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是为发展森林旅游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研究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定量方法,对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为森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评价,是对文化资源是否具备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和文化资源通过产业化途径获取经济效益前景的衡量.针对评价过程中部分指标难以精确计量、模糊性较高的难题,创新性地引入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在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过程中的可靠性与优越性,该结论有利于促进文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准确有效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成为碳汇研究工作的关键.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特点,选取现实可行的计量方法,即以森林蓄积(树干材积)为计算基础,结合蓄积扩大系数计算树木(包括枝枒、树根)生物量,具体通过容积密度(干重系数)计算生物量干重,进而通过含碳率计算其固碳量.  相似文献   

4.
邵阳市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邵阳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运用专家调查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市域内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在初步分析本市旅游业落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其分级——以皖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量实地调查资料,以皖南地区为例,就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分级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同时较客观地揭示了皖南旅游资源的质量价值,为皖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其分级—以皖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万州马尾松林分为例,对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进行碳汇计量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期30年基线情景下的碳汇量累计为57552 tC,项目情景下的碳汇量累计为180572 tC,是基线情景下的3.13倍;项目净碳汇量为123020 tC,换算成CO2当量为451074tCO2-e,年均碳汇量为2.89t CO2-e/hm2。通过森林经营可有效增加碳储量,增强碳汇能力,对建立碳汇效益补偿机制、完善碳汇交易市场、改善生态环境、应对区域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森林碳汇市场市场份额扩大,黑龙江省凭借资源和区位等内在优势,森林碳汇市场发展前景可观。基于市场原则和组织框架的构建设想,依据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市场发展的可行性分阶段设计,提出适合的保障机制,为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对近几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厘清现阶段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现状,并追溯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从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认为未来研究应在创新整合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方法,从政治、法律、制度、政策、环境与市场机制方面整体考虑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选择路径,从供需视角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微观层面研究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0.
高迎军  张颖  朱钰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9):1035-1042+1100
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既可以作为碳交易标的参与碳交易,又能作为生态产品助力“双碳”战略的实施,其减排量核算与价值评估对于项目决策及规划上市交易后反哺当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蓄积—生物量方程法与缺省值法对吉林红石项目进行了碳汇核算与实物期权价值评估,结果表明:(1)该项目总计减排3.50×107t,年均减排量5.84×105t/a;项目占地2.95×105hm2,可以创造2334.50元/hm2的欧式看涨期权价值。(2)我国林业CCER的交易预期并不明朗,林业部门应及时调整采伐政策,交易部门需适时调整抵消比例以调动交易热度,开发者也要充分规划项目进程,避免产生较大沉没成本或难以达到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11.
到199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255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155处。森林公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森林旅游具有其它类型旅游不可比拟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现代旅游的新潮流。森林公园的建立,客观上保护了自然和自然资源,但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和掠夺式开发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破坏。本文最后对森林公园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如何协调统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三方面构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对2000--2008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湖南省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态安全等级多年来一直处于“临界安全”。②人口密度大、人均GDP低和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是湖南省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少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偏低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规定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测算了黑龙江省2002-201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运用Kaya分解法,预测了黑龙江省2011—2020年在不同情境下的人均碳排放量。研究表明,2002-2010年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人均碳排量年均增长率为8.18%。在四种经济增长情境下,黑龙江省2011—2020年人均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均远远低于2002-2010年,但人均碳排放量仍逐年增长,且GDP增长速度越快,人均碳排放量增长也越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Y=F(Q)·F(R)·F(Y)·F(W)·F(S)及其分部公式,计算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森林和水生植被的潜在生产力。计算表明,麦类的潜力为2.14×10~3~6.08×10~3kJ/m~2·a,水稻的潜力为4.38×10~3~14.2×10~3kJ/m~2·a,春玉米的潜力为8.46×10~20.51×10~3kJ/m~2·a,森林植被为14.5×10~3~54.2×10~3kJ/m~2·a,水生植被为2.67×10~3~5.77×10~3kJ/m~2·a。  相似文献   

17.
基于碳足迹分析法的湖南省低碳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碳足迹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碳足迹计算模型.运用湖南省各市州2005-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碳足迹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从低碳发展机制、能源结构、低碳生活方式、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南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资源定量评价的结果显示,湿地旅游资源价值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最大,表明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重要性.通过SWOT分析,显示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一定优势,虽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但可通过湿地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武汉市湖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