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现场采样实验方法,研究了上海市典型区域内几类非渗透下垫面沉积物的重量分布和粒径分布特征,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分布以及对应的粒级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几类非渗透下垫面沉积物中值粒径平均值基本在100μm以上,马路下垫面中的粒径显著大于其他下垫面,在200μm以上。除马路下垫面外,随沉积物粒径增加,其重量组成百分比例逐渐下降。各下垫面沉积物累积重量和富集的污染物分布范围较广,人行道累积沉积物的单位重量显著大于其他下垫面,而不同污染物富集浓度在各下垫面间表现结果不一致,总体上广场下垫面和马路下垫面稍大于其他下垫面。综合分析认为,上海市各下垫面沉积物重量分布和污染物浓度分布与国内外较发达城市基本相当,其中TN、重金属Cd、Cu、Pb和Zn等指标污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北部湾油田海域沉积物重金属10年监测数据,基于标准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Pb、Zn、Cd和Hg 4种重金属进行变化规律、富集特征和生态危害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4种重金属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总体处于良好状态,2011年后Cd含量上升明显;2013年,重金属富集程度由大到小为Pb>Zn>Cd>Hg,Pb和Zn属于中污染水平,Cd和Hg属于低污染水平,2011年后Cd富集系数上升明显;多年来,4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2011年后Cd生态危害指数增幅明显。与临近海域相比,Cd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与国内其他海洋油田相比,Zn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宗粮食作物玉米植株各器官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选择6个玉米品种进行盆栽实验。盆栽试验的土壤来自西南某省铅锌矿区。研究结果表明,(1)6个供试品种植株籽粒中,Ni、Pb、Zn的含量全部超标;部分品种玉米中的Cd含量超标;6个供试品种植株玉米中的Cr、Cu含量全部达标。(2)重金属含量在玉米各器官中存在交互效应;如,供试植株叶片中Cu与Ni、Pb与Zn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在供试植株的叶片和茎秆中,Cd、Pb、Zn三者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3)金属Ni在供试植物茎秆与籽粒中存在交换的情况;金属Pb的含量在供试植株根部与茎秆的差异较大,其可能原因是植株茎秆对铅的吸收达到了饱和上限;金属Zn的含量在植株籽粒与茎秆中的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Zn在玉米植株内的移动性强,且Zn最容易在籽粒中积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重庆玉滩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情况,监测了玉滩湖表层沉积物中Cr、Cd、Pb、Cu和Zn的相对含量,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滩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Cd、Pb、Cu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41mg/kg、0.75mg/kg、46.04mg/kg、66.98mg/kg、131.55mg/kg,Pb和Cu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u(轻度)Pb(轻微)Cd(轻微)Zn(轻微)Cr(无污染);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Pb、Cd含量显著正相关,是玉滩湖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因子;玉滩湖总体的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Cd(中等)Cu(轻微)Pb(轻微)Zn(轻微)Cr(轻微),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垂向分布特征,选取南宁市那降水库和天雹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测定沉积物中Cr、Cu、Zn、As、Cd、Hg和Pb 7种重金属在垂向上的含量分布,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天雹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较那降水库严重,且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远远高于南宁市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显示,重金属Cu和Pb平均含量呈波动增长趋势,Zn和Cd呈持续增长趋势,而Cr、As和Hg呈波动下降趋势。由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垂向变化来看,重金属Hg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不同深度处均大于0.45,离散程度较高。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HgCdZnCuPbCrAs,重金属Hg累积最严重,属于中度污染程度,且有逐年加重趋势,两个水库的相似点是重金属Hg和Cd也有明显累积,处于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
沱江流域上游储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并通过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最终富集于沉积物中,对沱江流域沿岸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沱江流域上游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查明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重金属来源,对重金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RI值显示,流域整体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5、15号点处于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6、9、11号点为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绵远河中Pb、Cd为轻微-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采用逆王水和氢氟酸的混合体系微波酸消解土壤与水系沉积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六种金属元素(As、Cd、Pb、Cu、Cr和Ni)含量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消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0℃下运行25分钟对土壤与水系沉积物中的六种金属元素均具有很好的消解能力,备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在对实际土壤与水系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后得出采样区域的土壤与沉积物中这六种金属含量水平正常。  相似文献   

8.
矿山开采和冶炼可对矿区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明确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规律,在吉林省镍矿区采集了27个区域的土壤和玉米植株样品。结果表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p H为5.00~6.82,有机质的含量为2.79%~7.93%,部分采样点的Cd和Pb超出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大部分采样点的Cu和Ni超出吉林省土壤背景值,所有采样点的Zn超出吉林省土壤背景值。玉米籽粒中Cd和Pb未检出,玉米茎中Cd未检出,27个采样点中有23个采样点的玉米籽粒Ni含量超过我国粮食及制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NY 861-2004),而仅有4个采样点的籽粒Zn含量超过我国限量标准,所有采样点的籽粒Cu含量明显低于我国限量标准。随土壤重金属全量增加,玉米根Cd,Cu,Ni,Pb和Z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根Cd,Cu,Ni含量与土壤重金属Cd,Cu,Ni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Pb和Zn含量与土壤重金属Pb和Zn全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赋存形态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不同,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潜在环境危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本研究在西湖和东苕溪设置12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采用改进BCR分步提取法,提取了重金属污染物的4种化学形态,分别为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以弱酸提取态为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并易于发生迁移转化,生态风险较高。Cu离子对有机质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导致Cu的可氧化态含量较高也有一定的生态风险。Pb会被Fe-Mn氧化物所吸附导致Pb的可还原态含量较高,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危害。Mn的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含量都较高,在迁移的过程中变化地较快,能够逐渐降低Mn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其他各重金属(As、Cr、Zn)则都以残渣态为主,潜在危害较低。  相似文献   

10.
马边磷矿区磷矿资源丰富,区内磷矿开采企业较多。在开采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当地的河水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马边磷矿区的环境影响问题,本文通过对磷矿区采集的水体样品和同一地点的水系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共检测了Cd、As、Cu、Cr、Pb、Zn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如下:马边磷矿区河水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较低,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3838-2002)。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其中:Cd、Pb、Zn分别为2. 06mg/kg、182. 39mg/kg、479. 13 mg/kg。与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25. 7倍,Pb元素超标5. 9倍,Zn元素超标5. 5倍,其余元素未超标。与马边地区1∶20万区域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3. 12倍,Pb元素超标3. 3倍,Zn元素超标2. 5倍,As元素超标1. 6倍,Cu、Cr元素含量在背景值以内。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29. 4倍,Pb元素超标7. 7倍,Zn元素超标7. 1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的生态危害指数最大,其次为Pb和As,其余Cu、Cr、Zn等元素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乌伦古湖上覆水水质因子与沉积物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本次对乌伦古湖8个(大湖5个,小湖3个)采样点的上覆水体水和沉积物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伦古湖水体中的溶解氧与沉积物有机磷、沉积物总氮、沉积物硝态氮呈一定的负相关,表明高溶解氧的水环境下,有利于抑制沉积物释放氮、磷;水体中的硝态氮与表层沉积物中的水溶性硝态氮、氨氮以及总氮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水体硝态氮的治理应放在外源治理;水体中的总磷与沉积物总磷和沉积物无机磷呈较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底泥中的总磷已经成为水体中总磷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成都市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对成都市区20个公园灰尘中9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运用富集因子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其进行生态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区公园灰尘中Pb、Cr、Co、Cu、Mn、Ni、V、Zn、Cd平均含量分别为82.4、147.4、16.8、101.2、642.7、30.7、91.3、512.1、1.2 mg/kg,其他城市相比Mn、V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则处于中等水平;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表明,公园灰尘中Cd、Zn、Pb为重度富集,其余为中度富集;潜在生态指数评价表明,公园灰尘中Cd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很强,其余均为轻微;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9种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均可忽略,而致癌重金属元素Cd、Ni、Co、Cr均不存在致癌风险。整体来看,成都市区公园空气质量较好,适宜开展各类休闲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锰矿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壤的影响,选取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矿区土壤p H值、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研究了矿区土壤环境特征;利用单因子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评价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运用Hakanson法评估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分析获得重金属含量与有机质、p H间的相关性。监测分析了该区域土壤中Mn、Cr、Cd、Cu、Zn、Pb金属的含量,整体呈现Cd、Mn污染,污染程度均达到5级;潜在生态风险RI值为1077.79,等级为很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H值与C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漆燕  成应向  刘湛  肖亚琼 《四川环境》2011,30(6):104-107
通过对湘江株洲段6个监测断面左右两岸共32个底泥样品重金属Pb,Zn,Cd,As,Hg和Cr质量比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霞湾断面是重金属富集最严重的断面;Cd,Hg和As的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三级标准和长沙-湘潭-株洲3市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含量大部分分布特征为右岸高于左岸;从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看,湘江株洲段各监测断面潜在生态风险都很高;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g〉Cd〉As〉Pb〉Zn〉Cr。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城市河流秦淮河、运粮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11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河道沉积物APA分布差异性;通过测定沉积物pH值、营养元素(碳、氮、磷)含量,探讨了沉积物理化特征对APA分布影响。结果表明:(1)外秦淮河沉积物APA平均浓度最低,为10 214.9m·g·kg~(-1)·h~(-1),内秦淮河最高,为20 021.2 mg·kg~(-1)·h~(-1),APA分布与河道水力流通性及优势植物类型有关;(2) APA含量与总磷、氨氮、硝酸盐氮、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pH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表层沉积物丰富的营养成分充足情况下,将促使微生物新陈代谢,使得APA升高,而pH升高则会抑制APA。  相似文献   

16.
采用ArcGIS 9.3和GPS技术对仁寿县龙泉山南端202个土壤样点耕层(0—20cm)的Mn、B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泉山脉南端土壤中Mn含量由西向东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平均含量为(169.70+62.99)mg/kg;B含量由西向东呈逐渐减少趋势,平均含量为(0.51±0.39)mg/kg;在pH各分级之间的Mn、B含量差异性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且Mn含量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有机质含量各分级之间的Mn、B含量差异性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且B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香菇、木耳、平菇的Cu,Zn,Pb,Cd背景值,提出了背景值范围和异常值下限。研宽了香菇、双孢蘑菇、木耳和风尾菇对Cu,Zn,Pb,Cd的富集作用,提出了食用菌对重金属富集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稻草——凤尾菇Cu,Zn,Pb,Cd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对稻草栽培凤尾菇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龙湾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广州市番禺区龙湾涌沉积物重金属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表明龙湾涌沉积物重金属含是沿河分布的差异与水流速度、工业排污位置有关,采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龙湾涌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其次为Cd、Cu、Pb、Cr、Zn。污染最严重断面是龙湾闸口,龙湾涌重金属潜在污染除龙湾闸口沉积物Cd属中等生态危害外,龙湾涌生态危害属于轻微。  相似文献   

19.
柴窝堡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表层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Pb、Cd含量均超出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除湖心区外,Cd在5个监测区域中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中等;其它重金属在5个采样点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各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Cu,Pb与Cd、Cu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4种元素污染源可能相同。柴窝堡湖表层底泥受到Cu、Zn、Pb、Cd污染,需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重金属由底泥进入水相。  相似文献   

20.
实验采用王水提取和四酸消解两种不同的消解方法,对沉积物实际样品进行前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铜(Cu)、锌(Zn)、铬(Cr)、铅(Pb)、镍(Ni)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Cu,Zn元素通过两种消解方法测得结果相近,Cr,Pb,Ni元素则有明显差异。对数据结果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了Cu与Ni,Cr的相关性略差,其余元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