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江平原资源与生态水利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作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功能。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三江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的潜在生态环境问题,基于资源与生态水利的内涵,提出了三江平原资源与生态水利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辽河流域赤峰段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辽河赤峰段水资源分布、利用和水质现状出发,分析了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赤峰市在维护西辽河水源水质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出生态价值观、生态补偿概念和进一步加强水源涵养区、水资源、湿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水资源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探讨,尝试利用水资源环境的观点透视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结合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水资源可持续空间、对受损水资源环境生态恢复与治理、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等技术性能措施和实行生态环境可持续优先原则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资源与环境状况不清,重要性认识不足,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投入与管理等问题及原因,提出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加强科学研究,为决策和管理服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讨论,水量水质兼顾,生态保护优先,制定保护规划,加强环境监测,理顺管理体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水回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中水回用作为一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水回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水资源生命周期及系统功能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从生命周期角度,对原先自然环境恶劣、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的3个生态农业县的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生命周期过程的进展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各生态农业县水资源生命周期过程仍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这一过程的完整性与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提高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影响下,湖泊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保障湖泊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水位研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文章围绕湖泊生态水位计算方法进行综述,以湖泊生态水位概念为出发点,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分析该领域研究重点,并总结各方法的提出背景及计算内涵。通过对湖泊生态水位研究的分析可知,我国学者多数的研究存在仅考虑湖泊水量需求而忽视水文连通性的问题,且提出的计算方法多为经验和半经验法。因此,未来应加强考虑研究区域内部空间异质性和水文连通性的湖泊生态水位研究,并在推广3S等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融合的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性无需赘述。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探索并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经验。本文试图探析这些国家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中的成熟模式,分析并归纳出具有共通性的经验,为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科学地分析了大伙房水库三条河系水环境污染现状,并对治理投资费用及水环境资源价值核算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破坏补偿费征收原则。  相似文献   

10.
密云水库水环境变化及其生态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密云水库10年来环境变化的分析,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及资源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平衡水资源供需、实现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2011—2020年江苏省和甘肃省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人均水资源承载力、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盈亏变化趋势。结合各产业人均用水生态足迹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常年呈生态赤字状态,甘肃省生态赤字状态近几年已有所缓解。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从“水源—取水—净水—排水—水处理—回用”流程展开,再生水回用阶段应综合考虑区域实际情况,根据各产业用水生态足迹统筹分配再生水中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比例,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论文根据全国水资源分区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水资源三级区生态功能内涵研究,采用空间叠置法对水资源三级区图和生态功能三级区图进行叠加处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水资源三级区生态功能确定规则,得出全国各水资源三级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辅助生态功能。然后,依据水资源三级区生态功能,确定了基于生态功能的各水资源三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阈值。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现状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合理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东部地区合理性程度低于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合理性程度低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挤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使用了逐步法(STEM),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保建设是以绿色、环保的经济建设发展为标准,重视生态产业建设、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明确实际保护利用的重点思路,结合安定、和谐的生产建设需求,加强各个方面工作的高度可靠性、可行性分析,及时总结各类不足之处。依据正确的理念和实施操作依据,及时分析其中工作的不足之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实施有效的创新。本文将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水资源利用保护操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从长远角度进行分析,重视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的综合利用操作。  相似文献   

15.
关中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西北地区生态破坏、荒漠化。水资源短缺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关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问题及其加剧的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1关中水资源短缺的现状1.1水资源量不足,人均水量贫乏关中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约73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总计约go亿立方米,人均437一立方米,亩均336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人均360立方米,亩均274立方米。远低于全省人均亩均资源量(1246立方米/人,797立方米/亩),更低于全国人均亩均资源量(27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地区露水资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干季降雨的不足,避免或减弱冷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滇池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滇池水质污染与流域水资源紧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人口机械增长过快,沿岸开发过度,面山水土流失严重和水资源未能优化配置等问题,应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等方面着手,监管,科研,生态恢复并重,逐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污染损失估算与治理水污染生态效益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排放污染物使其周围环境受到损失,根据环境所损失的价值与污染治理的费用,可以提出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本文以沈阳某大型企业排放污水为例,主要运用了模糊数学法以及间接定价法和生态价值法对水资源价值进行核算,然后再进行费用——效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污水治理是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的.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危机发出,探讨将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管理的结合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概述,即维持从现在到未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而不破坏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或生态诉水资源管理,并进一步讨论了它的3个基本目标和4项原则,并初步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apio弹性指数的耦合脱钩模型方法,辨识黄河流域城市群2010-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格局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从广度和深度多个维度定量揭示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具有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570.73×104 hm2和1.25;宁夏沿黄城市群则具有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2.01×104 hm2和567.05.(2)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强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相对较低的是宁夏沿黄城市群.(3)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9.68%和36.13%,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