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黄河水中组氨酸对铜(Ⅱ)与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pH关系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黄河水中铜(Ⅱ)主要以Cu(OH)+形式与黄河固体粒子液 固界面发生 价阳离子交换反应;二者界面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主要受溶液pH值的影响,并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由此得到E% pH 关系曲线;(2)在天然河水pH范围内(8.0~8.5), 0.2μg/mL组氨酸的存在会使铜(II) 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从 95.75% 增加到 98.5%;会使铜(II) 未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从93.25%增加到97.25%,水体中的铜几乎全部由水相转入固相。说明一定浓度的组氨酸对该体系的离子交换有促进作用;(3)在铜(II) 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体系中,相同条件下,转化沙的离子交换率大于未转化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河干流内蒙古清水河段黄河水中表层沉积物与铅(Ⅱ)相互作用以及脯氨酸对其的影响,得出了离子交换率E%-pH关系曲线,该曲线的突跃范围及最大离子交换率E%。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范围内,脯氨酸深度增加,离子交换率E%增大,并且在pH为0-10的范围内,随着pH值增大,离子交换率E%增大;交换剂为转化沙时的离子交换率E%比未转化沙大。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中悬浮粒子对镉离子的交换吸附等温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黄河水中悬浮粒子对 Cd2+ 的交换吸附等温线以及赖氨酸和门冬氨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到一类具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的新型河流等温线,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平衡常数 K1 和 K2 .当低浓度的氨基酸存在时,对镉与悬浮粒子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的程度与氨基酸的等电点有关,赖氨酸的促进作用较门冬氨酸大.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中氨基酸对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五种氨基酸对黄河水中铅 ( )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 )— p H关系曲线的影响 ,结果表明 :( 1)水体中五种氨基酸浓度分别为 2μmol· L- 1 时提高 E( % )的顺序是 :组氨酸 >脯氨酸 >丙氨酸 >天门冬氨酸 >赖氨酸 ;( 2 )与未加有机物相比“S型曲线”左移 0 .4~ 1.3个 p H单位 ,Δ p H左移值顺序为 :组氨酸 >天门冬氨酸 >丙氨酸 >赖氨酸 >脯氨酸 ;( 3 )随着脯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胱氨酸浓度增加 ,离子交换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水中分子状的(有机化合物)与胶状的(金属氢氧化物)杂质的污染,交换容量下降。有机化合物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存在着分子间的吸附作用,当AB-17-8阴离子交换剂和有机酸接触时,可引起电荷密度的增加,分子量、羧基数和链上的碳原子也随着增加,因而使交换剂变大。胶体粒子的附着和它们的一电位有关。胶体粒子之所以沉积到交换剂的表面,是因为微孔的离子交换剂的空隙孔道直径太小:AB-17-8阴离子交换剂大约为15 ,在这样的通道中,甚  相似文献   

6.
水中痕量铅的测定对环境水质监测和卫生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地测定水中痕量铅,通常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富集处理。目前报道的富集方法很多,最常见的为有机溶剂萃取法、共沉淀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等。 最近,国外有人利用MnO_2能吸附溶液中各种阳离子的特性,提出用MnO_2富集水中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黄河水中表层沉积物对Cu2 + 的交换吸附等温线以及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到一类具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的新型河流等温线 ,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平衡常数K1 和K2 ,并证实Cu2 + 在黄河水中与表层沉积物的交换作用是分两级进行的。当有低浓度氨基酸存在时 ,对铜与表层沉积物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湘江水体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体中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和迁移转化规律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湘江重金属水容量与背景值的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铜、铅、镉和锌的化学形态及其在全江段水中的分布特征。应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得到湘江水中重金属总量、溶解态含量和悬浮态含量的分配与分布特征,还有溶解态所包含的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及与之共存的其它多种形态(包括悬浮态)共十种,该文对其形成、分配和相互转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黎明 《环境工程》1989,7(2):37-38
<正> 为了准确地测定水中痕量铅,通常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富集处理。目前报道的富集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有机溶剂萃取法、沉淀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树酯分离法等。最近,我们根据巯基棉能吸附溶液中各种阳离子的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年产出的铅渣(包括废铅蓄电池、各种含铅污泥、含铅烟尘等),数量非常大,现在大多采用高温还原熔炼加以回收。在高温熔炼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十分严重,金属回收率较低,产品为粗铅,此方法将逐渐被淘汰。 本工作主要进行用固相电解法从铅渣中回收金属铅和用湿法冶炼工艺以铅渣为原料生产五种铅化工产品的研究。 固相电解是把各种铅渣放在阴极上,在碱性电解液中,一步电解成金属铅。固相电解金属回收率达95%以上,电铅质量为99.99%,固相电解技术经过十多年反复改进,已日臻完善。 湿法冶炼工艺以各种铅渣为原料,生产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红丹、黄丹等五种化工产品。产品质量均达国标一级品,金属回收率达96%以上,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提出了一项关于在使用了粒子状无机阴离子交换体的水中去除所含有的无机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因为水中所含的砷是以砷酸离子或者亚砷酸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以前是采用阻离子交换树脂,根据离子交换法可将砷酸离子和亚砷酸离子吸附除去。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去除水中痕量雌二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中痕量雌二醇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操作压力、pH、离子强度以及腐殖酸的存在对纳滤膜截留雌二醇的影响。结果表明,NF90膜对雌二醇的去除效果显著。纯水条件下,当操作压力为0.4MPa时雌二醇的截留率最高;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截留率下降,离子强度为0时,截留效果最好;在pH为10.5时,接近雌二醇的离解常数(pKa),截留率最大。腐殖酸共存时,截留率随pH和离子强度的变化趋势与纯水条件下相似。  相似文献   

13.
运用界面分极离子/配位子交换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小清河水中沉积物对Pb^2 的交换吸附等温线以及赖氨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等温线具有1个“拐点”2个“平台”。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平衡常数k1和k2,当低浓度的氨基酸存在时,对铅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使所有各种各样水中的痕量元素分析变为十分重要。就水污染而言,铅、镉、铬、汞等元素具有特别重要意义(1)。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天然水时,一般只能测定浓度较高的主量元素(钾、钠、钙、镁等)。欲测痕量元素,必须采用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等分离富集技术(2-3),因此不可避免烦琐的化学操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下游悬浮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2008年调水调沙期间在黄河利津采集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水淘选法对样品进行了粒径分级,应用改进后的SEDEX法对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生磷灰石磷和有机磷是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悬浮颗粒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调水调沙期间悬浮颗粒物中总磷、弱吸附态磷、有机磷和非活性有机磷的含量低于非调水调沙时期,而碎屑磷...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水重金属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螯合树脂在线预浓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杨玉霞  周定 《环境科学》1995,16(5):54-56
采用流动注射,离子交换与原子吸收联用技术,建立了天然水中铜、铅、镉和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在线预浓集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在线、微量、自动、密闭等优点,分析样频率为45/h,浓集倍数约20倍,相对标准偏差为2.0%,适用于天然水中这些痕量离子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东湖水中硒的主要形态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用0.45μm滤膜过滤、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法,将水中痕量硒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胶态和非胶态、离子态和非离子态等主要形态,并将此形态分析方法用于东湖水中硒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东湖水中的硒主要以可溶离子态存在,约占水中总硒量的90%以上,其中又以Se(Ⅳ)为主要形体。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重金属Co、Ni、Fe、Mn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中的含量、存在形态以及它们在河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迁移转化特征,其变化动态特征表明,Co、Ni、Fe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由于Fe-Mn氧化物的形成和吸附作用,使上述金属从水体经过悬浮颗粒转到沉积物中;以Fe-Mn氧化物和碳酸盐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含量受水体环境的pH和盐度制约。用多元回归分析求得不同形态重金属含量与盐度、pH值和悬浮物含量的变化方程,以及与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水中四乙基铅的方法。对固相萃取条件、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L,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1.5%~103.2%,精密度(RSD,n=6)为4.4%~11.6%。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干扰小、适应范围广,可以满足水中痕量四乙基铅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黄河水中沉积物与铜和铅交换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黄河水中Cu2+,Pb2+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等温线。这类等温线具有1个“拐点”2个“平台”。应用分级离子交换平衡理论导出的等温式,用作图法求出了2种金属离子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平衡常数K1和K2。证明Cu2+,Pb2+在黄河水中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是分二级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