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韩伟明  徐颖 《环境科技》1989,2(2):24-26
癌症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与脑血管病、心脏病一起已列居我国死亡原因的前三位。我国每年患癌和死于癌症的人数约以百万计。因此,揭示癌症病因,消除和控制环境致癌因素,是环境医学、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癌症     
据统计,人类的癌症约70-90%与环境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至少90%又与化学关系密切。目前,已证明能引起大类癌症的化学物质就有60多种。环境因素致癌一般通过饮食、呼吸和皮肤接触等方式介入人体,经过长期小量慢性积累和刺激,久而久之.使机体受损以致患癌。当今各国科学家(医学家与非医学家)都将对潜在危险的耳蜗因素的研究作为重点,并提出许多改善环境诸因素的对策与措施。1.人类与环境致癌因素的接触途径:人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环境致癌因素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单一接触因素而致癌的事例亦是存在的,如职业接触等。但更多…  相似文献   

3.
按照流行观点,人类癌症约80~90%是纯属“环境因素”引起的,在致癌性“环境因素”中,工业性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是引起人类癌症的主因。根据近年发表的科学资料分析,将人类癌症的主因归结为工业性污染(包括职业性接触)是不够全面的,单纯从“外因”的角度理解“环境致癌”的观点也是不够科学的,需要加以重新评价或修正。一些非工业性污染因素:例如个人不良嗜好,不合理饮食和营养,个体生活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毒物、农药、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大量进入人类生活环境,而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影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据国际肿瘤研究机构估计,大约80%的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素,主要是化学因素引起。因此如何检测这些环境化学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是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环境化学物质诱发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  相似文献   

5.
浅谈防癌     
癌症,与十四世纪的黑死病(鼠疫)和十九世纪的虎列拉(霍乱)一样,真有些令人“谈癌色变”.它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性疾病之一,各国都在研究和寻找对付它的方法.据肿瘤专家估计,50%的妇女和30%的男性所患的癌症,直接或间接地由食物成分引起.目前,从人们经常进食的食物中已找到上百种致癌物质.据美国的调查报告,各种致癌因素中,食物致癌占第一位,导致癌症的食物有:  相似文献   

6.
环境致癌物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叙述了人类癌症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类癌症有75%-90%与环境致癌物有关。主要就与人类致癌密切有关的三个方面:饮用水,食物,大气中的环境调致癌物的控制方法加以论述,指出:消除和减少环境中的致癌物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尽管空谈家们要求我们吃的每样东西,抽的烟,呼吸的空气不致引起癌症,但成千种可疑的致癌物仍在不断增多。食品颜料,阻火剂,农药也都是可疑的致癌物。并且,已有三十多种化合物被绝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能引起人类癌症,通常工业接触致癌的悲剧,就是明显的证据。一位伦敦医生于一七七五年提供了化学环境和癌症联系的一个著名的先例。他发现:扫烟囱的青年人阴囊皮癌发病率很高。因而  相似文献   

8.
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微小环境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在北京市区的初步调查为例,选择了几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甲醛、氡、苯和甲苯作为检测评价的对象,评价了北京市居民的各污染物的暴露,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其对北京市居民所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大部分暴露量源于室内环境;对于非致癌风险,在非新装修环境中。除苯之外,各年龄层次人群对各种污染物的危害商值均〈1,基本不对人体构成危害,苯的危害商值都〉1,可能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在新装修的环境中,甲醛、苯和甲苯的危害商值明显高于非新装修的环境,甲醛和苯的危害商值都〉1,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危害更大。评价结果还表明,对于致癌风险,北京市区居民来自甲醛和苯的风险值都超出安全值范围(10^-4~10^-6),氡对吸烟人群的致癌风险远大于非吸烟人群,每年因氡、甲醛和苯而产生的癌症病例约为285人,共占北京市区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的1,57%。室内污染特别是因装修引起的室内污染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据估计,人类癌症的90%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中的致突变物质可引起人类细胞发生突变,从而诱发癌症;环境中的致突变物质也可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增加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研究表明,致突变作用与致癌作用关系密切,大多数致癌物质都具有致突变活性。随着环境毒理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致突变试验在环境毒理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正致力于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灵敏、准确的致突变试验系统来鉴别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活性,以便用来鉴别环境中化学物质对人类的遗传和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小环境的影响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化学实验室这一特殊的小环境更是化学和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目标。但是对致癌剂这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毒物,目前却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是因为从暴露在致癌剂中到产生癌症,潜伏期往往达二十年或更久。因此,对致癌剂的处理,就不如处理立即产生毒害的化学药品那样小心。据估计,90%的癌症是由于暴露在环境的各种致癌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化学制品、卷烟烟雾、大气颗粒物(如石棉尘)、及日常饮食和酒精。在美国、瑞典和英国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化学工作者,特别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癌症死亡率高于一般人。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从病因类别看环境的致癌因素前文谈到,在致癌因素中,已知有化学、生物、物理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因素为主。实际上,对于人类的所有致病因素,也可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三类。对人的致病因素,按其病原体大小排列起来如图1。病原体较大者,如寄生物和细菌,这些生物可能间接与癌变有关,但它们不是癌瘤的直接病原。病毒是目前所知的最小的生物,它主要是由生物大分子组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污染特征以及健康风险评价。于2012年10月份,对某制鞋工业区周围环境空气中的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空气中苯的人群癌症风险以及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一次污染物日变化特征,即早晚较高,中午较低。BTEX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0.01~0.80之间,危害指数为0.95,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而苯的癌症风险值为1.90×10-4,超出了美国EPA制定的1.0×10-6的安全限值,对周围居民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3.
癌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疾病。据统计,1969年美国死于癌症的有323,000人,新检出的癌症病人有652,000人,二者共为一百万人。一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总人数,而且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所以,防治癌症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了基本上控制癌症,须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如弄清病因,阻断发病,早期检出,设法根治等。肿瘤防治的第一个对策,就是弄清致癌因素。而目前已知,癌症的发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因而也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区致癌风险的预期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杨宇  胡建英  陶澍 《环境科学》2005,26(1):168-172
预期寿命损失是健康风险评价统一的指标 .本文根据天津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求算了天津地区特定致癌风险条件下预期寿命损失 .结果表明 ,单位致癌风险 (10-5)的污染物暴露下,天津地区男性和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损失分别为58.47min和66.82min .同时发现本底癌症发病率是预期寿命损失的决定因素 ,而相关参数对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活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动植物生态系统.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使污染物进入环境,对人体或精神产生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或者防碍各类生物的生长,影响生态平衡,称为环境污染.各种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污染均可引起环境污染,其中一部分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称环境致癌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立中央癌症研究所与福冈县公害研究中心经过共同研究,已了解到在柴油汽车排放烟气中有微小颗粒存在,发现这些微粒含有新的强烈的致癌物质。在多环芳香族化合物上添加二氧化氮后,能产生1—硝基芘和3—硝基萤蒽物质,这些物质的致癌强度在 a—苯茾芘之上。日本环境保护厅接受了这一研究成果,表示要加强对柴油汽车排放烟气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一、饮用水与癌症 1983~1985年,上海市环保局组织有关单位对黄浦江水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黄浦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总数达700种,而自来水中更高达800种。其中,有些属致癌、促癌和致突变性物质。上海市环保局的《黄浦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方案研究》(总报告,1985年12月)中指出,位于黄浦江下游的杨浦水厂和南市水厂的自来水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空气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对造成城市空气质量变差的因素进行剖析,给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煤尘、建筑尘土、区域环境、大众环保意识十分薄弱等。同时,从影响因素中发现汽车尾气排除的PM10和PM2.5逐渐增加;煤炭燃烧过程生成的煤烟与煤灰,也是产生PM2.5的主来源头之一。例举了某一线城市2012年至2017年SO2、NOx、TSP、PM2.5年均浓度历史变化趋势。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的户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某些癌症的发病率、病原学关系的调查分析以及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自来水中的卤代烃类化合物是多种癌症的致癌因子。在全美国范围的饮水检测中,卤代烃类物质普遍存在。在被检的289种化合物中就有111种,约占38%。在这类卤化物中,以氯仿、溴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氯甲烷、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美国环保局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不同人群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3组室内空气中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在这3组室内空气中生活的所有人群都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儿童(0.5~10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在所有人群中最小。室内空气质量即使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