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4-二氯苯降解菌的疏水性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2株能以1,4-二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降解菌DEB-2和DEB-3,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根据细菌在有机相-水相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DEB-2和DEB-3的表面疏水性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同时对菌株DEB-2和DEB-3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不同初始浓度的1,4-二氯苯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EB-2和DEB-3的表面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细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其在水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呈一定的相关性,疏水性大的菌株DEB-2对疏水性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较疏水性小的菌株DEB-3要强。  相似文献   

2.
朱云龙  廖强  陈蓉  朱恂  王永忠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759-2764
针对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以补充有碳源的SE(Brostol's solution)培养基作为普通小球藻生长的水环境,研究了载体表面粗糙度、藻细胞接种量、培养液pH值和液体流量对小球藻细胞在固体基质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细胞在各载体表面的吸附密度均随时间进行呈现先快速增大再逐渐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在实验条件下,随载体表面粗糙度和藻液中藻细胞接种量增大,载体表面对小球藻细胞的吸附率均增大,吸附密度也增大;当藻液pH值为6左右时,小球藻在载体表面的吸附密度达到最大;液体流量为0.65 mL·min-1时,载体表面对小球藻细胞的吸附能力最强.各参数对藻细胞吸附密度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藻细胞接种量、培养基pH值、液体流量.  相似文献   

3.
鼠李糖脂对微生物降解正十六烷以及细胞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延君  王红旗  王然  云影 《环境科学》2007,28(9):2117-2122
使用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优势菌种(蜡状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微生物降解正十六烷以及降解菌生长、菌体表面疏水性和外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可以提高正十六烷的降解率,48 h时蜡状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比未加鼠李糖脂的体系分别增加了8.1%和11.6%. 正十六烷培养基中的鼠李糖脂能引起菌体表面疏水性的明显增大,且低浓度鼠李糖脂的这种能力明显优于高浓度鼠李糖脂,蜡状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分别在加入0.4 mmol/L和0.2 mmol/L鼠李糖脂时疏水性最大. 尤其是芽孢杆菌DQ02在对数生长后期BATH(bacterial adherence to hydrocarbon)达到44%,远大于未加鼠李糖脂时的BATH. 但在葡萄糖培养基中鼠李糖脂并没有明显影响菌种的生物量和BATH. 另外,加入鼠李糖脂后, 2株菌的培养基接触角比未加鼠李糖脂的培养基接触角均减小了约一半. 未加入鼠李糖脂的菌体细胞表面比较光滑,且菌体之间独立生长,而加入鼠李糖脂后影响了降解菌的外表形态,菌体细胞表面略显粗糙且相互粘连,有助于细胞与疏水性有机物的接触.  相似文献   

4.
剩余污泥的吸附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剩余活性污泥的结构和组成;总结了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及染料的作用机理;讨论了接触时间、温度、pH值、吸附质的初始浓度和污泥量、污泥的种类及特性及污泥的预处理方法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吸附特性的影响;阐述了解吸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活性污泥吸附的深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株耐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某铅矿区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耐铅细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对pb2+吸附特性和机理进行研究.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节杆菌属,将其命名为Arthrobacter scleromae LY-1.菌株最大耐pb2+浓度为500 mg·L-1,此外,菌株对Zn2、Cu2、Ni2+、Co2+等重金属也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初始pb2+浓度为100 mg·L-1、投菌量(鲜重)为10 g·L-1、pH为6.0、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5 min时,吸附pb2效果较好,此时吸附率为99.61%,吸附容量为9.96 mg·g-1,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透射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株LY-1对pb2+的吸附主要是细胞表面的吸附,菌体细胞表面的多种活性基团与pb2+发生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啤酒废水处理系统SBR池中取得的水样,分离纯化得到菌株35株,分别以进站原水和水解酸化池出水作为污水培养基,进行COD降解试验,复筛后分别得到3株COD降解率高且降解效果稳定的细菌12#,15#,23#与15#,25#,31#。将高效菌株与SBR池的活性污泥混合,考察其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23#与活性污泥交互作用时在原水污水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6h COD降解率达到75.13%;25#与活性污泥交互作用处理水解酸化池出水120h时降解率达到82.40%。对4株高效菌株15#,23#,25#,31#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相近细菌种群的DNA序列对比,得到高度同源性的细菌菌种。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膨润土对靛蓝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杰  赵新正  曾沛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9):1001-1006
采用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材料,对靛蓝进行吸附研究,考察膨润土投加量、溶液的pH、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及溶液初始ρ(靛蓝)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膨润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CPAM改性膨润土对靛蓝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迅速增加,最佳投加量为3g/L,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为40min. 当溶液pH为4.0~10.0时,CPAM改性膨润土均能保持较大吸附量,并且pH的变化对吸附量影响较小;当溶液pH大于10.0时,吸附量明显降低. CPAM改性膨润土对靛蓝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回归系数均达0.99以上;pH为6.0时,最大吸附量为5287.0mg/g,是未改性膨润土吸附量的21.4倍,吸附性能比未改性膨润土有显著提高. 通过比表面积的测定及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CPAM与钠基膨润土土层中的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CPAM改性膨润土疏水性增强,层间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外比表面积增大,对有机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加,说明改性后的膨润土在结构和性能上明显优于未改性膨润土.   相似文献   

8.
疏水性石油烃降解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晴  张甲耀  陈兰洲  郑金秀  赵磊  尹红梅 《环境科学》2005,26(5):132-132-136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分别命名为HDB-1、HDB-2、HDB-3,并采用微生物粘着碳烃化合物法(MATH)对3株菌株的细菌表面疏水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甲苯-水两相体系适用于3种细菌表面疏水性研究;HDB-1、HDB-2、HDB-3的疏水性分别为68.8%、57.4%、64.1%;随培养时间、碳源的不同和温度、pH的改变,细菌表面疏水性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6d后初始含油量为1000mg/L的培养液的去除率分别为91.6%、64.5%、79.8%.结果还表明,细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其在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呈一定的相关性,疏水性大的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疏水性小的快.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吸附处理锂电池厂含酯废水及微波再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锂电池产生的含酯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pH值和活性炭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用微波进行再生,考察了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10g/L时,吸附60min,含酯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9.5%,可生化性从原水的0.05提高到0.25.当微波功率为420W、辐照时间为6min时,活性炭可被有效地再生,再生效率高达98.0%,活性炭损失率约为5.2%.再生前后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图表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发生了变化,促进活性炭对污染物质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处理锂电池厂含酯废水及微波再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锂电池产生的含酯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pH值和活性炭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用微波进行再生,考察了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10g/L时,吸附60min,含酯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9.5%,可生化性从原水的0.05提高到0.25.当微波功率为420W、辐照时间为6min时,活性炭可被有效地再生,再生效率高达98.0%,活性炭损失率约为5.2%.再生前后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图表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发生了变化,促进活性炭对污染物质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12.
Vibrio cholerae   or Shigella dysenteriae kill about 3 million persons every year, most of them young children: Another 4 million die of tuberculosis or tetanus. Outbreaks of diphtheria in Eastern Europe threatens the population with a disease that had previously seemed to be overcome. Efforts to control infectious diseas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re undermined not only by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but also by the nature of the pathogenic organisms itself; some isolate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nterobacter have become so resistant to drugs by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that they are almost untreatable. In addition, the mechanism of genetic variability helps pathogens to evade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thus compromis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vaccines. Therefore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icrobial pathogenicity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develop new strategi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us to lower their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从被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特定环境中取样,经富集培养和平板法筛选得到9株乳化性能较好的菌株.采用排油圈法对这9株菌进行表成活性测定,其中菌株SF-6表面活性最强,通过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其所产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初步鉴定为鼠李糖脂.  相似文献   

14.
洋葱假单胞菌抗汞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一种改良的方法提取洋葱假单胞菌的抗汞质粒,经过电泳分析,该质粒分子量约1.21×107D,23kb,把纯化的质粒直接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中,在含1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和30μg/mL HgCl2的肉汤平板上筛选转化子的抗汞菌株,从生长测定表明,含有抗汞质粒的E.coliDH5α转化株可在含60μg/mL HgCl2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且有较强的去汞功能。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PastI分别酶切,均无酶切位点,且大肠杆菌E.coliDH5α能稳定保存上述质粒。  相似文献   

15.
南淝河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受污染城市河道南淝河在进行修复前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于2009年10月(秋季)和2010年1月(冬季)在南淝河河道中采集水样,直接从水中提取总DNA,用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V3区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DGGE(变形梯度凝胶电泳)分离后,获得水体细菌群落的DGGE指纹图谱;同时运用平板计数法对水体的异养细菌进行计数。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位点南淝河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都很丰富,但不同季节优势种有差异;相同季节临近位点细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较高,且有顺河而下相近位点相似性增高的趋势。南淝河水体异养细菌数量秋季为20.3×103~616.3×103CFU/mL。冬季为2.3×103~53.6×103CFU/mL,冬季异养细菌数量比秋季低一个数量级,并且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多。但与其他同等富营养化水平的水体相比,其异养细菌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几种细菌质粒抽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 5种不同的方法对 5种不同属细菌共 7个菌株进行质粒的抽提 ,结果显示碱裂解法适于 4种有机物降解菌质粒的抽提 ,而假单胞菌质粒抽提法则适合于 7种菌株。为了获得分离细菌质粒的初步信息 ,可用假单胞菌质粒抽提法进行初步分析 ,进一步的研究需对质粒抽提方法进行比较才可确定最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明亮发光杆菌和鳆鱼发光杆菌为研究对象,检测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两种有毒物质的生物毒性,通过添加各种冷藏液,将发光细菌放置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进行振荡离心,重新悬浮于脱脂牛奶溶液冷藏,对比脱脂牛奶悬液冷藏、冻干粉复苏后冷藏以及新鲜菌液直接冷藏3种方法的温度条件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发光细菌采用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6 d后复苏相对发光率可达94.15%,说明采用此种冷藏方式有效提升了发光细菌活性的稳定性,在应对水质毒性快速检测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采集了某废弃炼油厂的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提取水中微生物总DNA,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通过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的细菌种群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库中阳性克隆的16S rDNA序列分属10个细菌类群,分别为γ-Proteobacteria(49.1%)、α-Proteobacteria(12.9%)、β-Proteobacteria(11.1%)、Bacteroidetes(9.2%)、Verrucomicrobia(6.7%)、Acidobacteria(2.5%)、δ-Proteobacteria(1.2%)、Actinobacteria(1.2%)、Planctomycetes(0.6%)、Unidentifiedbacteria(5.5%).在这一生态系统中,γ-Proteobacteria类细菌占据主导地位,接近50%,尤其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生物在文库中的比例达35.6%.该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中细菌与许多其它已知的降解菌亲缘关系较近,如鞘胺醇单胞菌(Sphingomonas)、红球菌(Rhodococcus)和短波单胞菌(B...  相似文献   

19.
表流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探讨表流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以及细菌环境影响因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表流湿地沿水流方向10个不同处理单元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冗余分析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6.57,细菌群落主要属于Proteobacterice(38.97%)、Bacteroidetes(15.63%)等18个门类,丰度大于1%的共有22个属;沿程细菌多样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性变化,最终处理单元与最初处理单元的多样性均较其余各处理单元低;细菌丰度与pH、ORP、NH_4~+-N、NO_2~--N、TN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