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煤灰建材制品的放射性对居民的辐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任何来自天然环境的建筑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因此,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接受了由建材中天然放射性造成的辐射,只是不同材料含有天然放射性的数量不同、引起的照射剂量不同而已。城市居民大多数时间在室内活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渣(尤其是粉煤灰)广泛被用来作为建筑材料,对居民的照射所占的比例也就比较大。那么,粉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如何?制成建材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照射剂量?这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利用工业废渣是发展我国建材工业的战略方针,而有一些工业废渣含有较高的天然放射性比活度,为使大量的工业废渣在建材中得到利用,又避免少量含有较高放射性比活度的工业废渣排放于建材,以使建材利用  相似文献   

3.
简论煤矿区煤矸石放射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近几年工作实践和收集各煤矿区煤矸石环境影响评价中放射性核素实测资料,根据有关辐射防护标准,经有关公式计算,得出结论:煤矸石不属放射性废物;且用于建材制品和其制品用于新建住房和公共生活用房,均满足有关放射性限制标准和卫生防护限制规定。  相似文献   

4.
《环境导报》2003,(21):39-39
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二、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容 1.伴有电离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工业、科研、院校、医疗等单位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建设及退役项目等。 2.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广播电视、通信、雷达、高压输变电、工科医射频设备、电气化铁路及地下铁道等项目。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对其管理的最终步骤.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通过与IAEA近十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相比较,分析了中国低中放近地表处置场现行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式,并对中国近地表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选取90Sr、239Pu和14C为代表核素,采用单参数变分法对某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中与核素迁移相关的主要评价参数开展了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中放处置场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中主要评价参数的选择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不确定度及敏感度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建筑物内的辐射水平有密切关系,它是人群受到天然辐射的来源之一。近年来,住房内的辐射水平,特别是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与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各种类型建材和建筑物内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用磷酸盐岩废渣、铀矿渣、含矾页岩等工业矿渣制造的建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较高,含矾页岩轻混凝土中镭含量高达1850Bq/kg,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90Sr是放射性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核素.为了获取90Sr在干旱地区某处置场址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规律,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其在砂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址,砂土对90Sr的吸附能力较弱;静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分配系数与动态实验拟合计算得到的相差约一个量级;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该场址包气带砂土中90Sr的迁移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中国富煤省(区)之一,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0%。在长期的放射性科研、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发现部分地区的部分煤炭中伴生有较高的放射性核素,部分煤层甚至达到了核工业开采水平。然而关于伴生放射性煤矿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监管体系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尝试从煤矿企业的地质勘探报告、辐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及监督性监测等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控制煤炭的放射性污染,初步探讨新疆伴生放射性煤矿监管体系。一方面将为企业的煤炭开发、煤渣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为新疆环境监管部门加强伴生放射性煤矿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燃煤灰渣建材利用是解决粉煤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燃煤灰渣对煤中伴生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富集使得在对粉煤灰渣进行建材利用时要特别注意其放射性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燃煤灰渣建材利用产生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作一些探讨,并参考现有的数据对燃煤灰渣建材利用的辐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认为,以现有的灰渣建材利用水平,其产生的辐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并对我国新近出现的工业区群环境影响评价作了介绍 ,指出它将促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向新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石材放射性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耀明 《福建环境》1996,13(6):15-16
花岗岩建材中的放射性是一个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福建省现有用于建材的部分花岗岩进行γ辐射剂量率监测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并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进行评价,对花岗岩的使用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晓容 《环境》2001,(11):18-19
建设燃煤电站,开发新的建筑材料,开采冶炼各种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矿物,开发地热,发展核能,高空活动,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医疗照射等,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人类增加了接受辐射照射的机会,如果管理不善,那就会造成放射性环境污染。由于辐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人们对它要么不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科学家根据观测和试验得出结论,迄今为止尚未最终弄清矿物的致癌机理,且微量纤维状矿物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矿物的致癌作用不宜夸大,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人、财、物消耗.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人体资料和特殊疾病(矽肺、石棉沉着和癌症)以及动物和细胞试验所产生的健康影响,提出矿物致癌物名单,其中第一类包括6种石棉(温石棉、铁石棉、青石棉、直闪石棉、透闪石棉和阳起石棉),毛沸石和含有砷、铬、镍的矿物及含铍、铅的放射性矿物.第二类包括二氧化硅.美国国际癌症研究组织、职业安全和健康组织将石英定为可能致癌物质,在美国任何含有10%游离二氧化硅的产品都须标上“有害”标志.  相似文献   

15.
小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新领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近年来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限于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和计划规划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十分必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由政府部门组织进行,通过各个有关部门合作,进行相对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是对项目环境评价的拓展、完善和提高.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意义深远,但评价方法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新近出现的工业区群环境影响评价作了介绍,指出它将促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向新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前第四纪封闭的地质体系中,铀系元素与~(238)U系母体处于放射性平衡状态。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分离的趋势是由元素化学性质的不同以及子体元素的原子在铀矿物和含铀矿物结晶格架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的。在表生带中存在着破坏放射性系列各元素间的平衡关系并使其独立迁移的有利条件。因此,比较长期地,完全或部份独立存在的那些长寿命元素和同位素就具有最大的可能性,其中包括~(238U)、~(234)U、~(230)Th  相似文献   

18.
彭犇  岳昌盛  黄世烁  张梅  郭敏  胡天麒 《环境工程》2015,33(4):100-102,69
钢渣是来源于炼钢过程的废弃物,其矿物组成与水泥熟料相似,但钢渣中含有较高的f-Ca O,是限制钢渣在建材领域应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利用CO2改性技术对钢渣进行了改性处理,并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改性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热力学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O2作为改性气相对钢渣物相组成具有显著改性效果,改性后钢渣中f-Ca O含量可以降到1%以下。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放射性铯的迁移进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环境中放射性铯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对放射性铯在环境中的迁移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核素铯在环境中的迁移研究现状;核素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研究发现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铯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中等结论;核素铯在岩石、矿物及水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研究现状.通过综述核素铯在核事故和土壤、岩石及水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进展,以期为评估放射性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20.
环境矿物材料应用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通过有机改性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理效果。结合国内外对环境矿物材料的有机改性研究,综述了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环境矿物材料有机改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发展趋势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