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问题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问题,包括膜污染的数学模型,膜污染种类以及防止膜污染的设计与操作,膜清洗等.  相似文献   

2.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问题 ,包括膜污染的数学模型、膜污染种类以及防止膜污染的设计与操作、膜清洗等。  相似文献   

3.
改性PES膜在MBR中膜阻力分析及膜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砜(PES)、醋酸纤维素(CA)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膜材料,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共混改性PES膜。在24℃、0.2 MPa的操作条件下,制得的PES膜纯水通量为300 L/(m2.h)左右,CA改性PES膜为660 L/(m2.h)左右,TiO2改性PES膜为840 L/(m2.h)左右。通过膜生物反应器中膜阻力的测定,表明膜污染主要由浓差极化层及凝胶层引起的;通过活性污泥对膜污染机理的研究,判断出污泥的过滤过程基本符合沉积过滤定律。在MBR中运行时,改性PES膜稳定通量高于未改性膜,总阻力低于未改性膜;TiO2改性膜稳定通量高于CA改性膜,总阻力低于CA改性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改性PES膜沉积层的厚度均比未改性膜薄,TiO2改性膜沉积层厚度小于CA改性膜,表明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提高了,TiO改性膜抗污染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清洗方法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盥洗废水时 ,水力清洗、酸洗、碱洗等不同组合形式对膜的清洗效果。结果表明 ,水力清洗可以较彻底地去除运行初期的膜表面沉积物 ,使膜通量有较大程度的恢复。对运行时间较长的膜来说 ,有机物和微生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清水冲洗后用 0 0 5 %NaClO浸泡 1h ,再用 0 5 %的H2 SO4浸泡 1h是盥洗废水处理用膜有效的清洗方法 ,清水膜通量可恢复至 1 0 0 %。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中新型无纺布膜过滤特性及膜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无纺布和聚偏氟乙烯平板膜组件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研究无纺布膜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2种膜的膜生物反应器COD、氨氮平均去除率均>90%。过膜压力变化表明在长期运行条件下,无纺布可适于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过滤介质,其过滤机理为膜表面滤饼层形成动态膜,从而增强了膜截留能力。膜污染研究表明,无纺布膜阻力主要来自滤饼层(占总阻力的83.6%),经清洗后膜通量可恢复至94%。扫描电镜显示膜表面滤饼层较厚,结合膜阻力分析结果认为,该滤饼层对膜污染和可逆性影响较大。对膜表面和膜孔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红外分析证实,其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糖物质,而且组分分析表明蛋白质是膜污染物EPS中的主要组分,在膜孔中的含量比滤饼层中还高。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在粪便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粪便污水及其处理技术作了简要介绍,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粪便污水的工艺、处理效果、透水量影响因素、膜清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现就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类型,机理进行阐述,并对膜生物反应器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说明,指出膜生物反应器将会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膜生物反应器在粪便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粪便污水及其处理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粪便污水的工艺、处理效果、透水量影响因素、膜清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过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膜污染过程的动态研究对于有效地控制膜污染意义重大。结合膜过滤压差的上升和污染膜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 ,对不同污泥浓度和膜通量条件下 ,一体式膜 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膜污染初期主要是水中溶解性物质在膜表面附着 ,随后污泥在膜表面沉积。溶解性有机物在膜面的附着 ,对膜过滤压差即膜过滤阻力的变化影响不大 ,而活性污泥在膜表面的大量沉积将导致膜过滤压差迅速上升。污泥浓度愈高 ,膜通量愈大时 ,活性污泥颗粒愈易在膜面沉积。通过停止进出水维持空曝气、降低反应器内污泥浓度或延长膜的停抽时间可以使沉积在膜表面的悬浮污泥脱离膜表面 ,从而使膜过滤能力得到很好的恢复。采用经典的膜污染模型对各运行阶段膜污染模式进行了分析 ,模型拟合结果与电镜观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联合管式膜构建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用以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曝气对污水处理效果、膜内气液流态及膜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污泥特性的变化及其对膜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下膜出水DO浓度高于混合液,且随着曝气量由50L·h-1提高至150L·h-1,管式膜内气含率由0...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的膜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近年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的膜污染问题却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因此,主要从膜的性质、活性污泥混合液的特性和膜分离操作条件三方面,系统论述了MBR中膜污染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减缓膜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展望了MBR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极具前景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之一,膜污染问题是限制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综述了多篇报道并通过对膜污染的成因及机理的分析,指出膜污染防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了膜污染防治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过程中,膜平均通量的下降与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定的膜面流速下,膜平均通量的下降与污泥浓度增加成对数关系;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膜污染速度加快,泥饼阻力成为膜稳态通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填料,在保持良好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悬浮污泥浓度,从而减轻膜表面的污泥沉积,减轻膜污染。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中,膜表面泥饼层阻力在总阻力中的比例下降到10%,而膜孔吸附阻力中由溶解性有机物所造成的阻力占到83.3%,这表明由于膜表面的污泥沉积降低,膜组件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增加,因而应当选择合适的污泥浓度以得到最佳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种具有旋流结构的多层层叠式空气隙膜蒸馏膜组件,以20 g/L氯化钠盐水为热工质,考察在70℃条件下膜污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一个周期的连续运行和间歇性操作膜表面在高温下较快进入膜污染,8个周期后膜通量下降为初始通量的42%。膜表面有大量黄色附着物,电镜SEM分析显示,膜表面被不均匀堆积的颗粒状污染物及长方体结晶物覆盖,能谱EDS分析,污染物有极少量NaCl结晶的Na、Cl元素,还有O、C、Mg、Cu和Fe等元素。污染膜经5%盐酸溶液清洗后无机垢沉淀被去除,表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通过膜强化生化反应的水处理新技术。本文对MBR的特点、应用类型、水处理机理进行了阐述;综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并对MBR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作了讨论,MBR有望在新世纪成为传统水处理方法的一种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清洗方法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盥洗废水时,水力清洗、酸洗、碱洗等不同组合形式对膜的清洗效果。结果表明,水力清洗可以较彻底地去除运行初期的膜表面沉积物,使膜通量有较大程度的恢复。对运行时间较长的膜来说,有机物和微生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清水冲洗后用0.05% NaClO浸泡1h,再用0.5%的H2SO4浸泡1h是盥洗废水处理用膜有效的清洗方法,清水膜通量可恢复至100%。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平均孔径0.08 μm(孔径范围为0.07-0.16 μm)的梯度硅藻土膜管进行空气净化实验,研究了这种膜管对空气中的细菌和>0.1 μm的悬浮微粒的净化效果,并研究了膜通量随使用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膜管的使用寿命.实验发现,这种梯度硅藻土膜管能有效滤除空气中的细菌、悬浮粒子等污染物,净化后的空气中不含>0.1 μm的悬浮微粒和细菌,稳定通量可达100 m3/m2*h,使用寿命为4-12年(0.05 MPa操作压力下).  相似文献   

19.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面污染物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冬季运行时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出水COD稳定,但出现了亚硝酸盐积累,总氮的去除不是很理想.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结果发现,O段混合液经0.45 靘滤膜过滤的滤液和膜面污染物含有重均分子量千万级以上的大分子物质,而进水中并无此类物质.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膜面无机污染物的阳离子主要包括Na、Mg、Al、Si、K、Ca和Fe.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膜面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而且胞外聚合物可能是造成膜面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次临界通量运行的膜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与生物反应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不可避免的膜污染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临界通量在膜污染控制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试验研究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通量运行下的膜污染状况,并结合膜污染模型进一步表征膜表面的污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通量运行的情况下,膜污染可分为膜污染缓慢发展阶段(第Ⅰ阶段)和膜污染迅速发展阶段(第Ⅱ阶段),可分别用膜孔堵塞模型和泥饼阻力模型表征膜阻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对运行后的膜阻力分布进行分析,表明泥饼阻力和孔道吸附堵塞阻力是膜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到总阻力的73%和24%,而膜本身阻力仅占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