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采场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不善;二是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或支护质量差;三是顶板检查不周,疏忽大意;四是处理浮石操作不当,违反操作制度;五是地质矿床条件不好;六是没有及时处理采空区、地压活动。 预防采场冒顶片帮事故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开采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场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留矿采矿法(浅孔留矿法、深孔留矿法)、崩落采矿法 (壁式陷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您、无底柱分段崩…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深部矿体开采中冒顶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井下安全开采,采用Q系统分级法、RMR岩体分类和BQ分级法对矿区岩体进行质量评价,结合块体理论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进路开挖后顶板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部分岩体在进路开挖后顶板处出现较大拉应力集中,抗拉稳定性降低,极有可能出现冒顶事故。针对这类不稳定岩体,提出永久巷道采用锚喷支护,临时巷道采用锚杆穿带支护;并运用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屈服强度理论和安全系数法分析支护条件下进路顶板的稳定性,优化支护结构参数。通过振弦式锚杆应力计收集现场未支护巷道与支护巷道轴向力,得出该支护设计对开挖后岩体变形起到了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12,(7):73-73
2012年5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报了5月20-21日全国煤矿发生的3起顶板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煤矿企业顶板管理基础薄弱、支护方式落后、支护强度低、井巷支护过程安全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常见巷道顶板事故的原因分析 1.镶嵌型围岩冒落事故 (1)开工前或放炮后,在无支护的空顶区,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好,危碴活矸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对隐性镶嵌型顶板未发现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空顶面积、空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裂隙发育,未采取缩小棚距、加强支护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8,(11):I0011-I0012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总量逐年下降。但是,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仍然存在采掘机械化程度低、支护方式落后,支护设计不合理、违章空顶作业等突出问题,顶板事故多发。为了有效控制煤矿顶板事故,现就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沿煤运巷施工中容易因施工方法不当、支护质量不合格或支护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冒顶、垮帮。近年来,永安煤业公司各矿井通过采取控制爆破、超前支护等措施,有效地降低巷道冒顶事故发生概率,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沿煤运巷施工中容易因施工方法不当、支护质量不合格或支护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冒顶、垮帮。近年来,永安煤业公司各矿井通过采取控制爆破、超前支护等措施,有效地降低巷道冒顶事故发生概率,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煤矿顶板事故多发,但由于不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而得不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顶板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分析了50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得到需要重点预防的不安全动作为违章指挥、未检查工作环境、空顶作业、安全监察工作不到位、支护质量差。将煤矿工作人员分类后分析得出,对事故影响最大的人员类别是现场指挥人员和一线员工,煤矿需对此二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煤矿首先应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培养其安全动作习惯,其次通过安全文化的宣贯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管理监督,组织循环安全培训,丰富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安全的工作习惯,逐步使其从认识上改变工作作风,杜绝不安全动作的发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我国煤矿顶板事故一般性规律,从事故等级、事故地点、事故原因3方面统计分析近几年顶板事故的基本特征,并从地域、时间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顶板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最高;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较大;工程质量差是顶板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5省市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2.3%和60.0%;春节前后及8月份顶板事故多发,且事故频数白天大于夜晚,交接班与交接班后2小时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0.
对单体液压支护工作面顶板岩层运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顶板岩层动态规律,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和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I0022-I0025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总量逐年下降。但是,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仍然存在采掘机械化程度低、支护方式落后、支护设计不合理、违章空顶作业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汶南煤矿创新采用复合顶板大直径锥体钻头超前逮顶支护技术,实现了复合顶板、裂隙发育顶板的超前支护。  相似文献   

13.
在事故预防过程中为研究煤矿顶板事故安全风险的变化情况,对影响煤矿顶板事故中的人因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进行风险耦合研究。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事故查询系统,检索得到2006~2016年所发生的188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从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角度分析,构建基于复杂网络的N-K模型,计算出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耦合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增加;人的因素参与耦合会导致事故风险加大,是煤矿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预防和控制人—机因素参与耦合可以为本质安全化的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天湖山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顶板事故的原生与次生原因,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顾桥矿坚厚硬顶板会出现大面积悬顶的情况,且大面积悬露的顶板突然断裂后有压倒支架、产生强冲击瓦斯风暴的可能性,故在顾桥矿1123(1)工作面实施深孔预裂爆破弱化坚硬顶板技术的研究。通过试验表明:顾桥矿1123(1)工作面在实施深孔预裂爆破弱化坚硬顶板后,顶板的初次垮落步距从预测的45-50m减小到27.3m左右,支柱承受压力在可以接受范围内,未出现顶板强烈来压压倒支架的情况;回风巷中瓦斯浓度控制在0.6%以下,抽采瓦斯量稳定在70m3/min,未出现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天湖山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顶板事故的原生与次生原因.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场,又称回采工作面,它是井下作业环境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据统计,冒顶是矿山工伤事故中最多的一类,而70%的冒顶事故发生在采场。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与顶板管理不善有关。为了预防冒顶。必须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回采工作面顶板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回采工作空间和处理采空区,主要对象是顶板。因此,了解顶板的性质和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是搞好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前提。 回采工作面顶板,按垮落性质及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成三类。一是伪顶,一般是碳质页岩,直接…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煤巷顶板锚杆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煤巷围岩力学参数中有许多为随机变量的特征,根据围岩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应用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分析煤巷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建立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可靠度计算模型。该法编程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程序通用性强,是一种计算煤巷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的有效方法,并且分析该法计算结构可靠度的适用条件,建立了巷道顶板支护参数与可靠度的关系曲线,为煤巷锚杆支护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破坏深度大、变形剧烈、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综合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考虑巷道顶板不同服务阶段的变形破坏特点,研究分析了巷道顶板破坏失稳机理和不同层位顶板的控制要点,提出了以冒顶控制为主的顶板层次控制技术,阐明了辅助支护材料、普通长度锚杆、接长锚杆、长锚索对不同层位顶板的层次控制原理。据此,在保德矿81306工作面回采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进行了层次支护设计,并进行了顶板下沉量和接长锚杆支护力监测,结果表明:以冒顶控制为主的巷道顶板层次支护体系较好的维护了顶板整体稳定,保证了巷道安全与正常服务。  相似文献   

20.
端面顶板是高档普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分析了п型钢梁支护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护方法,通过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