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意大利学生安柯利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本书的主旨,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读《爱的教育》,就像是读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文中的人物和我们一样,看见朋友受欺负,会挺身而出;看到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会愤愤不平;听到感人的故事,也会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书中所描  相似文献   

2.
《涂满油漆的村庄》是广西少数民族作家李约热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里,作者笔下塑造的农民形象,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凸显了一直不被现当代作家重视的农民自我意识表达的问题,体现了这位出身农村的作家对农民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郑上保 《环境》2011,(Z1):67-69
在一部描写22世纪海底城市的科幻小说中,海藻可以用来产油,珊瑚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如今这不仅仅只是作家笔下的幻想之境,海藻产油正成为一种可以触摸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郑上保 《环境》2011,(1):67-69
在一部描写22世纪海底城市的科幻小说中,海藻可以用来产油,珊瑚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如今这不仅仅只是作家笔下的幻想之境,海藻产油正成为一种可以触摸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组织策划的"记录美丽中国、讲述生态环保故事"系列丛书日前已正式出版发行,为六五环境日献上"文化之美"。"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丛书—《爱在山河人间值得》收录了2019年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的事迹,感人故事直击人心;《爱在山河丹青水墨》收录了国内知名书画家的170余幅书法、国画作品,在丹青水墨中体味艺  相似文献   

6.
<正>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北方文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长篇小说《三家孩子一个妈》作品研讨会"在小说的创作背景地黑龙江省六三农场召开。来自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文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日报社、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等单位,20余位作家、评论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形象塑造、思想深度、地域特色等不同视角对这部小说展开了研讨。作者温明远先生长期在我省司法战线系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没有黄浦江,就没有上海。我们对黄浦江应该怀有对母亲那样的深厚感情。我希望上海的作家、音乐家,能够创作出一首《我的家在黄浦江上》的歌曲,激励上海人民爱中华,爱上海;鼓舞起振兴中华、振兴上海的斗志。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爱的教育》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及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就是为了爱——爱自己、爱父母、爱同事、爱同学和爱孩子。只有好好爱自己,别人才能够爱你,只有喜欢别人,别人才能够喜欢你,只有你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够敬畏你。图书馆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学校没有硬性指标:每个学生什么时间一定要去图书馆看书,学生到图书馆来看书,那是因为他们是好学生,喜欢学习,喜  相似文献   

9.
提起食人鱼,人们大多会联想起两部文艺作品:哈罗德·罗宾斯撰写的小说《食人鱼》和美国恐怖电影《食人鱼》。在小说中,哈罗德借用食人鱼残忍的自然生存规则描述了书中主人公卷入黑手党生涯却又不甘堕落的冒险经历。而电影《食人鱼》则更是用感官的、血淋淋的场景描述了食人鱼的残暴性情。食人鱼(也叫食人鲳)是生长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里一种凶狠的鱼类。由于颈部短,头骨特别是颚骨十分坚硬,上下  相似文献   

10.
曾经是情感作家的周德东转写恐怖小说十年后,又转回到情感作家的路线,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女儿十岁了,他要写一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女儿。这本书用心写了十年,正如周德东所说:“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关兮的故事,每一天的文字颜色都不同,新新旧旧,深深浅浅。手写体是温暖的。我不想用电脑,电脑字冷冰冰的,缺乏情感,代表不了我对关兮的爱。”于是有了这本《关兮美兮》。  相似文献   

11.
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作家锦璐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人生路上的求索者"形象,这类人物形象的共同特征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愿望而积极奔走着。这些人物形象都源于当下的生活。作家设置种种困难和障碍,使这些人物在实现自己愿望的道路上行走异常地艰辛、痛苦。作家小说叙述凸显了人性的主题,引发读者思索。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所翻阅的书中,"爱情"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名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爱情潜伏于每个角落或是浅吟低唱,或是辗转别离。爱情之于女人,犹如缠绕蔓生的藤,生生将其束缚,而女人,却自甘且心安。《一个女人的史诗》系著名作家严歌苓所作,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田苏菲从16岁到66岁漫长的爱情故事。本文旨在从严歌苓的此部小说中探究爱情的弥久魅力。一、田苏菲:从最初的心动到一生的坚守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州市一级幼儿园从化市第二幼儿园创建于1995年,是从化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幼儿园,经历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不断茁壮成长,发展成为从化区域的品牌窗口园、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东省绿色幼儿园。近几年,该园以积极探索"乐爱"教育文化为切入点,引领幼儿园发展。通过不断发掘"乐爱"文化內涵,确立了"和·乐·健·爱"的办园理念。通过"以爱立园,以美塑园"的发展思路,以爱载德,以乐爱的规范、誓言、承诺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文学"虽是当代的概念,但文学作品中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却贯穿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里的生态——英美生态文学赏读》以古代西方对于自然的认识为开篇,继而突出展现英美经典文学中的自然书写和生态情怀,最后以探讨当代英美生态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结束,表现出人类对于自然认识地不断提升,以及与之和谐相处的探索和追求。《文学里的生态——英美生态文学赏读》一书分为4个部分,选文28篇。每个部分均有背景介绍,每篇选文包括作家/作品简介、注释、作  相似文献   

15.
<正>朋友在自己博客里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有绝望的感觉》,阐述了他在一所中学组织班会的无奈、悲哀甚至绝望。这是一个善于思索、颇有见地的班主任,也是我一向敬重的朋友。他在文中说,那天,他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讨论"我们为什么爱说脏话"。朋友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视频、有故事、有文字,内容颇生动。但上课不久,就有两个女生看着手机频频笑出声,  相似文献   

16.
正"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一梅一严冬,一蝉一夏天。蝉鸣,是夏的标配,是夏天这个季节特有的大自然交响乐;蝉鸣,让夏天才像个夏天。古往今来,蝉的鸣唱,使无数多愁善感的诗人写下了优美动人的诗篇。身居都市,偶然一声蝉鸣,都会唤起一丝儿时回忆的感动与喜悦。"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一曲欢快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正>许多人在谈班主任工作时,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爱!是不是只要有爱就能解决一切的教育问题?我认为并非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却不仅仅需要爱,如果没有智慧,那是死板偏执的教育;而如果没有宽容,更是拔苗助长的教育。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智慧"与"宽容",三者缺一不可。一、爱——于细微处,见真功夫没有了爱,教育将变成一潭死水,可是爱需要方法、技巧。班主任很辛苦,除了上课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背景】挖掘文章人文内涵,温润心田《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其中几篇课文讲述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深沉博大而又最朴素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对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缺乏了解或许只有最朴素的恻隐之心,从来没有真正去触摸过他们的感受,不知道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深深体会文中丰富的情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代》上映,在"小伙伴"中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影片剧情的缠绵、纠结赚足了少男少女们泛滥的泪水。导演郭敬明随后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导演?作家?他的身份在公众心目中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这样如星辰般璀璨在公众视野的作家已经组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促进今天文化产业的腾飞。郭敬明、韩寒、蒋方舟……无一不是在人们的追捧热议中"创作"着。那些或缠绵颓废,或喧嚣高调的文字,似乎要为这一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民俗》一书由赵九州、宋倩共同撰写,在书里,二人生动描绘了自己的家乡——武安市的生态环境,讲述该地的物质生产情况、民间歌谣,着重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微观环境史阐述传统物质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作者认为,生态旅游可以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