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1995,(4)
这种除尘方法的特点是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中,安装利用压缩空气驱动的超声波雾化器,激发高度密集的亚微米级雾(d<20μm),雾迅速捕集凝聚微细粉尘,使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很快沉降在产尘点,实现就地抑尘。由于其捕尘机理与普通喷雾捕尘完  相似文献   

2.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科公司研制的DCT干式尘捕器,由旋风除尘器或撞击板加滤尘袋组成。据资料介绍,其捕尘效率为99.9%,对于5微米以上的粉尘捕尘效果几乎达100%。除手持式凿岩机外,其他阶段式凿岩机的捕尘器都装在台车上,随车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由于采用滤尘袋捕尘,在含水的岩层中钻眼,含湿量每米钻孔达5公升以上时,不宜使用该捕尘器,以免粉尘粘糊滤袋而无法振落复原。在温度低于零下10.5℃使用  相似文献   

3.
采煤和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为一次尘源,井下浮游粉尘70%以上来自一次尘源,因此控制一次尘源是井下防尘工作的重点。 一次坐源的产尘量除与生产工艺、环境、通风等外部因素相关外,主要决定于煤和岩石的产尘特性。1 煤和岩石的产生特性 煤和岩石的产尘特性是指煤和岩石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及粉尘粒度分布状况,通常用煤和岩右产生能力来表示。煤和  相似文献   

4.
国外非煤矿山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装运、溜井转运、破碎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7μm的呼吸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工人长期吸入呼吸性粉尘,能引起尘肺病,严重危害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1干式凿岩捕尘当不能采用湿式凿岩时,必须采用干式捕尘措施,防止凿岩时粉尘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干式捕尘方法是中心式抽尘单机捕尘技术。干式泡沫捕尘法已在一些矿山进行工业性实验,待进一步改进后方可大量推广。该种除尘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泡沫的含水量及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5.
以现场试验和模型实验对天井掘进时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局部通风的风流结构及粉尘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时约有10%的风量进入工作面;压入射流二次产尘强度为凿岩时的17%左右;现有的局部通风方法不可能使工作面粉尘浓度降到2mg/m~3以下;现行测尘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工作面环境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6.
TBM掘进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为了掌握粉尘的分布规律并优化除尘系统,以敞开式TBM为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不同除尘风管位置,不同除尘风速和不同掘进面产尘量下的洞内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敞开式TBM隧道施工过程中,掘进面至除尘风管区域质量粉尘浓度较高,在除尘风管口后方区域下降到 2 mg/m3以下;除尘风管布置在距掘进面30 m位置处时,洞内沿程粉尘含量相对较大,除尘风管布置在距掘进面20 m位置处时洞内沿程及TBM支护区域粉尘含量相对较小;排风风速为15 m/s时,敞开式TBM支护区域粉尘质量浓度最小,排风风速为30 m/s时,该区域粉尘质量浓度最大;掘进面产尘量越大,洞内沿程及敞开式TBM支护区域粉尘质量浓度越大,不同产尘量下洞内粉尘浓度均在除尘风管后方达到规范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露天矿山实际情况,结合粉尘污染扩散理论,应用函数拟合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该露天矿钻孔、爆破、铲装、汽车运输、倾倒作业产尘点的源强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粉尘源对总产尘量的贡献率。分析得到爆破作业的产尘贡献率最大为98.145%,除爆破以外汽车扬尘为最主要设备产尘源。  相似文献   

8.
在对W3709综采工作面产尘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将工作面产尘源分为落煤扬尘、落煤冲击产尘及割煤产尘3类。对采煤机顺风割煤与逆风割煤时粉尘运动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工作面产尘特点与粉尘运动规律,提出了包括煤层注水、采煤机割煤产尘治理与控制以及支架处粉尘治理一套完整的综合防尘系统。通过现场应用,工作面粉尘在原有设施降尘基础上降低86%以上,降尘效果良好,有效地解决了该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建国30多年来,江西有色金属矿山的通风防尘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粉尘作业点合格率由解放初期的零逐步上升到现在的 86%。下垅、西华山钨矿已达到 90%以上,基本上控制了矽尘对人体的危害。 这些矿采取了减、降、排、护综合防尘措施。 一、减尘。就是采取高风压小钎头,用中深孔崩矿法、牙轮钻机掘进等方法来减少和控制矽尘的来源。下垅钨矿自制一种减尘量大、安全性能好、工效高、劳动强度低的牙轮钻机,它利用风、水把钻孔中的岩碴排出去,使作业点粉尘浓度降到1毫克/米3以下。西华山钨矿创造了地质剂槽“数理法”,通过用尺子量就可以准确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粉尘浓度测定和粉尘分布规律、运移规律和沉降规律研究的需要,在气溶胶粉尘发生器的基础上,设计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漏斗吸嘴式粉尘发生装置.提出了该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结构及运行操作方法.基于C++设计了该装置的控制程序软件包,利用软件包中的驱动控制程序,实现了在计算机上对粉尘发生装置的远程遥控.监测传感器可及时发现吸嘴口是否出现粉尘堵塞,故障传感器同步监测步进电机和搅拌电机,通过微型计算机分析故障并发出相应控制指令.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圈数、时长、粉尘用量和密度的设置,可发生1种或多种粒径粉尘,控制发尘浓度、分散度,实现粉尘连续供给.通过发尘效果检验,得出在不同作业工序下,无论是连续产尘的喷浆、凿岩作业,还是瞬间产尘的爆破作业,该装置都具有较好的模拟产尘效果,产尘的分散度、浓度与现场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该装置的粉尘粒度分布控制、产尘流量控制等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研究粉尘相关特性试验提供稳定可靠、数量可控的粉尘源.  相似文献   

11.
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高浓度粉尘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强度大、产尘尘源多、粉尘浓度高,因而对尘毒的治理难度大。为此,提出了治理的总体思路、防治方案并在几十个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潜孔钻机是目前我国露天矿应用较普遍的一种穿孔设备。由于作业时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采场大气。为此,我矿潜孔钻机除尘试验小组,试验摸索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捕尘系统—蜗旋布袋除尘系统,在石灰石、白云石矿潜孔钻机作业的除尘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可使司机室的粉尘浓度降至0.2毫克/米~3,孔口为0.4毫克/米~3,除尘系统排放口为8.9毫克/米~3,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蜗旋脉冲布袋除尘系统(见图1)是由捕尘罩1、蛇形吸尘胶管2、蜗旋除尘器  相似文献   

13.
CLQ-15履带式潜孔钻车具有效率高、噪声低、钻具寿命长、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在铁路和公路施工、水电建设、中小型露天矿及国防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未带除尘器,工作时粉尘含量达到120mg/m~3,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危害相当严重。为此我们研制了CLQ-15履带式潜孔钻车的除尘装置,如附图所示,主要包括捕尘装置、输送软管、三相喷射器和惯性除尘器等四大部分。 1.捕尘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便于钻车操作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采用固定式捕尘装置,即捕尘装置固定在钻车推进器的导轨上。  相似文献   

14.
冶金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作业流程长,工艺复杂,产生大量粉尘,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根据我公司施工现场主要产尘点的监测以及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简述如下。一、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根据我公司的实际调查,施工现场粉尘分布的基本情况如下: (1)凿岩作业场所。当采用风镐凿岩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浓度为0.17~6.9mg/m~3,粉尘合格率约80%。当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  相似文献   

15.
一、矽尘的来源及其危害在耐火材料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粉尘产生,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中SiO_2含量都比较高(见表1)。根据现有资料实测分析,上述原料中除高矽镁砂外,其它原料的游离SiO_2含量在12.40~76%之间。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规定,空气中生产性粉尘含有10%以上游离SiO_2的车间,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排放标准为100mg/m~3。掌握产尘点散发至空气中的粉尘  相似文献   

16.
在矿山防尘中,局部产尘点的风流净化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井下破碎峒室、溜矿井、二次破碎巷道和地面选厂等都是高浓度的产尘点,严重污染作业环境。由于井下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矿强度增大,使井下产尘强度随之增大,防尘问题更为突出。 井下各工序产生的粉尘颗粒都非常小,其中属于呼吸性粉尘(小于5微米)占95%以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一般的湿式作业和现有的井下除尘装置对呼吸性粉尘清除效率较低,所以研制对呼吸性粉尘有较高除尘效率的装置就更为迫切。 我们参照国内外湿式旋流除尘器,研制了湿式旋流除尘扇风机。这是一种以湿式…  相似文献   

17.
氧化铁红粉末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超细粉尘,其粉尘粒径≤2μm,质量分散度高、粘附性强,对车间和周围环境形成严重污染。根据氧化铁红粉尘基本特性,验证PE/PE 604 CS17及PE/PE 604 MPS AB CS17两种滤料净化氧化铁红粉尘的适应性,最终设计选择了PE/PE 604 MPS AB CS17滤料进行工程应用,使用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捕集净化氧化铁红粉尘。除尘系统实施后,生产车间粉尘浓度5 mg/m~3,除尘系统排放浓度16mg/m~3,粉尘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最近研制成DX—1型多向干式凿岩孔口捕尘设备。这种设备可在下向、上向、水平及各种仰角等不同方向凿岩捕尘,弥补了GP—81型干式凿岩捕尘器单一下向凿岩之不足,并与其配套使用。使用这种捕尘设备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该设备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岩尘和煤尘能使人得尘肺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就要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在煤矿中如果不积极开展防尘工作,不但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煤炭工业的高速度发展。 一、煤矿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根据粉尘本身的性质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在人体内引起不同的疾病。在煤矿生产中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产生矽肺。 岩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石英,石英除含有1~3%的其它混合物外,其余都是二氧化硅。当煤矿掘进工干打眼时,粉尘浓度常达几百甚至几千毫克/米3。这些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量相当高,工人大量吸入,就容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在试验装置上试验不同直径、不同荷质比的荷电水雾对粉尘凝并的效果,阐述了荷电水雾促使粉尘凝并的机理,导出了荷电水雾与XCX型旋风除尘器组合运行时捕集细粉尘的效率。试验表明,经过荷电水雾的微细粉尘,粒径都大于10um,荷电水雾XCX型旋风除尘器相结合时,粒径小于5um的粉尘的捕集效率由10.09%提高到55.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