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用氧化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四种常用的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NaClO和H2O2/Fe2+对大港油田港深11井酸化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氧化剂的投加量、氧化时间和pH值对酸化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H2O2/Fe2+对酸化废水的色度和COD的去除率最高;用高锰酸钾处理废水,其COD去除率较高,但脱色效果差;而漂白粉和NaClO的脱色率较高,但其氧化能力有限。建议油田用氧化法处理废水时应采用H2O2/Fe2+催化氧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由O2和Fenton试剂组成的类Fenton系统处理对氨基苯磺酸废水,取得了很好的降解效果.当FeSO4(10g/L)投加量为1.2mL、H2O2(3%)投加量为3m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0%.  相似文献   

3.
以经A~2/O生化法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Fenton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确定了聚合硫酸铁等铁盐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投药量和pH值,讨论了影响其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处理后出水的COD去除率达40%以上。混凝剂处理焦化生化外排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COD去除率只有40%左右。但经过Fenton试剂氧化后,去除率可达到70%左右,外排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Fenton试剂氧化结合混凝法对焦化厂熄焦循环水COD进行快速去除实验,结果证明:当[Fe2+]/[H2O2]为1∶15,初始p H为3,30%H2O24.5 ml/100 ml废水时,反应90 min,COD去除率可达到90%,满足回用标准。但是,此时水的颜色较深,继续调节p H至7,加入Fe C13140 mg/L,PAM(聚丙烯酰胺)5 mg/L,搅拌5 min,静置30 min,COD去除率可达95.4%。Fenton-混凝对低浓度NH3-N几乎没有去除作用,CN-的去除率接近30%。整个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Fenton氧化120 min后,混凝,污水基本接近无色,但仍含有单环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钻井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钻井废水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的CODCr从5846 mg/L降至150 mg/L以下,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于处理高CODCr、高色度钻井废水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类UV/Fenton法对模拟三唑磷废水进行处理。在模拟废水中人工投加H2O2和Fe^3+试剂能产生类Fenton试剂,类Fenton试剂在光照条件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活性羟基.OH,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本方法可以有效的处理低浓度的含三唑磷的废水,提供三唑磷农药水样的UV/Fenton催化氧化过程的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DNT废水因其成分复杂、毒性大、难降解、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成为废水处理中的一个难题。本试验研究了难以生物降解DNT生产废水Fenton氧化处理效果,考查了各影响因子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FeSO4.7H2O投加量为200mg/L;H2O2投加量为2mL/L;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Fenton氧化工艺COD去除率为47.76%,DNT去除率为87.37%左右。  相似文献   

8.
乳化液废水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化学性质稳定,给处理带来很大难度。为解决乳化液处理困难的问题,我们以某电子制造商产生的乳化液废水为研究对象,采取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开展处理研究,意在解决实际工程中乳化液废水处理困难的问题,同时为乳化液废水处理在技术上提供新的思路。在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处理中,由于乳化液稳定性极好,传统酸化破乳效果不理想,将加热用于酸化破乳,油水分离效果明显,在加酸量1.0 mL 98%H2SO4/100mL乳化液、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1h条件下,加热酸化破乳使初始COD20万mg/L,浊度8000 NTU的乳化液废水COD降到46592mg/L,浊度降到20 NTU以下,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0.7%和97.5%以上;由于破乳后的废水仍具有很高的COD浓度,因此采取Fenton氧化进一步处理,在ρFe2+/ρH2O2=1∶30、ρH2O2/ρCOD=1.4、初始pH=4的条件下,经处理后的出水COD可降到18600 mg/L,去除率达61.4%,其B/C可由破乳后的0.11提高到0.3,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进一步处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对微电解后废水初始pH、外加Fe2+、H2O2浓度、处理时间对色度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值等于4时,处理效果最好。外加Fe2+,H2O2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类似于pH的影响,获得的H2O2最佳投加量4 mL/L,FeSO4.7H2O为1.5g/L,最佳处理时间60min。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稳定在80%和84%附近。  相似文献   

10.
以涪陵页岩气田产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絮凝、酸析、Fenton氧化和NaClO氧化相互协同作用下,采出水COD去除率的变化程度及规律。比较了不同组合方式下水样COD去除效果及变化规律,考察了絮凝剂、次氯酸钠和Fenton试剂的加量以及体系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絮凝或酸析条件下,最高COD去除率<25%,在絮凝剂加量80mg/L、酸析pH为4时,絮凝-酸析协同处理COD去除率达到>40%;(2)原始水样直接进行次氯酸钠氧化,COD最高去除率为75.01%,絮凝-酸析后进行次氯酸钠氧化,最高COD去除率为80.34%,与原始水样相比提高了5.33%,且达到相同的COD去除效果,絮凝-酸析后水样对次氯酸钠的需求量低于原始水样;(3)絮凝-酸析后水样进行Fenton氧化与原始水样直接进行Fenton氧化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6.07%;(4)絮凝-酸析-NaClO- Fenton协同处理,水样COD去除率达到>90%,其中最高去除为94.17%,与絮凝-酸析-NaClO和絮凝-酸析-Fenton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3.83%和5.27%。水样首先经过絮凝-酸析预处理,达到削减后续次氯酸钠和Fenton氧化负荷、降低药剂用量目的,然后经过Fenton试剂和次氯酸钠对不同类型特征污染物选择性去除的协同作用,可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