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江镕 《环境》2009,(6):1-1
1972年6媚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国际社会成员国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聚会于内罗毕,审议了为执行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计划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并郑重要求各国政府和人民巩固与发展迄今已取得的进展,同时对全世界环境的现状表示严重关注,指出迫切需要在全球、地区与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加紧努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和总结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行动计划的主要成就;展望世界环境的前景和国际合作;规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后十年的目标和任务。这次会议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赵紫阳总理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发了贺电;肯尼亚等国的总统到会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105个国家和149个国际组织的代表3000多人,其中有40多位政府部长和付部长。会上有106名代表发了言,我国代表团团长李景昭同志代表中国政府作了题为《环境保护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积极因素》的发言,全面地评价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介  相似文献   

4.
1969年。经由瑞典政府提议.联合国大会决定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72年6月5日,会议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环境新观念的诞生,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1972年6月5日。全球环境保护的航船从斯德哥尔摩启航。33年过去了,让我们重回斯德哥尔摩,去寻找历史的轨迹.去了解这座环保之都的未来航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前的六月五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人类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获得了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环境的能力。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都在提醒世界人民要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50年代末期,美国等工业发达的国家,其环境问题开始突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促使全世界人们不得不研究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于是一九七二年六月五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百一十三个国家、一千三百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历时12天,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相似文献   

7.
正政策部署1972年6月5—16日·中国派出了以唐克为团长、顾明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正大规模地改变周围的环境。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造成了资源毁坏和枯竭,环境退化、自然界的平衡受到扰乱,水、空气、土壤和生物的污染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113个国家。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第二十七届联大审议和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联大2997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是联合国系统中把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全球性组织。  相似文献   

9.
封面介绍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会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把每年的6月5日订为世界环境日。会议期间瑞典发行了两枚纪念邮票,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又先后发行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封面选登一些以纪念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 1.我国发行的“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纪念邮票;2.尼日尔发行的保护皇冠鹤邮票;3.意大利发行的防止工业污染的邮票;4.安道尔保护水源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建议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即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则署在每年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中,表彰“全球500佳”。每年环境日主题不一,1986年的主题是“环境与和平”,1987年是“环境与居住”,  相似文献   

11.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同时,确定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在这一天都要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强调保护和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是隶属于联合国大会的一个国际性环境保护协调管理机构。它是根据一九七二年六月份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决议,于同年十月份成立的。总部设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现任执行主任是穆斯塔法·托尔巴博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要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规划和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个组织的活动范围包括以下十二个  相似文献   

13.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由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造福后代子孙而需共同努力。这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第一次把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事业提高到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问题来认识,为以后保护全球性环境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环境会议,会议决  相似文献   

14.
各国议会联盟环境特别委员会会议于1987年2月23日至2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这次会议检查了上届各国议会联盟执行环境大会有关决议的情况。有17个国家共60余名议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黄志新●自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诞生了第一个人类环境质量宣言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特别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加强环境管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性促使人类迅速改变那种大量...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宣言全文如下: 序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会议, 重申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怀着在各国、在社会各个关键性阶层和在人民之间开辟新的合作层面,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目标. 致力于达成既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乡——地球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7.
1972年6月5日,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大会将会议开幕的日期6月15日设立为了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al Day),  相似文献   

18.
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的邀请,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于12月2日离开北京前往肯尼亚内罗毕,参加12月7日至8日环境署召开的审议1992年环境状况报告高级顾问会议。托尔巴邀请世界上10名知名度高的环境专家和部长级官员参加这次会议。会议议题是总结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20年间,各国政府和各种环境组织所采取的政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现有的国家、地区和全球的环境机构的调整提出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1982年5月10—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召开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04个国家、12个联合国机构、17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此外,还有47个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派人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对贯彻“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0.
鉴于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联合国于一九七二年六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通过了一个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109项具体建议,还通过了庄严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其中包括26条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