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首次环境会议,这是人类第一次共同研究和讨论人类生存环境的盛会。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议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这个提议获得确认。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09,(6):26-27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波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来自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会。本次大会共分两个阶段,从11月28日—12月5日是小组谈判阶段,12月6—9日是高级别会议阶段。这次大会被各界誉为是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09,(6):28-2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框架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闻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相似文献   

7.
“世界水日”来历 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同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确定自1993年起,  相似文献   

8.
王枫 《防灾博览》2010,(3):66-71
<正>"我们的脚下是人类共有的地球,我们的头顶是人类共有的天空,把什么流入大地,把什么排向天空?"2010年5月4日,上海世博首场低碳论坛,中国第一首低碳之歌《心尔之歌》首次在世博会联合国馆唱响。低碳梦想照亮上海世博会,世博也为低碳插上理想的翅膀。  相似文献   

9.
1992年6月1日至1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今年10月14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对保证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确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把自然灾害管理纳入发展规划,或者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改善灾害管理,这不仅是灾害管理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计划部门关心的问题。为此,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特办刊物《Stop Disasters》第7期登载了美洲国家组织秘书处S.O.Bender的文章,现摘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水日     
《民防苑》2014,(3)
正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由于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环境变化以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目前约有1/5的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1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当地时间19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闭幕。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低于外界预期。这是由于与会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对策与责任分担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 4月 1 0日~ 1 2日在江苏扬州召开。 1 5家编辑部共 2 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自然灾害学报》、《地震学刊》、《山西地震》和《世界地震译丛》等编辑部联合倡议组织 ,旨在探讨编辑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寻求科技期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研讨 2 1世纪科技期刊发展趋势与规律等。会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学技术杂志社介绍了他们走科技期刊产业化道路的成功经验 ,《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就科技期刊界如何迎接中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后的挑战作了发言 ,代表们还…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些联合国会员国和其他国家,于1994年5月23至27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了世界减灾大会,同各非政府组织、国际性组织、科学界、商业和工业界及传媒机构一起,根据“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大纲进行审议后,对自然灾害导致人类无穷苦难和对发展的破坏深为关切,并且为建设一个更安全世界的《横滨战略和行动计划》所鼓舞。  相似文献   

14.
2005年2月18日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经投票通过一项反对任何形式克隆人类活动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3月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又经投票批准了这一“宣言”,要求各国禁止各种形式的克隆人研究活动。在这两次投票表决中,我国的代表都投了反对票。这是多少年来从没有出现过的罕见情况。在联合国大会上多数国家投票赞成并获得通过的文件,我国却连续两次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6.
浅析全球变暖的成因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夏嵩  赵法锁 《灾害学》1999,14(4):77-80
论述了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日趋恶化的环境的产生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环境的恶化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最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L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拓展,水源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了。于是人们才认识到世界上的淡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它理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珍惜。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全世界淡水不足的危机已经初露端倪,它将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迎接淡水危机的挑战,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8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第47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5年2月27日至3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这次会议是1994年横滨世界减灾大会后的一次建设性的扩大会议。除23名科技委员出席外,还邀请了1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联合国系统的4个专门机构和4个世界性组织的代表、3个政府间组织以及数十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和私人团体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湿地日     
《民防苑》2014,(1)
正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的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为了纪念这一壮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1996年10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