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同时,该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2.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第一部关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专门法规。这部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了制裁煤矿安全违法行为,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工作,保障煤矿依法进行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国务院、各主管部以及企业内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劳动安全法规、规程和条例。我国的劳动保护工作近几年正在逐步转向法制的轨道,实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三结合的管理体制,规定了监督范围,监察内容,监察机构及其职权,为劳动安全监察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中,执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一些单位领导和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忽视安全生产的倾向严重,  相似文献   

5.
泰国劳动部劳动保护和工人福利局负责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关系、劳工福利和劳工发展。该局设有四个部门.其中的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和国家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研究院是专门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进行职业安全执法监察,管理劳工工作安全,对企业安全人员实施培训。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在实践中各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存在着界限,彼此之间又互有交叉。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申诉或举报的事项在受案范围上有交叉时当事人应如何选择,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1983年5月,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劳动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监察制度,加强安全监察机构,充实安全监察干部,监督、检查生产部门和企业对各项安全法规的执行情况,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应有的监察作用”。数年来,劳动安全监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然而,笔者认为劳动安全监察的理论研究,尤其是法学理论研究,目前仍相对滞后,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抛砖引玉的探索。一 劳动安全监察是通过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对执行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情况进行规范性的监督检…  相似文献   

8.
《江苏劳动保护》2005,(1):46-48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科学》2004,(C00):1-4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监管监察体系,能够保障安全健康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得到准确、全面的贯彻实施,并使所有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权威、高效和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它们的主要做法有5个方面. 依法建立安全与健康监管机构 国外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职业安全健康法》或《劳动保护法》的授权,基本都建立了一个监管监察机构,专门监督检查雇主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并对各种违法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发达国家把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监察机构、队伍、职权和责任都写入了法律,并加以明确,以保障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从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加强教育与管理,增强法规意识,完善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检查、监督、奖罚等企业安全行为。本文通过一起机械伤害事故分析,讨论了在宏观整体上规范企业安全行为,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高水平的现代城市管理与健全的法规是提高城市安全度的保障。现代建筑既要满足实用、美观的要求,还必须符合安全环保的技术规范。文章简述了建筑设计需要解决的抵抗各种灾害的能力,论述了设计思想逐步从为安全的设计转变为设计必然安全的本质变迁,探索了系统的建筑安全减灾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87倍,职工人数增加约1/3,工业千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分别减少50%60%,其主要原因是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它表现为:安全管理技术、关键的职业安全技术、安全法规标准、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学术交流等方面有新的发展。文章就上述新进步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游乐设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5个层次入手,梳理并分析了我国目前游乐设施安全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针对游乐设施法律的欠缺、安全技术规范不能涵盖全部游乐设施及其安全监察、游乐设施的设计理念偏颇、现有游乐设施法规标准对游乐设施的一些要求与国际不接轨且量化要求不足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国家应尽快制定颁布《特种设备安全法》或游乐设施的相关法律,早日填补游乐设施在型式试验、安全评价、评估、寿命预测、预警和进出口大型游乐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的安全技术规范空白,改变游乐设施设计理念,完善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量化要求,尽快使我国游乐设施安全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适应国情并与国际体系接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赴英国、丹麦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化考察团针对英国、丹麦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执法和监察等方面进行了座谈和交流。作为发达国家,英国和丹麦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介绍了英国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和职责、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制修订程序、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立法执法及监察经验,以及丹麦职业安全健康组织机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健康监察经验。以此为基础,在关于法律原则和定位方面、法律法规落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察人员履行监察职责、基于风险的分级监察和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级系统等五方面提出对我国安全生产立法及监察工作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安全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环境安全分为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和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两类。认为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说人类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的良好状态,它表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意义上的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大小。分析了当代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主要表现,包括劳动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在传统的国家安全和军事活动领域的反映,认为环境安全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核心观点;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而维护环境安全正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分析了外国,国际社会和中国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法律控制概况。介绍了一些重要领域的环境安全法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厦门市建筑安全监督站进行行业管理的经验。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时期,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和安全法规管理,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在工程开工前办理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审查与监督委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8.
产品的本质安全化,是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全社会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判断产品本质安全程度的主要依据。本文以机械产品为例,在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权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提出了机械产品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安全文化在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中,在国家决策领导人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两年来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还需做大量工作。中国的安全文化建设仍任道道远。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四沿”化工安全的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基本能浓缩中国化工概貌的江苏省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化工企业为背景,依据其形成和发展及基本概况,结合重大化工事故灾难,以安全与环境相耦合,对"四沿"化工安全进行了战略性思考,试图勾画临水化工本质安全的模型,提出在"四沿"地区构建化工本质安全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宏观构架,即建设"江苏省四沿区域化工本质安全和化工事故防范及应急系统"的思路、探索与实践。还提出了立法深化研究和技术标准制定、严格区域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监督、强化监管执法力度等急需关注的问题。以江苏省"四沿"区域的化工安全为背景所提出的思路与对策,应该对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临水性化工企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意义,对我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有重大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