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审查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违法、越权和滥用权力的程序法。由于环境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环境行政诉讼必须适用《行政诉讼法》。本文仅介绍一些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如何运用《行政诉讼法》的简单知识。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并进一步指出环境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 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环境行政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等。  相似文献   

3.
葛枫 《城市环境》2002,16(5):29-31,28,34
公民-国家是环境法的两大主体,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支撑起环境法的整个体系,两者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如何优化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之关系,对于促进环境法目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行政处罚的概念所谓环境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行政法律规范而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惩罚措施,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的一种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有环境行政处罚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三款所提到的各个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的其他组织是指法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非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环境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5.
狭义的司法的涵义是依法解决争议和纠纷。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法院是司法权的唯一主体。随着法学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加强,司法权不再为法院所独断和享有,行政机关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司法权能。在这一趋势下,司法依司法权行使的主体不同就有了法院司法与行政司法之分。法院司法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直接赋予的审判权而依法解决争议和纠纷的活动;行政司法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机关赋予的行政权而依法解决争议和纠纷的活动。由此可见,虽然法院司法权与行政司法权的法律渊源不同,前者是审判权的直接体现,而后者则是行政权的扩大和延伸,但是它们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即解决争议和纠纷。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立法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迅速地解决环境纠纷,对受害人进行救济,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立法存在4个突出的问题: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立法;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构的独立性没有保障;环境纠纷处理形式单一;行政处理决定没有强制力.  相似文献   

7.
在环境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拥有的最经常的一种权力,可以说,自由裁量权是行政处罚权的核心,运用自由裁量权是环保部门的职务行为,是实现行政处罚权的客观必要。环保部门在处理环境行政违法案件时,决定对违法行为人是否给予处罚,给予何种  相似文献   

8.
佛子 《陕西环境》1998,5(1):34-36
环境行政处罚是指环境行政机关或法定的其他组织依法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它既是一种环境法律责任形式,又是环境行政机关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执法手段和具体行政行为。正确适用环境行政处罚,对于保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环境行政管理中,及时调查处理环境违法案件,给予违法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恰当、合理的行政处罚,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追究违法者行政法律责任的基本职责和要求,也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  相似文献   

9.
1 环境行政不作为概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辖区环境实施行政监督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有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一类是对特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事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可分为环境行政作为和环境行政不作为.环境行政不作为是以消极的、不主动作出行为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环境行政不作为根据其合法性可分为合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和非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合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依法受到法律保护,非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则依法受到法律制裁.2 非法环境行政不作为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1  相似文献   

10.
自我决定理论指在自我决定的意义上说,行为是主观上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而不是迫于某种内在需要或外在力量的压力。自我决定动机区分了促进内部动机的社会环境,分别涉及三种不同的心理需要:胜任、自主和关系。三个基本的需要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只有在三个基本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时,自我决定动机和自我决定行为才能产生。教师在环境教育课程中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培养学生环境动机,可采用三种教学策略:获取学校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和社会的支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采用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责令停止建设、停止生产的法律属性 在环境执法实践中,环保部门经常对未经环评审批或者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等做出责令停止建设、停止生产的行政决定.然而对于这些行政决定的法律性质,环境实务界、法学界却一直存在着分歧.  相似文献   

12.
为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于2018年1月起开始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行政机关提起索赔诉讼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突出亮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创新意涵。然而,目前试行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却暴露出诸多理论缺陷与实践难题。在理论上,将"物权化"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该项新型诉讼的理论基础,在性质识别与救济逻辑上均存不足;在实践中,行政机关跳过其行政管制手段而直接提起索赔诉讼实则会导致行政权与司法权的错位,而且与既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间难以协调,甚至会形成"碰撞"和"冲突"。为破解上述难题,应当明确将宪法层面的国家环境保护义务作为行政机关提起索赔诉讼的理论基础,构建"行政管制优先、索赔诉讼兜底"的协调互补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机制,同时确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于环境公益诉讼的顺位规则。  相似文献   

13.
环境仲裁作为解决环境纠纷的非诉方式,较之环境诉讼具有不同的特征。环境仲裁的建立有利于法的正义、秩序、效率价值的实现,最为重要的是,其不违背《仲裁法》的规定。在国外,环境仲裁运用比较典型的有墨西哥和巴西的民间仲裁模式,及日本和韩国的行政仲裁模式,两种模式各具特色。我国环境仲裁的突出特征以1994年《仲裁法》为分水岭,由环境行政仲裁向环境民间仲裁蜕变。结合国外环境仲裁实践分析可知,我国环境仲裁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行政权侵蚀仲裁权及司法权干涉仲裁权两大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环境仲裁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如修订《仲裁法》,将环境纠纷明确纳入其仲裁范围;形成专业性强的仲裁委员会;选择地域管辖;加强法院对环境仲裁的监督与支持等。  相似文献   

14.
行政委托不同于行政授权。它是行政机关把自己拥有的部分职能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受托组织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行政处罚权的行政委托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环境监洹机构承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现场环境监督执法任务,其行政处罚权亟待法律,法规或规章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环境保护行政复议? 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环保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环保局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一级环保局)提出申请,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从提出建立到地方试点再到逐步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经历了从混同到分化的发展历程。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其中,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自2017年《行政诉讼法》正式赋予检察机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后,进入了全面  相似文献   

17.
环境行政执法的效果以及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可靠性往往取决于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中的取证质量,而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成功与否就决定了取证的成功与否,熟悉和掌握环境行政执法文书的写作规范意义重大。文中结合法学理论和执法实践,对环境行政执法文书的写作规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松  石虹 《环保科技》2006,12(1):41-43
环境行政执法的效果以及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可靠性往往取决于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中的取证质量,而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成功与否就决定了取证的成功与否,熟悉和掌握环境行政执法文书的写作规范意义重大。文中结合法学理论和执法实践,对环境行政执法文书的写作规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X一0 1 94()l85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中行政诉讼观点的运用/王乱峋(滨州地区环保局)/l中国环境管理/本刊杂志社一1994,(l)一33一34环情X一76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既是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对被监督管理单位某一项查处事项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结,也可能是产生环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引发点。其中诉讼观点的运用,对于处罚决定的质量及对于正确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论述了:一、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中运用行政诉讼观点的必要性。1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地位,要求必须运用诉讼观点。2.环保行政处罚决定在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历程分为探索阶段、试点阶段和确立阶段。文章分析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表现形式:对违法行为怠于履行查处职责、对行政处罚决定未执行到位、实务操作困难导致履职不到位。总结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多发原因:履行职责标准不明确、恢复生态缺乏替代措施、行刑衔接制度不明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行政公益诉讼风险意识、加强跨部门沟通协调和落实生态修复理念的预防和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