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电渗析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渗析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高效,低能耗等特点已经被多个行业广泛使用,本文阐述了几种新的电渗析技术,包括无隔板电渗析,填充床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等,并探讨了综述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工业废水"趋零排放"已成为相关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目标策略。高盐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工业难降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浓缩成本较高、杂盐及有机物污染等问题。电渗析技术可以选择性分离溶解性离子,近年来已成为高盐废水实现"趋零排放"目标的热门研究技术。系统梳理了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废水浓缩、杂盐纯化、有机物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以溶解性离子选择性分离为核心的新型电渗析技术,总结了单价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新型选择性电渗析膜堆和膜污染控制等热点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上述综述内容可为利用电渗析技术实现高盐废水"趋零排放"提供参考,也可为相关工业废水的处理及达标排放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废水中金属离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技术 ,功能高分子吸附技术 ,生物吸附应用以及电渗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赤泥中的氟化物含量,采用自制电渗析装置,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赤泥中的氟化物进行了电渗析去除研究,考查了电压梯度和液固比对电流以及悬浮液pH和电导率的影响,分析了电渗析技术去除赤泥中氟化物的效果。结果表明:电渗析初期,电流从最大值迅速减小;在同一电压梯度下,电流随着液固比的增大而减小;在电渗析过程中,悬浮液pH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电渗析技术可有效去除赤泥中的水溶性氟,其去除量随着电压梯度的升高而增大,最高去除率可达77.22%;液固比增大减小了水溶性氟的去除量,在1.0和2.0 V·cm~(-1)电压梯度下,较大的液固比有助于水溶性氟的去除。利用电渗析技术去除赤泥中氟化物时,应综合考虑电压梯度和液固比对去除量及去除率的不同影响,在保证去除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研究结果可为赤泥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方法可以通过电子的定向转移与精确调控,强化环境界面过程的速率和效率,其在水处理中体现出非凡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破解水危机和水污染的重要技术手段。近10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向电极高效、工艺耦合、低碳绿色转变,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功能电极材料设计、高效反应器与组合工艺开发、资源能源的定向转移与回收等重要方向。为深入研究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机理,进一步探讨电化学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重点关注电化学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对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电渗析/反向电渗析和电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知识介绍     
电渗析电渗析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分离、迁移或互换,达到浓缩和淡化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了污泥脱水技术(干化、焚烧、超声波、热水解、电渗析、混凝沉淀和其它常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结合应用情况对它们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电动力学技术强化原位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利用电动力学技术强化土壤及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和最新进展。电动力学强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等电动力学效应加速污染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运动,注入营养物、电子受体或活性微生物,或者利用电极反应和电流热效应为地下生物降解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电动力学技术能有效地强化原位生物修复,而且该技术不破环生态环境.安装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电渗析法去除草甘膦母液中影响膜通量的亚磷酸根,主要考察了pH值、工作电压、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影响,并对电渗析预处理后母液纳滤膜分离的膜通量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淡化液、浓缩液流量为30 L/h,pH值约为8.1,工作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2 h左右,温度〈30℃时,电渗析对母液中亚磷酸...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电渗析处理褐藻酸钠废水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渗析器处理过滤的褐藻酸钠废水,褐藻酸钠废水初始水质如下:Ca2+(56 mg/L)、Cl-(1 808 mg/L)、电导率(7.24 mS/cm)。处理目标值如下:Ca2+(60 mg/L)、Cl-(300 mg/L)、电导率(2.50 mS/cm)。运用Design-Expert分析软件,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流量、电压及淡水浓水体积比及其交互作用对直流电耗的影响。建立了电渗析处理褐藻酸钠废水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电渗析的直流电耗为响应值做响应面,确定电渗析处理褐藻酸钠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流量200 L/h、电压40 V、淡水浓水体积比1∶1。在此条件下电渗析的直流电耗最小为0.45 kWh/kg,电渗析器处理后的水质如下:Ca2+(56 mg/L)、Cl-(259 mg/L)、电导率(2.00 mS/cm),达到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超滤法预处理L-乳酸发酵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酒酒糟乳酸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 kDa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去除其中的蛋白质等杂质,为后续电渗析分离提纯L-乳酸提供合格的料液。研究表明,操作压力、温度、pH值和进料速度对蛋白质截留率、乳酸回收率和发酵液的膜通量均有影响;乳酸回收率与蛋白质截留率基本呈负相关关系,是因为被截留的蛋白质等在膜面形成滤饼层,有吸附并截留乳酸的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在操作压力为20 kPa,温度为27℃,pH为3.9,进料速度为280 mL/min的情况下处理效果最好,蛋白质截留率可达到98.01%,乳酸回收率可达到97.78%,发酵液的膜通量为7.26 L/(m2·h)。  相似文献   

12.
对纳米SiO2改性聚偏氟乙烯(SiO2/PVDF)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处理单组分电解质溶液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操作条件下,SiO2/PVDF离子交换膜的极限电流密度和脱盐率均大于未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离子交换膜。SiO2/PVDF离子交换膜的极限电流密度随着淡水流量和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SiO2/PVDF离子交换膜的脱盐率也相应增加;随着淡水流量增加,脱盐率会逐渐降低。为使SiO2/PVDF离子交换膜用于电渗析过程获得良好的脱盐效果和节约能量,NaCl质量浓度为500mg/L时电流密度应控制在1.17mA/cm2。  相似文献   

13.
The regeneration of chromium (VI) and the recovery of etched copper from chromium etching solutions by electrodialysis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a concentrator cell in the catholyte chamber. The concentrator media used are ion-exchange resins or activated carbon cloth. The maximum percentages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chromium and recovery of copper in these systems is however less than 80% and 90%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rocesses of oxidation of Cr(III) and electrodeposition of copper. A novel combination of electrolysis with electrodialysis and concentrator cell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that achieves 92% chromium regeneration and 90% copper recovery.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中硝酸盐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的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离子交换、反渗透、电渗、生物反硝化、化学和化学催化反硝化都可从水中脱除硝酸盐,但目前投入实用的只有离子交换、生物反硝化、反渗透三种工艺.这些脱硝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综述了饮用水脱硝的应用与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以大庆油田常规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为处理对象,建立日产水300t的超滤预处理和电渗析脱盐处理中试试验装置.考察该工艺所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掌握放大规律,为万吨级工业装置和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经过3000h长时间连续试运行,系统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浊度低于1.0 NTU,悬浮物和含油量低于1.00 mg/L,矿化度低于1000 mg/L,水质完全满足配制聚合物用水要求,证明采用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代替清水作为聚合物驱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7.
好氧颗粒污泥用于膜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膜污染,从而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从污泥特性角度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和减缓膜污染的原因,并且与活性污泥比较,提出好氧颗粒污泥减缓膜污染的优势,为膜污染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反应器在粪便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粪便污水及其处理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粪便污水的工艺、处理效果、透水量影响因素、膜清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