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忘的对联     
爸爸有一个在南通市国土局工作的好朋友了伯伯。双休日的一天,爸爸带我到这位丁伯伯家去玩。走进丁伯伯家,我的眼球立刻被挂在客厅正面墙上的一幅对联吸引住了,我轻声读了起来:保得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多么别具一格的家庭装饰呀,我不由得好奇地问了伯伯:“伯伯,别人家里的对联都是关于学习或生活的,为什么您家里的对联与众不同呢?”丁伯伯和蔼地说:“那是因为我整天与国土打交道,所以挂上这样一幅对联。”我更加好奇了,忙问:  相似文献   

2.
<正>姜伯伯名叫姜法军,今年50多岁,在我老家即墨城区环卫部门开车。别看姜伯伯肤色黝黑,相貌平平,他可是"美好家园"建设的功臣呢!因为他业余时间发明了扫树叶机,它不仅大大减轻了"马路天使"们的劳动量,而且效率提高了3倍多。凭着这台机器,姜伯伯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明星。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跟爸爸去姑姑家玩,在路上我有幸观看了姜伯伯的扫树叶机表演。只见这台  相似文献   

3.
这几天,森林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动物们的身体明显地胖了起来,而且大家三天两头闹肚子疼,甚至有一个小动物还因肚子疼而身亡了呢!动物们一个个心急如焚,生怕自己也遭遇不测。于是,大家便去找长颈鹿伯伯帮忙。他们来到长颈鹿伯伯家诉说道:"长颈鹿伯伯,这几天大家老闹肚子,身体明显越变越胖,小兔妹妹死了,这该怎么办好呀?""哎呀!这几天你们吃过喝过什么没有?"长颈鹿伯伯瞪大眼睛问道。"只吃了家门前的青草还有河水!""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我过两天再给你们答复。"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棵树种子,自从离开树妈妈后,我便随风伯伯游遍荒野、大江、稻田,我所见到的一切都与树妈妈所讲不同。树妈妈告诉我,文明的人类开垦荒地,建造了楼房,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生长繁衍。而我却看到:  相似文献   

5.
<正>大家好啊!你们知道我是谁么?我可是你们的一位老朋友了,我常常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我有着白白胖胖的身体,芬芳伊人的香气,喜欢穿一件灰土色的外衣。是的,我就是一颗稻米的种子。我的故事既不曲折也不动听,但却饱含了农民伯伯的勤劳和汗水。当我还是一颗稻米时,我和我  相似文献   

6.
小鸟的祈祷     
王媛 《环境教育》2012,(1):86-86
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那里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那里青草茂盛、百花齐放……我和我的伙伴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所有的动物都和睦相处,我们还常常聚在一起举行盛大的Party,我们的生活幸福极了。我们的家园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春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给我们送来了浓浓的绿色和幽香的花朵;夏伯伯带着清凉的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秋姑娘为我们奉上香甜可口的果实;冬爷爷披上洁白的衣服,为我们带来了明年的希望……我为有这样一个舒适、美丽的家园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7.
田间劳动     
今天是星期天,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我和爸爸漫步田间小道,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爸爸陪我第一次春游。 春天来到了,万物苏醒,小草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田间,农民们正在插秧,他们赤着双脚,面带笑容,拿起手里的秧苗往田里一“点”,一株株秧苗就笔直地插好了。那姿势帅极了,既自如,又娴熟,好像很简单,真让人羡慕。我便悄悄地跟爸爸说:“爸爸,我也想学插秧!”爸爸说:“你能行吗?”我自信地点了点头,心想:“这还不简单吗?手一挥就可以搞定。”“那好,你等一会儿,我去跟农民伯伯商量商量。”爸爸边说边向前走,在爸爸的恳求之下,一位农民伯伯终于答应了爸爸的请求。  相似文献   

8.
<正>讲述人:向学年龄:28岁外出打工时间:8年目前打工地方:内蒙古我是腊月二十五那天到家的。说是回家,其实没有家了,家里早就没人住了。我们家的房子是土瓦房,都快塌了。2008年从家走的时候,俺们把像样一点儿的家具都拉到小姨家了。我妈住在我小姨家,我有时候住在梁庄我大姨家,有时候住在干爹家,乱住。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见了第一个,是在上海打工的,是办公室文员,老家是咱们那儿的,没爹没妈。她姑替她操心,只要她姑  相似文献   

9.
昔月 《环境教育》2015,(Z1):98-101
<正>一转眼侨居到德国法兰克福已经十几年了,在这些年间我至少参观过当地的20家博物馆。去年圣诞节前夕,作为环保义工,我和先生每人从市政府获得了一张法兰克福博物馆通票。票面上标有市内34家博物馆的名称和地址,持票人在2天内可以随便参观被标注的所有博物馆。我拿到票后,马上决定:第一站,森肯贝格自然博物馆!这家座落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中心的自然博物馆,不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欧洲和世界上最著名、最具人气的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乡愁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的乡愁,不是邮票,也不是船票,是那特别的"固执"。我现在的家是高楼中的一套,而以前的家是低房中的一户。家乡的家很大,但能填满心;现在的家很小,却温暖不了心。家乡拥有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绚丽的霞;现在的天空白如死灰,毫无生机,偶尔飞过一架飞机,留下轰鸣声。站在家乡的窗台前,看到的是一片翠绿,听到的是  相似文献   

11.
家乡变丑了     
<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棵棵苍翠欲滴的百年老树,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鸟,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我的美丽家乡南辛庄。伴着日出,缕缕炊烟从烟囱中升起,人们开始做饭了。清晨的家乡雾蒙蒙的,一层白纱般的雾,笼罩了家乡,家乡像个睡美人。人们吃过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瞧,那边稻田里的伯伯正在插秧,这边叔叔正在给菜地浇水。哟,路那边猪圈里,两个奶奶正给猪仔喂食呢!正午,人们该吃饭了。拉上几张小桌,靠着小河坐好。先摆上一大碗黄澄澄、油亮亮的鸡汤,再  相似文献   

12.
<正>大清早,阳光刚刚洒到茂密的森林和碧波荡漾的湖水上,忽然听见天上传来清脆的叫声。"地球妈妈已经严重缺水了!"小黄鹂急急忙忙地喊着。听到这个消息,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很着急,大象伯伯马上召集小猴子、小熊,还有小鹿阿姨等许多小动物召开一次紧急会议,讨论"怎样节水来帮助地球妈妈"。会议一开始,大象伯伯用沉重的语气给大家介绍了小黄鹂带回来的消息:因为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地球妈妈严重缺水。小鹿首先发言:"节约用水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比如,每次用水时应该把水龙头开小一些,这样会节省很  相似文献   

13.
青色的回忆     
<正>清晨,漫步在幽静的、充满生机的林间小路,鸟儿们停在枝头上唱起了歌。公鸡的叫声唤起了整个小村子。阳光透过浓密的柿子树叶,洒落在山路上,一点一点像金子一般。草地上的老黄牛慢吞吞地享受着青草,不时地发出"哞——"。窄窄的石头桥,弯弯的山路,还有一间间矮矮的房子,这个美丽的小村子就是我的家乡。童年时家给我的印象,是一片或淡、或浓的青色。这颜色是叶尖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是柿子树深绿的老  相似文献   

14.
<正>儿子的小学时光是快乐的。实验小学是成都市的一流学校,位于市中心,离儿子爷爷家比较近,仅隔了一条街。儿子出生时户口上在爷爷家,本以为可以就近读实验小学,可人算不入天算。儿子读书那年,以一条马路为界,爷爷家所在地西御河沿街划在入学区之外了。交了2万元学校建设费,才让儿子进了实验小学。该校当时是素质教育试点,小学的素质教育实施具体有什么内容,我不甚了解,但有一点最突出的就是没有家庭作业。儿子回到家  相似文献   

15.
小鸟的悲述     
许胜柯 《环境教育》2011,(12):76-76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我悠闲地唱着。我生活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我和兄弟姐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次,我独自去远方大城市的姐姐家玩,飞累了,就在大树上休息。这时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把我的翅膀淋湿了,我就飞不动了。冻得直打哆嗦。我想躲起来,却被一个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20,(4)
正我是一个藏族人,来自四川若尔盖。我在家乡做草原沙化治理十多年了,慢慢地发现,草原、牛羊、牧民是离不开的,这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若尔盖是全中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黄河水的30%来自若尔盖湿地。记忆中的若尔盖实在令人着迷。牧民的孩子在马背上长大,从小放牧。可年纪那么小,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怎么知道?小时候放羊,爸爸跟我讲,今天我们家的牛丢了,有可能在冬季草场,你去找回来。怎么找呢?他比画着跟我讲,你这样走的时候,这里有一块沼泽地,这边有条河,过这条河时候你必须要找到不太深的地方;还有那边有一户,他们家的狗特别厉害,你得绕着走。我根据爸爸比画的地图,脑子里面反复想着,然后骑着马就这样寻找,找到牛羊的时候,我特  相似文献   

17.
<正>敬爱的人类:你们好!我是一朵美丽、快乐的小野花,我有一个美好的家:碧绿的草丛。我的好朋友——蜜蜂,常来采我的蜜。可现在,我卧病在床,蜜蜂也和我"拜拜"了。我今天变成这种悲惨的样子,都是你们人类造成的。从前几个星期的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喝一种又脏  相似文献   

18.
在星期四的下午,我们去了医疗废物处理站。那里的厂长姓李,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李伯伯。我们坐上了大巴车直奔医疗处理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工厂,这个工厂是医疗废物处理站,周边精河县、温泉县、博乐市、农五师大大小小的医院运过来的医疗废物,都要到这里来杀菌、焚烧、掩埋。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有一辆医疗废物转运车从精河运过来。我们观察了车间里有一排一排的小洞,李伯伯给我们解说了,说这个是紫外线把病菌杀死。再去一个大罐子里,去高温消毒,135摄氏度,经过45分钟,医疗废  相似文献   

19.
晚宴     
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实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落,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阳台。跟他们一起就座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刚做妈妈不久的朋友在QQ的个性签名里这样写道:"孩子的教育是个难题"。同样作为一个家有幼儿的母亲,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难题"。但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突然间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