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核算阳宗海入湖总磷负荷、阳宗海水量平衡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阳宗海总磷环境容量,对阳宗海总磷变化规律进行解析,并分析了总磷超标原因.  相似文献   

2.
阳宗海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梅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70-171
通过对1997~2001年阳宗海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采用秩相关系数检验法得出结果表明总磷、总磷这5年呈下降趋势,而高锰酸盐指数变化不明显,富营养化的威胁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进行19次定性、定量采样的基础上,分析了藻类组成及优势种,共观察到藻类8门67属;研究了藻细胞密度的变化及其与总磷、总氮、叶绿素a的关系,探索了阳宗海湖心全年的优势种——蓝藻细胞密度与TN/TP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水中 ,总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总磷特性的研究 ,应用了紫外光氧化消解分析自然水中总磷成分的快速方法 ,并将该方法结合ADuC812单片机技术开发出了快速分析总磷的装置  相似文献   

5.
在对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进行19次定性、定量采样的基础上,分析了藻类组成及优势种,共观察到藻类8门67属;研究了藻细胞密度的变化及其与总磷、总氮、叶绿素a的关系,探索了阳宗海湖心全年的优势种——蓝藻细胞密度与TN/TP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朱斌波 《环境科技》2008,21(5):51-53
总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磷以多种形式存在,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更新.总磷标准的尺度不相一致。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给出了能让已有标准内在联系更加完整和协调的建议.期待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对废水中总磷排放标准作出更加明确合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省平水期地表水总磷监测结果分析,探讨地表水总磷的构成、成因;提出了从源头治理地表水总磷污染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总磷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年实测水质资料,对三峡库区总磷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三峡库区总磷浓度基本上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多数断面总磷浓度能满足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乌江总磷浓度普遍低于长江。并对总磷负荷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近10年来阳宗海的水质变化特征及砷污染事件发生后砷的治理成效,对2012—2021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砷等主要监测指标削减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标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近10年来阳宗海水质有所改善,特征污染物砷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巢湖富营养化问题比较严重,蓝藻水华暴发频繁。流域内人类生产及生活活动产生的一部分营养物质,随着降水、径流等方式汇入河道,流入湖泊,影响湖泊水质。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了流域降雨量与各入湖河流流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入湖河流营养负荷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淝河的总磷入湖负荷与巢湖西半湖总磷浓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拟合度最高,为0.618。研究总磷浓度对入湖河流总磷负荷的响应一方面为预测蓝藻水华暴发提供数据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为流域污染负荷控制和水源地水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借助GIS技术,运用USLE预测模型,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阳宗海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运用遥感和数学统计对USLE中的参数进行了选定,并通过合理的USLE因子算法,得出了2004年阳宗海流域的土壤侵蚀分布图和侵蚀总量。结合实地考察和土壤侵蚀状况,对土壤侵蚀原因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底泥As(砷)形态转化与磷(P)的内在关联,揭示湖滨底泥中As形态和磷形态转化带来的生态风险,选取云南阳宗海湖滨湿地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上覆水不同水平磷(K2HPO4,以P计)输入〔ρ(P)分别为0、1、5、10、20、60 mg/L〕的短期(1~72 h)和长期(7~30 d)扰动室内模拟试验,基于底泥对磷的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探究底泥中As释放及As与磷形态转化的规律.结果表明:①短期试验中,磷输入量为0~5 mg/L时,底泥As释放量为0.004~0.009 mg/L;磷输入量≥10 mg/L时,底泥As释放量为0.052~0.120 mg/L.②长期试验中,第7、15、30天底泥中w(TAs)平均值分别为(13.31±1.87)(10.39±0.74)(17.88±0.65)mg/kg,呈先降后升的趋势.③随着磷输入量的升高,底泥中As和磷的形态均表现为由非活性态向活性态(弱酸提取态As和磷酸二钙)转化,As和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增加.研究显示,磷输入能促进底泥中As和磷由非活性态向活性态转化,增加其生物可利用性,生态风险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3.
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环境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6个方面,对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80%三种保证率条件下,湖泊净化需水量占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的95%左右,说明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满足湖泊稀释自净;从湖泊环境功能角度分析,即阳宗海目前主要环境功能为稀释净化其入湖污染物,不符合其目标环境功能。同时,由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其对应蓄水量可知,阳宗海流域只有少量的可供水量,附近居民区及各种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整个湖泊的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不同形态磷的沉积记录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浸取法,研究了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影响磷含量与分布的因素和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在细、中和粗3个粒级的沉积物中,无机磷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Ca-P则是无机磷的优势形态,有机磷只占较小的比例.粒度、有机碳(OC)、pH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除Ca-P外,其他形态的磷大都随着粒度的变细,含量逐渐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表明,胶州湾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主要包括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等4种赋存形态,并且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随着粒度的变细,其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与浮游植物的数量和水体中的磷酸盐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阳宗海水体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宇  孙冶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08-111
以近年来阳宗海水体TP、TN、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水体中N、P比和水生生物特性等湖泊富营养化要素综合评价了阳宗海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在总结阳宗海污染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富营养化威胁,建议将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内外污染源以及强化流域环境管理作为新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云南阳宗海湖底沉积物重金属分布与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阳宗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Pb、Cu、Cr、Mn、Zn、As的含量,平均值依次为40.3mg/kg、97.6mg/kg、145.8mg/kg、617.9mg/kg、149.2mg/kg、31.4mg/kg。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的累积最严重,As、Zn、Cr也发生明显的累积。Mn的累积程度略低,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Pb含量接近背景值,显示轻微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uAsCrZnMnPb。分析认为,工、矿、旅游业排污等人类活动因素与岩石风化等地球化学过程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两个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水平分布产生两种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太原汾河景区的水质状况并为其水质保护和水华暴发预警及防治提供依据,2012年6月至10月,对该区域8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氨氮、总氮和总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样点总氮超标,总磷相对稳定,均不超标,氮磷比变化较明显,多数采样点以7月份的细胞密度较高,下游端较上游端浮游藻类生长旺盛,污染情况也较为严重。多数采样点浮游藻类细胞密度与总氮和氮磷比呈负相关,与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都匀毛尖茶土壤中总磷的含量;方法:以贵州省都匀市毛尖茶产地--螺丝壳山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法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于700 nm波长处测定土壤中总磷含量;结果:都匀螺丝壳山中土壤中总磷含量在177.58 mg·kg-1~353.92 mg·kg-1之间;结论:都匀毛尖茶土壤中的总磷含量在全国基本水平范围以内,总磷含量与土壤的类型、土壤所处海拔高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别选取MgCl2、ZnCl2、CaCl2、CoCl3、FeCl3、AlCl3等6种金属化合物合成9种不同类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利用其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无烟煤基质进行LDHs覆膜改性;构建模拟基质试验柱,对改性前后的无烟煤基质进行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无烟煤基质,各种LDHs覆膜改性基质对总磷、溶解性总磷、颗粒态磷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Zn2+参与合成的改性基质对总磷、溶解性总磷、颗粒态磷和磷酸盐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ZnCo-LDHs和ZnAl-LDHs改性基质对总磷和溶解性总磷的平均去除率超过95%,对磷酸盐平均去除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