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详细介绍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载体的特性、固定化细胞的反应特性,及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情景,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与普通生物处理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本文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及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处理含酚废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将一株降酚菌株进行固定化包埋.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研究表明,该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苯酚的降解能力和耐受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降酚菌株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范围是30~35℃,最适pH值范围为6~8.该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废水中的COD也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本文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固定化方法以及固定化生物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和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 ,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本文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固定化方法以及固定化生物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和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通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除油菌(Y1’菌),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并以水体中乳化油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乳化油降解的各种因素。选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配作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材料,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IMB),通过实验优化了IMB制备的工艺条件。连续批次除油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固液比1:10,HRT为6h的条件下,进水油含量在20—50mg/L,乳化油去除率可达85%-90%,出水油含量低于5mg/L。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普通生物处理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本文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及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真菌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酚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毒性较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利用真菌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新兴环境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概述了真菌降解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和降解的主要机理及途径,介绍了真菌固定化技术在酚类废水治理的进展,并提出了真菌技术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降解实验中接种物采集困难、活性差异大、实验可重复性及结果可比性差的问题展开接种物标准化研究。对多来源的接种物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驯养,驯养后生长状态良好的活性污泥分别固定于灭菌麸皮和藻酸钙凝胶等2种微生物载体上,形成2种固定化接种物(分别简称为Bran及Ball)。对上述固定化接种物进行微生物活性、适应性、降解能力以及稳定性研究:通过2种固定化接种物与商品化接种物Polyseed对葡萄糖-谷氨酸(GGA)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结果与活菌细胞数的关系,确认3种接种物在降解实验中的用量可控制在相同数量级;比较不同批次及保存时间的2种固定化接种物、相同批次不同保存时间的Polyseed以及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为接种物对苯胺及二甘醇的快速生物降解实验(OECD301F)结果,发现Ball及Bran较Polyseed及新鲜采集活性污泥的微生物适应性及降解能力更佳。此外,在较长保存期内2种固定化接种物活性相对稳定。2种固定化接种物初具成为标准化接种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丙酮废气的数学模型,引入颗粒调整系数的概念以解决模型假设与真实情况的差异.在流量为1 100 mL/min、反应器进口丙酮质量浓度为3 051 mg/m3时,测定4个采样口和出气口的丙酮浓度,对反应器模型参数进行了校正,得到微生物最大比生长速率为4.17×10-5 mg/(mg·s),丙酮半饱和常数为76 900 mg/m3,氧气半饱和常数为273 mg/m3,颗粒调整系数为195,丙酮分配系数为0.002 4.随后引入蒂勒模数、有效系数等表征传质阻力和反应动力学的物理量,对反应器和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的传质阻力和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因此,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方法、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以及固定化微生物的选择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废水营养比对固定化藻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酸钙作载体的固定化藻菌小球,经壳聚糖覆膜后,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通过研究废水初始氨氮浓度及碳氮比对固定化藻菌小球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初始氨氮浓度为50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达最高值74.4%;碳氮比为35∶1时,COD去除率达最高值77.7%。系统最佳氮磷比与碳氮比分别为5∶1和35∶1。固定化藻菌降解有机物的动力学过程为一级不可逆生化反应过程,其降解速率常数约为0.099 h-1。  相似文献   

14.
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生物吸附的概念、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吸附剂的种类以及生物细胞的固定化、生物吸附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处理含酚废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将一株降酚菌株进行固定化包埋。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研究表明,该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苯酚的降解能力和耐受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降酚菌株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范围是30~35℃,最适pH值范围为6~8。该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废水中的COD也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藻菌混合固定化及其对污水的净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将铜绿微囊藻和细菌在相同条件下共同培养,探索藻菌共生体系的最佳生长条件。然后将铜绿微囊藻和细菌混合固定化,比较混合固定和单独固定对污水中NH3-N和PO4^3--P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固定化混合藻菌体系对污水中NH3—N和PO4^3--P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固定化体系,并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对污水中NH3—N和PO4^3--P的去除效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4种固定化藻类对污水中氮的净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培养至对数末期的藻,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突变衣藻4种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的氨氮和硝酸氮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悬浮态藻细胞具有生长更趋于稳定、藻类的活性保持时间更长的优势。4种藻类中,小球藻和鱼腥藻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更好,较适宜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化技术。实验第5 d时,固定化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衣藻对NH3-N去除率分别为91.9%、84.8%、68.3%和51.2%;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5.1%、100%、96.9%和65.9%。固定化小球藻对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而固定化鱼腥藻对NO-3-N的去除效果最好。因此,小球藻和鱼腥藻更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制作方法及载体的选择,并对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简介,同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固定化絮凝剂填充床-鼓气工艺漂染污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粉煤灰固定化絮凝剂填充成絮凝过滤床 ,并组合成连续 -鼓气式五级絮凝过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在吸附、絮凝、沉降、过滤和降解等协同作用下 ,污水流量为 2 5 L/h、鼓气量为 5 0 L/( L· h)、级数为 5时 ,处理水的悬浮物、色度、COD、氨氮、硫化物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为 99.0 %、91.8%、96.9%、95 %、96.9%、90 .6% ,p H=6.2~ 6.9,基本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水 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除油(Y1#菌),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并以水体中乳化油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乳化油降解的各种因素.选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配作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材料,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IMB),通过实验优化了IMB制备的工艺条件.连续批次除油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固液比1∶10,HRT为6 h的条件下,进水油含量在20~50 mg/L,乳化油去除率可达85%~90%,出水油含量低于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