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阴离子洗涤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离子洗涤剂污染水体,破坏水生态平衡。目前应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进行监测,操作繁琐,抗干扰能力差,且使用大量的有毒溶剂氯仿,因此需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新型的电活性基团与功能高分子支撑体相键合的离子选择性液态膜电极。以聚苯乙烯进行氯甲基化、季铵化,制成聚苯乙烯敏感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液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离子测试最新工具。它优越于玻璃电极和固态膜电极,具有较高选择性,活性材料广泛。曾报道在聚氯乙烯的端基上引入季铵基活性基团,制成选择性电极。但存在着活性物…  相似文献   

2.
3.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苦味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水中苦味酸的方法。水样中的苦味酸经次氯酸钠氯化衍生后,经正己烷提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考察了萃取溶剂和次氯酸钠加入量对萃取的影响。在优化萃取条件下,苦味酸在25~5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水平,苦味酸的回收率为83.0%~91.74%,相对标准偏差为1.79%~3.82%。  相似文献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的监测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干扰少、不必进行预处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检测过程条件控制及影响因素等没有明确写明。本文结合实验和文献资料,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偏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常见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任何样品中的氟,从绘制标准曲线至整批样品测定,清洗电极的电位必须前后一致,否则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对测量仪器的要求一般电极电位要精确到0.1mV至少达到1mV。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中苦味酸的分析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GC法检出限为0.000 4 mg/L,线性范围为0.0~0.050 mg/L,加标回收率为92.3%~94.1%,相对标准偏差为4.6%~8.9%。HPLC法检出限为0.02 mg/L,线性范围为0.10~5.00 mg/L,加标回收率为93.7%~96.5%,相对标准偏差为1.3%~2.0%。2种方法相比,GC法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痕量分析,但操作烦琐,不能有效地将苦味酸与硝基酚类干扰物分离;而HPLC法虽然灵敏度较差些,但简单、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有效地将苦味酸与硝基酚类干扰物分离。  相似文献   

7.
离子电极连续测定食醋中的碘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KOH为离子强度调节剂,用碘电极、氟电极直接测定食醛中碘氟的量。方法简便、快速。本方法碘氯 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3ug/L和24ug/L.  相似文献   

8.
准液膜富集环境水中痕量金属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准液膜法富集环境水中痕量Zn2+、Cd2+、Pb2+进行了研究,此法简单、快速,富集倍数达100倍,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饮用水源地中苦味酸分析测定的新方法,将10 ml水样中的苦味酸氯化后,以二氯甲烷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D)测定水中苦味酸的含量,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时间为4 min,最佳萃取剂用量为1.5 ml,该法能快速而有效的提取并测定水中苦味酸,检出限低(0.4μg/L)、精密度(RSD=1.8%)和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93.16%)、标准曲线线性(r=0.999)较好,能满足饮用水源地水中苦味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摘要:将l-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固定于无纺布上形成支撑离子液体膜,结合液相微翠取技术对水样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分离与富集,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通过试验对影响萃取效率的有关条件进行优化,使该方法在0.5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0.08μg/L,测定0.04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为75.0%~87.3%,RSD〈7%。  相似文献   

11.
An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ISE) for determining Cr(VI) using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s (SLMs) containing trioctylphosphine oxide (TOPO)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OPO, as a carrier, had a high selectivity for Cr(VI) against interfering ions such as sulfate, nitrate, nitrite, and chlorid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LM was optimized as 0.193 g TOPO/1 mL NPOE (o-nitrophenyl octyl ether)/0.5 g poly (vinyl chloride) for detection of Cr(VI). The Cr(VI)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in the range of1 × 10-3 to 1 × 10-6 M with the SLM prepared in the study. It seemed that Cr(VI) was transported in the SLM as a triply charged ion indicated by the slope of the emf response.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and detection limits of Cr(VI)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ing ions were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using the fixed interference method.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标方法中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样品滤膜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改进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中氟化物的实验方法,并利用改进方法对大气样品和氟化物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样品的标准偏差为0.010~0.019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0%~3.2%;大气样品的标准偏差为0.058~0.12μg/m3,相对标准偏差为4.2%~4.5%,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磷酸—磷酸氢二钠法测定尿、血液中的碘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血液中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很多,本法用磷酸—磷酸氢二钠离子强度缓冲液加抗坏血酸分解样品,无需分离,在pH2的条件下用碘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浓度直读法测定尿、血液中的碘。本法检出限为10μg·ml-1,标准偏差为0350μg·ml-1,精密度为358%,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尿液中氟化物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标准系列的制备、尿液的预处理、加入“假尿溶液”的必要性和样品存放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本方法测定尿液中氟含量简捷、快速,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mg/L,无机氟加标回收率为95~103%。  相似文献   

15.
乌兰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4):248-251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艾比湖水体中氯离子的含量,对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在1.0×10-1~1.0×10-4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4%~103%,RSD为3.41%~4.3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水中硝酸盐氮的2种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中硝酸盐氮的2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准确度、精密度、抗干扰性均高于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离子选择电极法回收率为97.0%~102.0%.除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外,不出现其它具有干扰意义水平的离子.  相似文献   

17.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苦味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苦味酸的新方法,将10 mL水样中的苦味酸衍生化后,直接取顶空气进样,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法在0~25μg/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加标回收率为90.2%~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6.8%,检出限为0.02μg/L,能同时满足饮用水源地水和废水中苦味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煤中氟浓度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温碱熔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量烟煤及石煤中氟化物浓度,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溶液的pH值及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准确度较高,误差小,测量方便快速,实用性强,可作为煤及其它矿物质中氟含量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