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将海水作为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研究其电磁屏蔽效能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海水和玻璃的电磁特性参数,并利用电场和磁场切向分量连续边界条件,推导由双层玻璃封装海水所构成的复合电磁屏蔽体结构的屏蔽效能计算公式。结果具有一定厚度和盐度的海水墙体可以展示出良好的电磁屏蔽效能。通过增加海水层的厚度,提高海水的盐度以及温度,均可以有效增强海水电磁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改变封装海水的玻璃层厚度,对海水电磁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影响较小。结论海水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磁屏蔽材料,并具有光波透明、电磁屏蔽效能易重构、可循环导热等独特的优势。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海水电磁屏蔽体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开缝屏蔽体的屏蔽效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进行仿真建模,对混响室条件下小尺寸开缝屏蔽腔体内部的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屏蔽体的屏蔽能力与混响室内电磁场的频率、入射方向和极化方向的依赖关系,并利用屏蔽效能的统计定义,讨论了屏蔽效能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应对在核反恐以及核应急中屏蔽体对放射性核素的监测和识别干扰,对金属材料屏蔽体的放射性核素屏蔽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选用三种不同壁厚、材质的金属作为屏蔽体,探测它们对同一放射源的屏蔽作用。结果发现研究中的几种金属材料屏蔽体对200 ke V以下的gamma射线均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尤其对于低强度射线,经屏蔽体后几乎无法检测到。同一材质金属,其屏蔽性能与壁厚成正比,但是4 mm铝筒的屏蔽效果比3 mm钢筒的屏蔽效果有时候还差。结论在实际场景放射性核素探测识别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材质和不同壁厚的屏蔽体对射线的吸收影响,从而快速检测和识别放射性核素。这对核反恐和核应急过程中的监测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脉冲激光发射模块的电磁兼容性。方法 基于腔体的电磁屏蔽机理,使用HFSS软件,建立脉冲激光发射模块腔体模型,以电磁敏感度、电磁干扰2个方面对腔体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设计的双层屏蔽腔体在电磁波辐照频率为1~100 kHz时,屏蔽效能达到28 dB;电磁波辐照频率为0.2~18 GHz时,屏蔽效能达到47 dB。结论 当电磁波辐照频率在1~100 k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辐射源外部激励时,双层屏蔽腔体使用外层铁内层铜屏蔽效能较高。电磁波辐照频率在0.2~18 G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发生了谐振效应。当腔体厚度相等时,双层屏蔽的屏蔽效能高于单层屏蔽。使用电缆连接器代替孔洞进行信号传输时,腔体屏蔽效能增加。  相似文献   

5.
Ni-Co-P/EG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化学镀在膨胀石墨表面及内部孔结构制备Ni-Co-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方法,探讨了合金镀层对膨胀石墨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P/EG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明显提高,Ni-Co-P/EG材料电磁屏蔽效能均高于50 dB,最高达到69 dB。  相似文献   

6.
金属纤维织物的屏波原理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为切入点,介绍了金属纤维及其织物的屏蔽机理,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屏蔽效能的检测技术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金属纤维屏蔽织物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电磁仿真软件XFDTD,研究雷电磁脉冲(LEMP)对便携计算机的电磁危害。方法给出腔体内部采样点处的电场时域波形图和截面的电场分布图,计算腔体内不同位置处的屏蔽效能和瞬时坡印廷矢量的大小,分析雷电电磁脉冲与腔体正面孔阵和侧面孔洞的耦合以及孔洞的互耦合。结果雷电电磁脉冲会与入射正面和侧面上的小孔发生不同程度的耦合。雷电电磁脉冲对腔体内部的电磁危害很小,电磁能量主要被限制在开孔附近,腔体中心处受到的影响最小。开孔面积越大,耦合进的电磁能量越多。相邻孔洞之间的互耦合效应使得腔体的屏蔽性变差。结论雷电电磁脉冲对便携计算机的危害一般很小。  相似文献   

8.
对雷电流在雷击点和雷电流流经金属体阶段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进行计算分析,重点计算分析各金属材料截面积对导体温升的影响。计算在雷击点雷电流对铝、钢、铜等金属材料的熔化破坏效应,指出雷电流的温升效应对金属结构自身不具备伤害性且可逆;而雷电流在雷击点对金属体会有明显的熔化破坏效应,故具有承重、受力等结构力学性质的金属构件不适合作为接闪器直接承受雷击。对雷击的电磁感应效应进行实例分析,说明其在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半价层厚度是比较常见的计算射线装置屏蔽层厚度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着精度低的缺点,在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工程上可以应用.但在产品设计和装置的审批过程中,上述方法难以满足需要,因此需采用逐次逼近法反复运算,最后达到工程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能利用范围不断扩大,电磁辐射大幅增加,电磁污染是继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电磁污染会损害人体健康、干扰电力电子设备运行及引发燃烧爆炸。应采用有效的电磁兼容技术进行防治,包括电磁屏蔽、滤波、系统接地和隔离等。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针对建筑物实施电磁屏蔽的必要性.根据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采用电磁屏蔽涂料对主要建筑物进行电磁屏蔽施工时采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建筑物基层、门窗、通风、通电的处理方法.最后,对涂层型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能测试与后期维护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智能电磁防护材料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强电磁场环境下研究自适应智能电磁防护材料的相变特性。方法针对自适应智能电磁防护材料相变前后电导率的变化范围大、需要强场激励状况,考虑测试系统强场生成、大动态范围、测试精度以及相应的绝缘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要求,采用电容充放电原理设计强场激励测试电路,搭建绝缘环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测试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利用测试系统对现有商业化电阻器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的特性曲线与理论相一致。结论测试系统能够满足自适应智能电磁防护材料相变特性试验的需求,可获取有效且可靠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与电磁屏蔽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益恶劣,对武器装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着重介绍了静电放电、雷电及电磁脉冲武器等电磁环境的特点及其对武器装备的危害,并简要介绍了电子装备电磁屏蔽的常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碧田  杨松青 《环境工程》1995,13(5):38-39,29
本文介绍了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技术和国外电磁屏蔽织物的产品开发概况。  相似文献   

15.
当雷击中建筑物或附近时,雷电流在建筑物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对机房设备造成严重危害。文章通过研究对不同雷击点在机房各种不同屏蔽措施下产生的磁场强度分析,来研究机房屏蔽效能,以期找到防御雷击电磁脉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靶场中应用的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滤波技术、静电放电保护措施、机动车辆干扰控制等硬件抗干扰技术以及常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靶场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