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程遥  张则菊  秦斌 《四川环境》2021,(2):133-136
通过对省内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环境监测,对比不同等级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水平的差异,为放射治疗工作正常开展提供放射防护数据参考,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安全。按照标准方法采用辐射剂量仪AT1123及中子周围剂量当量仪BH3105E对加速器治疗室周围环境进行光子及中子的监测,采用热释光法对放疗科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监测的24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辐射防护剂量值低于国家标准要求,放疗科的417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处于国家标准要求的较低水平,三级医院的加速器治疗室辐射防护要略好于二级医院的加速器治疗室辐射防护。该省加速器辐射防护监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对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是安全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对医院里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环境的安全性、放射防护措施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常规监测方法,分析了2019年长春市10家三甲医院,不同放射工种,共计1 640名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均有效剂量的限值,说明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唐研博 《四川环境》2013,32(2):52-55
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是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广大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与安全,严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及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方法,提出了在职业外照射工作人员剂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玲 《四川环境》2002,21(4):90-92
本文对 1994~ 1998年核电燃料元件生产所排放的放射性流出物及环境辐射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 ,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 ,放射性流出物对周围公众造成的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是 7 2 6× 10 -2 mSv ,远低于公众剂量限值。评价半径为80km范围内的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 4 70× 10 -2 人·Sv/a。  相似文献   

5.
利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原油储备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原油储备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油烃类、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以及生产环境高温、低温等。原油储备库工程通过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工艺以及防毒、防噪声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林晓东 《四川环境》2011,30(2):64-66
以某企业的工业X射线探伤机为例讨论了固定式探伤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分析了探伤机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探伤室的屏蔽防护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放射性职业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分别低于相应的剂量约束值。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吐哈油田温米采油厂水质处理不稳定、系统腐蚀严重等问题,对采油厂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处理后污水回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生化池空气中H_2S含量超标的原因,即有大量SRB和硫化物进入调节池和生化池,曝气装置将H_2S带入空气中造成空气中H_2S超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监测结果显示:调节池H_2S浓度≤10 mg/m~3,生化池H_2S浓度≤2 mg/m~3,符合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准要求。有效提高了含油污水处理水质,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用蒸馏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原工作地点核退役过程中直接接触氚和间接接触氚工作人员的尿样,氚浓度在102~105Bq/L,最大氚浓度为2.7×105Bq/L,折合剂量当量约为0.19mSv。短期观测了23名氚生物半衰期,其范围为5.5~14.8d,平均值9.1d;中期观测了5名氚生物半衰期,其范围为7.6~9.4d,平均值为8.5d。观测的共28名工作人员氚生物半衰期与理论值10d接触,并且与国内外的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9.
从加油站作业人员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重点对加油站油气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工作制度等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同时,根据对作业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和作业场所空气中汽油及苯的浓度检测结果,分析加油站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长期接触成品汽油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油站人员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汽油及苯系物对员工健康可能构成危害,但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及个体防护,就能有效预防汽油及苯系物所带来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
对老化油进行回收再处理,不仅可以使其达到净化油标准出厂销售,同时还可以保障脱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操作。为此,首先对老化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老化油的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化学破乳与氧化破乳老化油脱水的技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扶余采油厂老化油含水率平均62.2%,乳化状态稳定,胶体FeS颗粒的大量存在是老化油生成的主要原因,氧化破乳对于老化油脱水更为有效,硝酸-硝酸钾在3%投加量下,老化油的含水率可降至5%以下,达到原油出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筛选高效破乳剂,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加药方式,提高脱水效果,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河南油田井楼油矿针对稠油筛选出高效破乳剂,通过管道破乳应用,得出:FS-21二代破乳剂脱水效果明显比一代有较大提高,原油含水率较低;并且在站外加药,脱水效果明显高于站内加药,药剂用量要比站内少;使用的160多天内FS-21二代破乳剂适用性良好。进一步提高了稠油整体脱水效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对原油处理系统及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油田污泥中植物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重金属含量较低,低于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通过对其特性的系统分析,发现油田污泥的一些共性,为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含油污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烧杯实验和分光光度法研究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筛选出以无机絮凝剂硫酸铝与两性高分子聚合物CE-3090的复配体系,同时研究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并探究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pH为7.72,170 r/min时高速搅拌1 min,然后50 r/min低速搅拌5 min,硫酸铝的加量为90 mg/L、CE-3090的加量为0.5 mg/L,絮凝沉降30 min后其絮凝效果较好。实验证明:该复配处理剂处理含油污水后,含油量和杂质含量都达到了SY/T 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油田污水回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熏蒸-培养法测定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对某油田距采油井1、15、30m的土壤测定结果表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大小随土壤含油量变化而变化。熏蒸-培养法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强酸性土壤及刚施用过大量有机肥的土壤,在测定性质差异很大的土壤时,必须分别测定转换系数Kc,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叙述了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发展,原油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管理,清洁生产前期工作,采油作业过程中的清洁生产,集输作业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对基层单位原油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治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节能减排思路,为基层推行清洁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田冲砂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油井清砂方法易产生环境污染的现状,胜利采油厂对油田修井冲砂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装设备;改进捞砂工艺等措施,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1月,已经实施捞砂作业井417口,一次成功井373口,一次成功率为89.45%。工艺改进实施后,还节省了化学堵剂的使用;杜绝了油层污染;减轻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冲砂事故发生率,初步实现了油田修井冲砂施工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