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灾博览》2002,(5):5-5
今年是我国近代地震学的开创者李善邦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地震学界于9月28日在李善邦先生亲手创建的鹫峰地震台隆重集会,举行李善邦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首发仪式,纪念这位为我国地震科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地震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第一章邢台,废墟上筑起的里程碑撰文/马泰泉(接上期)8.历史回眸:三个人和一个地震台的"家底"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地震台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北京鹫峰地震台。它标志着当代中国有了自己的地震事业。北京西山鹫峰,一座被茂密的枫林秀竹覆盖的山冈,坚硬的花岗岩山脊间矗立着一座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余山地震台在汶川地震中测得的基岩波地震记录进行频谱特性分析,然后以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场地土层为研究对象,应用水平成层土层地震反应的一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该深覆盖场地在这一实测地震记录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并将其与同济大学强震监测台在汶川地震中获得的地表波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远场地震动记录中,基岩波的长...  相似文献   

4.
丁国瑜先生是我国新构造、地震地质、古地震、地震预测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5.
陈颙 《防灾博览》2011,(4):20-23
丁国瑜先生从事新构造、地震构造和地震预测研究近60年,他不仅是我国这些科学领域的奠基人、开拓者,也是我国地震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组织和领导者之一。无论在治学还是在科研管理上,丁国瑜先生都是中国地震科学领域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6.
减灾短讯     
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一行四人到江苏视察防震减灾工作,并亲切慰问了奋战在防震减灾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 宋局长在视察南京地震台时指出,南京基准地震台作为中国人自己建造的中国第一台,已发展为当今多学科、数字化的全国Ⅰ类基准地震台,测震、地磁观测资料参与国际交换,为我国地震事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哪些地震监测方法和手段?地震仪是如何记录地震的?各地震台测定的地震震级有时为什么不一致?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是怎样划定的?为什么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与水平如何?我国对地震预报发布有哪些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期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装备有近代地震仪的地震台站。当时我国正处于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占我国领土,俄、法、日、德等国纷纷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设立地震台。其中部分台站只有强震仪和十倍级的近震仪,有的只有一套强震仪。台湾虽然建台较早、数量多,但一直到1934年4月发生台中、新竹7级地震以后,才注重观测质量。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东北地震台的工作完全停顿。台湾地区的地震台网除少数台站外亦处于瘫痪状态,未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 南京地震台始建于1931年,早称南京北极阁地震台。它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和管理的最早两座地震台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南京地震台历经战事创伤、台址变迁、人员更替,但在热爱祖国地震事业的老一辈地震学家的艰苦努力下,其观测资料除在抗战内迁过程中暂时中断外,基本连续。它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七月一日恰逢该台正式投入观测五十周年纪念日。为促进地震科学的发展,交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原淮阴市境内,淮阴、盱眙、沭阳、宿迁4 个地震台1984~1996 年13 年来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各台DD- 1 测震仪的放大倍率、仪器的频率特性等资料,运用理论和统计两种计算方法,对淮阴市境内的测震能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定位精度研究[1] ,得出淮阴市境内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可控制ML≥2.0 地震,定位精度为2 km ,高于Ⅰ类精度5 km 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