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百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华鲟鲟形目鲟科鲟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形态特征中华鲟系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吻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  相似文献   

2.
拯救中华鲟     
中华鲟的祖先曾与恐龙共同生活在白垩纪,几经沧桑,恐龙灭绝了,而中华鲟却顽强地生存到了今天,被称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然而,现在它们的处境却十分危急,亟需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一条中华鲟,我的家在中国的第一大江——长江。我本与兄弟姐妹们快乐地生活在长江,在水中畅游。但是,因为人们的大肆捕捞与环境污染,我们的族群已经剩下不到1000名成员。20世纪时,长江中随处可见我们家族的身影。但如今,10公里的江中就只有一两位成员!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将中华鲟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可还有许多渔民在偷偷捕捞。谁知道我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呢!个别人啊,快快停止这种行为吧,我  相似文献   

4.
窦丽丽 《绿叶》2011,(9):101-107
20年来,为了满足水电开发的需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被迫从葛洲坝退到三峡,从三峡退到溪洛渡,从溪洛渡退到小南海。如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平衡长江保护与开发的最后底线,如何维护保护区的范围不再被水电开发所影响,涉及到长江珍稀鱼类及其生境的维护,更涉及到长江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对于保护区的保护过程体现了:保持重大决策的公开、透明和科学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制度。  相似文献   

5.
《绿色视野》2012,(10):26-29
造成长江渔业资源极度匮乏原因众多。安庆市农委副主任、市渔业局局长周锦云认为,长江沿岸许多湖泊本来就是不少长江鱼类的产卵场,但如今江湖河流闸坝林立,阻断了许多洄游性鱼类去内河产卵繁殖通道,这对野生种群是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6.
沱江水系的鱼类过去曾有过许多报道。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1975)对下游鱼类资源进行过调查,其余绝大部份均系分类方面的研究,而对资源和渔业利用研究甚少。作者于1980~1984年对该水系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本文仅扼要报道沱江鱼类资源和渔业利用概况。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评估水库建设运行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以向家坝、溪洛渡水库下游的长江朱沱段为研究区域、“四大家鱼”为目标鱼类,耦合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与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方法,模拟水库建设运行前后“四大家鱼”产卵期4~7月长江朱沱段流速、水深空间分布,对比分析水库建设运行对栖息地流速、水深适宜性以及栖息地适宜性、可利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建设运行后的“调峰补枯”,有助于增加长江朱沱段“四大家鱼”产卵期4~7月的栖息地可利用面积;栖息地可利用面积随着流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栖息地存在一个最适宜流量,该流量下栖息地可利用面积最大。研究成果为科学评估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优化水库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鲥鱼(Macrura reeves(?) Rich)肉细嫩,味鲜美,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它主要分布于长江、钱塘江和西江流域的下游。近10年来,由于酷渔滥捕和水利工程等的影响,使这一名贵鱼类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在钱塘江已经很难捕到。因此,挽救鲥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经济要发展,但环境也要保护,不能因为水电的过度开发而致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灭绝。在这一点上,水电专家有必要平心静气地多听听环保专家的意见,别动辄就称别人为"伪专家"。  相似文献   

10.
微博     
《环境教育》2012,(5):9-9
@李波(自然之友总干事):停建小南海是金沙江水电乱局中野生珍惜鱼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三年多的博弈,农业部到环保部相继失守,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境一再被蚕食。"三通一平"的糟糕制度再次让电站决策先上车后买票。三峡总公司作为小南海电站的建设者,请你们正视三峡之后对金沙江的历史责任,做一件正确的事。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6,(3):50-50
冰川退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源头地区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气温升高,长江源头冰川每年以20米的速度退缩。  相似文献   

12.
中华鲟,又称鳇鱼,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中野生一级保护动物。距今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水中熊猫”、“活化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博士危起伟,20多年间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的江河,发现和编制了仅有的3个原生态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还破解了中华鲟的“杀鱼取卵——活体采卵”等多项世界之谜……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春天,是个令人悲恸的“倒春寒”:从3月,3日到5月18日。长江流域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发现12具江豚尸体,长江安庆段也发现8只死亡江豚。而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有20多头江豚死亡。几乎是去年全年死亡量。  相似文献   

14.
缤纷资讯     
“长江珍稀水生物展”警示世人近日,在上海市举办的“爱我长江、保护环境——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物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参观者。近40个大型展缸展示了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 40多个品种、3000余长江水生物,主办方还布置了与展出生物生存状态相关的各种图文资料。据介绍,目前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一入冬,铺天盖地的候鸟从远方迁徙到安庆沿江湿地,落脚在这块鱼虾富饶水草丰美的“安乐窝”里越冬。长江流经安庆境内237公里,流域湖泊众多,经安徽省政府批准,1995年建立了安庆沿江水禽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20000公顷,沿江湿地包括华阳湖、龙感湖两大湖群,有菜子湖、武昌湖等大小湖泊10余个,占全省湿地面积的30Z以上,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土著经济鱼类资源合理开发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具有经济价值的土著鱼类,主要是鲤科裂腹鱼亚科中的种类,共约20余种,广泛分布在青海省各种水体之中,尤以黄河、长江水系及其附属水体较为集中.其中青海湖裸鲤(湟鱼)、花斑裸鲤(大嘴鱼)和极边扁咽齿鱼(小嘴鱼),是青海省水产业的支柱.它们不但能忍受高寒的恶劣环境,甚至在较高的盐碱水体中也能生存,是一群生活力很强的鱼类.这3种鱼类生长速度皆较慢,一般5年左右长250克,10年左右达500克.繁殖习性相似,卵和卵巢皆有毒,为沉性卵.每年5—8月为繁殖季节,鱼群皆溯河繁殖.花斑裸鲤和极边扁咽齿鱼虽生活在同一水体之中,但各有自己的产卵场范围,绝不混杂.3种土著鱼类中以极边扁咽齿鱼的相对繁殖力最高,为55.5粒/克,花斑裸鲤和青海湖裸鲤较低,分别为29.7粒/克和31.0粒/克.  相似文献   

17.
现场目击     
《绿叶》2006,(1)
福州:误捕的中华鲟放归大海1月11日下午3时许,一尾被福建平潭渔民误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在福州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放归大海。据了解,这也是近10年在福州被误捕的第三尾大规格的中华鲟,也是惟一一尾成功放生的中华鲟。阿勒泰雪灾骆驼穿上防寒服新年之初,阿勒泰局部地区出现两次暴雪和大风天气,降温幅度达到25℃。持续多日的强降雪已造成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青河县等地发生雪灾。牧民为骆驼穿上了用毛毡缝制的防寒服,用来抵御寒冷和狼的侵害。湖南:湘江镉污染带移出长沙境内1月6日9点,湖南省湘江株洲市霞湾港至长沙江段,因霞湾港…  相似文献   

18.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12):8-8
长江中下游江豚数量锐减 12月12日,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抵达上海,至此2012年长江全流域淡水豚考察已经完成薹分之二的行程,此前从武汉至上海江段近1100公里的单程航行中,科考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长江江豚177头次,声学观察检测到江豚86头次。  相似文献   

19.
中华鲟被称为"水中熊猫",生存至今已有1.4亿年,素有"活化石"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堪称我国的国宝,属于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群。然而,一些不法之徒见利忘义,非法捕杀中华鲟,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市的重金属污染和大气中的飘尘浓度已经得到控制,并有所降低。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体有机污染不断加剧。过去认为是无毒的有机污染,已成为上海黄浦江的主要危害。五十年代的黄浦江,适于鱼类的生长:到了六十年代,开始出现黑臭;七十年代初,平均每年的黑臭期为二十至三十天,到了八十年代平均每年黑臭期已达一百五十天。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市区每天排放有机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