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在建立新型一体化Am On反应器的数学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实验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对影响新型一体化Am On反应器运行效果较大的相关参数(气水比、C/N值和污泥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进行了运行优化,为实现反应器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依据.图6,参7.  相似文献   

4.
鱼藕共生生态工程增益减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工程原理 ,应用加环措施 ,在藕田套养泥鳅和黄鳝 ,作为生产、增益、减耗复合环 ,促进鱼藕互利共生。在完全不施农药的情况下 ,有效地防治危害莲藕的食根金花虫 ,达到藕鱼增产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的效果。实验表明 ,混套养泥鳅和黄鳝的效果最为明显 ,防治率和促藕增产率分别为 83 %~99%和 12 .7% ;单独套养泥鳅或黄鳝的防治率分别为 66%~ 90 %和 5 9%~ 85 % ,促藕增产率分别为7 6%和 2 3 %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是我国山地植被破坏历史最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山地生态系统,“七五”期间国家将绿化太行山列入重点攻关项目。从1986年开始,作者根据生态工程原理提出:环境辨识工程、种群引进选择工程、种群匹配工程、水土富集工程、时间节律工程和食物链工程为主的立体林业工程新思想,并在湘山小流域建起实施模式。经四年的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基于CLUE-S与灰色线性规划混合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法,在导入区域政策、社会经济、生态目标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条件下,进行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统一优化,并以嘉兴北部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共设置现状趋势情景、规划目标情景和规划可持续情景这3种模拟情景.规划可持续情景侧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故对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和农用地持续减少起到明显调控作用,可实现生态敏感区环境和粮食安全的双重保护,是理想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案.CLUE-S模型与灰色线性规划的耦合能够兼顾现状条件和区域发展目标,模拟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是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于水文预报的优化BP神经网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广东省滨江流域的水文观测资料,建立了以前期降水量为预报因子、以水位为输出的BP人工神经网络水文预报模型。首先采用了合理的方法进行样本组织,进而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技术进行输入因子的确定,然后进行了不同隐层节点数、不同转移函数、不同训练算法的组合试验,确定了应用于水文预报中的优化BP神经网络:网络结构为8-9-1;转移函数的组合方式为tansig-线性函数;训练算法为采用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为便于精度分析,还采用了最优子集回归模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BP网络模型无论在拟合精度还是在预测精度上都高于最优子集模型。总的来说BP网络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水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9.
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做到人口经济与环境的整体优化,传统的思路是控制人口经济发展。80年代以来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以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二、三产业的融合来促使人口经济环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取得人口经济与环境的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提供实用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人口经济与环境整体优化模型的思路,给出了具体模型的建立方法,讨论各项参数的获取,从而可为城市人口经济与环境整体优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是根据“控源导流”整治战略构建的一项示范工程。拟将盐城市区污水截流入网,用污水渠道送至海涂生态工程,实现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结合。全程实行4级水质控制,生态工程的场址选择遵循“四忌四宜”原则,即忌人群、忌饮水、忌生食食品、忌超载,宜苇、宜林,宜草,宜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态工程处理芦苇制浆中段废水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稳定塘和苇田的设计参。通过对工程预期处理效果和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在可供利用的大片苇田,运用生态工程处理纸浆废水,不仅可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而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刘辽宁省重点污染控制区——望花区进行区域件生态现状调查,查明了区域内植被分布特征和生长状况,确定了大气特异污染物氟、氯对植物的影响程度及其相关性分析,并为改善该区生态环境提出了绿化生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郊森林区对城区环境生态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城郊森林区正成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定常熟市及近郊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验区,根据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测试结果,分析探讨城郊森林区对城市区域的生态影响及作用机制,表明森林群落是优于其它下垫面类型的多层,多效,可持续利用的城区环境生物净化器。  相似文献   

15.
取代芳烃的生物降解性与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了42种取代芳烃的生成热Hf、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量MW、分子总表面积TSA及偶极矩μ。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参数BOD进行QSBR研究。对训练组而言,线性方法和神经网络法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15.9%和11.4%;而测试组化合物的平均百分误差分别为14.5%和13.0%。无论对于测试组还是训练组,神经网络法的预测都更精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初论: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现代城市绿地的沿革和主要特征,认为健全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才是城市减缓环境压力的保证系统.分析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应具备的系统成分、功能结构及空间布局;提出量、质兼备的系统生态设计准则.同时,规划具有南京市特色的生态防护圈,完善该市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7.
PACS的结构特征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宝玉  于慧 《环境化学》1994,13(2):113-118
制备了碱化度及Al^3+/SO^2-4摩尔比不同的系列PACS,分别进行常压(干燥温度105℃)及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098MPa、干燥温度65℃)制备固体产品。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谱研究了碱化度、Al^3+/SO^2-4摩尔比、干燥温度对PACS的结构影响,比较了干燥温度不同对PACS固体样品的溶解度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借助于显微电泳测定技术研究不同碱化度及不同Al^3+/SO^2-4摩尔  相似文献   

18.
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常青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9,18(2):168-172
制备了聚合酸硫酸铝絮凝剂。其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5.5-6.0,SiO2浓度2.0-3.0%,Al/Si摩尔比1.0或0.1。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Al2(SO4)3,已参加聚合物的生成。应用实验表明Al/Si摩尔比是影响其絮凝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该产品对于低浊高色度水的处理肯人优异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