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始建于1940年,是阿拉善左旗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66153.55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6.4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生736名、教职工145名。学校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纵深发展,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文明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西华师大附小将生态文明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生态文明融入学校血液,通过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校风,成为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全国和谐学校、省首批绿色学校,省校风示范校、省无烟单位、南充市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朝阳区新升小学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ESD)示范校、青少年环保家示范基地、北京市节约型示范校、朝阳区首批绿色生态学校。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形象建设和办学规划之中,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之中,全面提高了师生讲环保,讲节约,懂生态的生态文明素养。整体规划——营造生态文明育人氛围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校园中富有感染力的环保提示语随处可见,南楼二层为"环保教育"主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石油附中依据生态教育现状,结合学情,将相关课程整合、开发,形成了可操作性强、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制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基于此,北京石油附中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把课堂作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制订了生态文明教育规划,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整洁美丽的绿色校园处处呈现着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充分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建校于2009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以"兰"作为文化建设核心,创建"兰韵"文化,形成了具有"兰韵"特色的生态文明校园。九年来,学校将打造"兰韵"生态文明校园的规划纳入学校整体发展中,确立"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建立多项专项管理制度,使"兰韵"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呈现出师生协同参与、社会广泛认同的良好局面。感兰之内涵,悟文明之神兰自古被誉为"花中君子",学校致力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南海实验学校是一所十五年一贯制现代化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办学十六年来,学校坚持从精神浸润和环境文化建设入手,着力推进文化校园、美丽校园建设,学生乐学、教师爱教,其美丽、大气和品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近年来,学校又积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生态,倡导教师、学生、环境共生共育理念,丰厚校园"高品质生活"土壤,打造"快乐校园"和"幸福校园"。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杭州市拱宸中学坐落于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建校于1957年,是杭州市拱墅区办学历史最久的公办初中。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级,120余名教职员工,1300余名学生;学校校园面积33亩,绿化面积8750平方米。近年来,学校秉持绿色环保教育理念,着力生态文明教育,成果显著。形成了"生态文明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学校先后获得"浙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江南名城太仓,小桥流水,风景如诗如画。这里诞生了曾经走出过四位"两院"院士和众多名望之士的学校——城厢镇第一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百余年文化积淀下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毓灵""致和"。学校创办至今,教育质量始终处于第一方阵,赢得广泛认可。学校切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打造教育生态文明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组织打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学校切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  相似文献   

10.
正济南市新苑小学南邻趵突泉,北依黄河,位置优越,环境典雅,底蕴深厚。目前,校园面积15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1.6%。多年来,学校秉承"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扎实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把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全面建设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的生态文明校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文化。近年来,新苑小学先后从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南宁市秀厢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友爱北路西五巷9号,创建于1952年,现有学生1203人,教师73人。近年来,结合校园"兰"文化特色,学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属性和自我精神需求,让心灵和自然相通,打造一种师生共赢、家长和社会共同认可的绿色文明和谐校园。环境创氛围,润物细无声学校形象地运用兰之"秀、雅、馨、香"  相似文献   

12.
<正>东营市第二中学是东营市人民政府2000年3月批准成立的一所市直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坚持以生态文明观,办"生态教育",把"生态学府、水绿书院"校园规划的理念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理念与行动,全员建立和落实"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学以致用、文明言行,生态校园、有序高效,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基本规则和秩序。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小学创办于1926年,位于三面环山、一面靠水、绿树成荫的坂田村东部。学校"田"文化几乎涵盖了学校秉承多年的育人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粹。自2004年重建以来,学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市一级学校高标准来建设、配置,并扩建了一个水稻田、荷花池和空中菜园,学校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展"田文化"的生态(现任校长欧斌的"田文化"办学理念是:崇真尚本,和乐田园)、健康的  相似文献   

14.
<正>济南市舜耕小学建校于1992年,坐落在大舜耕耘过的古历山(千佛山)脚下,因"舜耕历山"而得名。作为"国际生态学校",学校根植大舜文化生态文明厚土,以建设现代化生态校园为目标,秉承"融·和"理念,依托生态化教育课题研究,传承舜文化精神,汲取世界教育精华,创建优质的生态校园文化,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  相似文献   

15.
正岳富,河北省张家口市学校文化建设"百杰校长"之一,他对生态文明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并身体力行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岳富曾任张家口长青路小学和新华小学校长,他走到哪所学校,就结合本校育人特色开展不同主题的环保教育;他注重德育工作手段和模式的创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他创新工作方式,推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张家口市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扎实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东营市第二中学以"建设绿色校园"为载体,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建设绿色节能校园,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校风。倡导"绿色文化",走上文化立校之路学校领导确立了"立实成搏"的绿色文化理念和"能行教育立本,多元发展育人"的办学思想。以"创规范、求改革、谋发展"为工作思路,以"能行教育观"引领师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市上虹中学地处上海航天城所在的闵行区,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4个年级、25个教学班,学生800人左右,教职员工90余人。学校秉承"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的办学理念,坚持"上乘品质、虹韵校园"的办学目标,注重学校绿色、长效发展,着力创建科技和体育特色,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深化生态文明活动,创建人文与科技和谐发展的虹韵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机制营造绿色氛围,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上虹中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绿色学校"是全体上虹人的绿色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更需要全体上虹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青浦区颜安中学,坐落在练塘古镇老街南首。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发展规划为主线,"四色颜安"课程建设为工作核心,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学校特色发展,推进学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生态  相似文献   

19.
<正>海南华侨中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华侨中学,1992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国名校";2012年9月被评为海口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3月,成为海南省首批文明校园。近几年,学校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果,从而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加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汪娟校长为组长,校党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环境安全、保护绿水青山。老师同学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2016年9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