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堆肥试验过程中,各通风处理条件下死鸡的分解率均在85%以上,冬季堆肥试验通风量为0.035m3·m-3.min-1时,处理效果最好,死鸡分解率为90.5%;春季堆肥试验通风量为0.045 m3·m-3·min-1时,处理效果最好,死鸡分解率为90.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研究硝化污泥中AOB/NOB(A/N)对其硝化特性的影响,在两个SBR反应器中,通过控制单一基质,并结合影响因素控制和定期排泥,各自经过80个周期的运行,成功实现了AOB、NOB活性污泥的优化培养.依据Monod方程理论确定出AOB、NOB活性污泥中的丰度比约为1:1.不同A/N硝化特性的研究表明:亚硝化率、氨氧化速率、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及好氧速率均受硝化污泥中A/N的影响,想要实现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必须使得A/N接近于1:0;氨氧化速率与硝化污泥中AOB的数量并不存在显著的正比关系;常规的生活污水硝化工艺中,A/N应不低于1:2;结合好氧速率的在线监测,当好氧速率趋于稳定时,指示短程硝化的启动已经接近完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氧化乐果合成废水中有机磷水解的研究,求得有机磷的水解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结果表明,有机磷的水解率,主要取决于废水的pH值和温度。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废水温度,可提高其水解速度和水解率。  相似文献   

20.
钝顶螺旋藻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保健食品,利用含氮废水为培养基,研究螺旋藻以NH4-N的处理效率,着重探讨利用生活污水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证明,在NH4-N浓度小于40.0mg/L时,其对NH4-N的去除率最大,可达93%左右。在体积百分比生活污水为80%时,添加NaHCO38mg/L,对NH4-N的去除率达91.8%。同时对螺旋藻化学组分及含铁、锌、锰、铜、硒进行分析,生活污水培养螺旋藻,其所含有机物和氮源,可供螺旋藻生长繁殖,使废水资源化,并减少环境污染;藻粉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是使废水变为蛋白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