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但现代农业也绝非是完美无瑕和万能的,其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是显而易见和难以避免的,乃至一定程度地障碍、制约或威胁农业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入分析和阐释了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和生物化等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体系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并指出应正确看待、理性认识、深入探究和积极应对系列相关问题,力促和确保现代农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以及资源节药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6,(8)
面对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区域性自然灌溉及光照不足突出、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等不利影响,荷兰、日本和以色列通过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产业配套、利益连接等举措,加快发展以玻璃温室、植物工厂、微滴灌等设施园艺技术为重点方向的现代设施农业,为本国农业生产摆脱不利的生产条件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出路,也为本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集约高效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成功走出了一条资源禀赋不占优势地区发展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的现实路径。从荷兰、日本和以色列设施农业发展经验来看,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完善并提升金融等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疆"四大基地"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对土地质量的高要求,以及新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生态农业的新形势,充分利用丰富的畜禽有机肥资源,大力发展以循环、绿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成为推动新疆经济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大土壤改良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就成为当前新疆农业大调整、大发展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设施农业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发展迅速,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影响评价可从规划和建设项目2个层次上解决设施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分析归纳设施农业规划和项目层次上适用的关键技术方法,并在分析环评实践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围绕中德技术合作"中国华北地区集约化农业的环境战略"项目实施过程中,为鼓励农民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环境友好方式生产安全优质设施蔬菜,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而开展的生态补偿的实践进行论述,结合项目的实践从补偿原则、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形式、补偿环节、补偿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有利于推动环境友好技术的应用。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应以项目(政府)补贴为主导,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骨干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补偿对象,以技物结合为主要补偿形式,以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发展现代农业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聊城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着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保护和支持体系不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与发展现代农业矛盾突出、农业集约化发展与土地分散经营矛盾突出等问题。对此应采取选择符合聊城市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现状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培养新型农民等对策和建议,实现聊城市由传统农业向集约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檀学文 《绿叶》2012,(11):63-68
近30年里,中国农业的发展解决了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却产生了食品安全等问题。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应对现代农业问题的努力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现代农业体系内的自我改善,一是各种针对弊端的替代农业模式或新型农业模式。作为舶来品,中国的新型农业模式存在种种局限,并且它们在全球食品体系中所占比重非常小。因此,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旧要建立在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是一种先进、发达、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多功能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农业的素质与效益,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同时,也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凸显。文章浅析了现代农业化学技术、生物技术,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与威胁;进一步阐释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更新,科技进步与创新,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新型农民的培育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并指出现代农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首要的是发展生产、推进现代农业,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加速科技进步,因为现代科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州级农业科研单位集科研与推广工作于一身,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其优势和劣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时、因地制宜,抓住现阶段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转化中的主要矛盾,推进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定量测算科技贡献有助于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利用湖北省1986-2009年农业经济数据,应用索罗余值模型从时空角度测算和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高低受政策和制度环境影响非常明显;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区域差异突出,表现出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研究结论为制定推进湖北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历年13个省份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和Global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①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能源使用量逐年上升,各省份农业能源效率存在波动,且易受外部环境影响。②农业能源效率提升与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紧密相关,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是影响农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实证结果,粮食主产区的农业能源效率仍存在改善空间,为推进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应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推广节能技术,并全面激活资本、科技创新等要素。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补充。湖北省各县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差异明显,导致各地休闲农业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依据湖北省农业功能区划专题调查数据和资料,选取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指标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聚类和综合的定性分析,以县(区)为样本,把湖北省全省84个县(区)划分为四个类别。  相似文献   

13.
就设施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防治措施,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16,(6)
设施园艺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和业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中起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同时,设施园艺也具有生态固碳、农业休闲旅游、城市农业等重要功能。目前,日光温室是我国设施园艺的主体设施类型,但现代无土栽培难以直接应用。为解决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减少设施蔬菜生产的环境危害,本文在总结日光温室生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栽培方法-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方法,它的广泛应用将会产生很大的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用清洁生产的理念防治农业污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发展面临的农业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论述农业清洁生产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清洁生产防治农业污染问题.以新疆绿洲农业为例,论述了农业污染现状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分析探讨了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赫晓霞 《绿叶》2012,(11):16-22
因食品安全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有机农业,而有机耕作对于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回溯,则引发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争论。在这一过程中,梳理中国农业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会发现传统农业亦有其先进,现代农业亦有其落后。因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应固守概念化的认知,而应考虑取长补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由政府出资,成立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收购和交易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是市场经济下鼓励和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的建立要遵循"4R"原则,其收购和交易的循环农业产品构成可以分为减量化贡献、再循环贡献、再利用贡献和可控制贡献,通过对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的测算和定价可以实现其收购和交易。  相似文献   

18.
以温室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打破传统农业按季节生产惯例,提高了土地的总产出率,是人类以人工措施下预气候、创造非常态下作物生长条件的有益发明。但是,随着大棚使用年限的增加,生产环境劣化问题酲益凸显。土壤盐渍化、酸化,有机质匮乏;病害泛滥,农药残留、地下水污染;从业者频发“大棚病”等,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化肥投施超量、连作生产和封闭的生产环境。治理失灵的根源是农民高产高效的愿望;大市场、大流通与小农经济的矛盾;病菌空气传播的不可控性;农家肥源严重不足,等等。以环境健康理念,因地制宜,改良温室内土壤;改进温室建设工艺;实行清洁生产,是解决设施农业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基本内涵,基于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展望当前及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学校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以网络、通讯、电视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雅安星火科技网、农民科技110、电视网络”三套信息服务系统,同时用三套信息服务系统向农民传输信息。这对指导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农业结构调整,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